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回乡种田,你说我直播修仙 > 第62章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第62章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第二天上午九点。

    杨树林带着一口砂锅来到杨立家。

    这时候,杨富国已经帮着杨立将火炉盘了起来。

    “哥,干了这么多年厨师,这木匠的手艺也没有丢啊!”

    杨富国从小学习木匠,后来转行做了厨师。

    听到杨树林的夸奖,杨富国脸上闪过一抹笑意,“你不也是么?”

    “养鸡这么多年,采药、炮制的手艺也没丢!”

    就在二人说话间,杨立的目光落在杨树林带来的砂锅上。

    他眉头微皱,一脸不解地问道,“叔,你拿这么大一口砂锅干什么?”

    平时家里用的砂锅,也就二三十公分,而杨树林带来的砂锅,口径足足有六七十公分。

    “这都是我爸小时候教的。”

    “这地黄的炮制,可一点都不能沾铁器!”

    “所谓的铁器,并不只是铁,是一切金属都不行……”

    听到这里,杨立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他以为不能沾铁器,用竹笼屉就已经可以了,没想到,连放在最下面熬水的锅,也不行。

    “叔,讲究!”

    看着杨立竖起的大拇指,杨树林笑了笑。

    “药是救人的,一点马虎不得!”

    “对了,我让你提前泡的那些地黄现在怎么样了?”

    听到这里,杨立来到一边的大缸前。

    掀开缸盖,一股药香掺杂着酒香就扑面而来!

    “叔,已经用黄酒泡了一天一夜。”

    杨树林仔细地检查了一下,点了点头,转身将农用车上的笼屉拿到院子里。

    这时,杨琬也开启了直播。

    预约直播的五百多人,很快就涌入了直播间。

    趁杨立烧火的功夫,杨琬调转镜头,给所有粉丝讲解了现在的情况。

    “这陶缸里的是地黄,用黄酒浸泡了一天一夜。”

    “现在,摸鱼修士和家族长老正在做炮制前的准备工作。”

    “古法炮制熟地黄,需要九蒸九晒,这蒸地黄的器具都是有讲究的!”

    说着,杨琬将镜头对准了杨树林。

    有了之前多次出镜的经历,杨树林说话从容不迫。

    他指了指砂锅、笼屉,“很多草药都特别忌讳铁器,地黄也不例外。”

    “这里所谓的铁器,并不仅仅指铁,还有铜等金属,建议大家在家熬药时,最好用砂锅。”

    “这一次就所有器具都不含金属,砂锅,蒸笼,还有接药的瓷盆。”

    听到这里,直播间粉丝纷纷发来弹幕。

    【家族长老果真专业!】

    【我白准备了,要用砂锅的话,蒸笼不匹配,怎么办……】

    【还好我的蒸笼小,用布塞住缝隙,也凑合。】

    经过这段时间的准备造势,直播间很多粉丝都对中药炮制来了兴致。

    虽然没有野生地黄,但不少人还是买来地黄,准备亲自体验一把炮制的感觉。

    不一会的功夫,直播间的观众就有上千人!

    看到直播间纷纷发来的评论,要说最高兴的,还不是杨琬。

    而是在省城看直播的周玉仁。

    “老太婆,看样子,咱们之前的担心真是多余的!”

    “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观看草药炮制。”周玉仁指着手机,笑着朝老伴江芷说道。

    江芷也是一名老中医,最擅长推拿理疗。

    听到周玉仁的话,她走了过来。

    这几天,周玉仁看《回乡修仙日记》就像是着了魔一样。

    江芷自然也受影响,喜欢上了杨琬这活泼的小丫头。

    “老头子,这年头这么讲究的人不多了啊!”

    “《雷公炮炙论》上说,采生地黄,去白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

    “这炮制的人确实是一个有医德的行家!”

    周玉仁点了点头,“自立带回来的地黄和党参你也看了,多么高品质的药材啊!”

    “只有这么做才不糟蹋如此珍贵的本草!”

    说完,周玉仁戴上眼镜,在公屏上打出了自己的话。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医者良心。

    周玉仁的话很快就被淹没在众位粉丝的评论中。

    这时候,炉火已经烧起来,杨树林已经让杨立将缸中的地黄取出,平摊在笼屉中。

    “最下面的这个瓷碗可是有讲究的!”

    上笼屉之前,杨树林特意指了指最下摆放的瓷盆。

    他一脸认真地说道,“在蒸地黄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药液滴落,这些都是精华,一点也不能浪费!”

    话音刚落,粉丝纷纷留言。

    【这个我懂,是不是传说中的天地灵液?】

    【笼屉底下的纱布也入味了!】

    【劳烦摸鱼修士将纱布留给我,我洗一洗还能收集一点灵液。】

    杨琬给众人念着粉丝的弹幕。

    杨树林听到这些,都有些笑不活了!

    盖上笼屉,杨树林特意交代了杨立一句,“蒸地黄,这第一蒸尤为重要!”

    “必须将地黄蒸透,不然以后会发涩发苦,药效也大大减弱。”

    “接下来48个小时,火不能断!”

    “必须有人时刻盯着,时常续水,不敢让砂锅干烧。”

    48小时不停火?

    杨立知道炮制中药是个体力活,他也做好了通宵的准备。

    可没想到,竟然是48小时,两天两夜!

    “叔,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现在没有人愿意用古法炮制了!”

    “这工作,但凡没点体力和耐心,肯定要搞砸了!”

    杨立的话,很快就得到了粉丝的认同。

    那些原本已经准备大干一场的粉丝,听到杨树林的一番话,很多也发来了流泪的表情。

    【哭死/要是熬上两天,我算是废了!】

    【果然,事非经过不知难啊!】

    【打工人不配有两天的空闲时间,公司的工作,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合欢宗的妹妹,哥哥无能啊!】

    不过,虽然大部分人听到这个条件无奈放弃,但还是有为数不多的人表示要干到底。

    【先学习,等放年假自己上手!】

    【我已经给老公打了电话,两个人轮流,非要蒸一锅出来不可!】

    【他要是敢嫌麻烦,可别怪我不客气!】

    相对于这些有时间的人,更多的人,选择给杨立等人点赞!

    不一会的功夫,直播间点赞量就冲到了5万!

    而周玉仁在听到杨树林的介绍之后,则是一脸欣慰。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为你点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