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瑟瑟惊蝉 > 第225章 决战在阳

第225章 决战在阳

    子青假装着急地嚷了起来:“那赶紧通知运粮船队,让他们快撤呀?”

    “这个是自然的,我收到鸡毛信以后,就派书记员将情报送给秦军运粮船队去了。他们刚才给我来了回信,已经通知运粮船队火速撤往风陵渡。”祀纮抬手做了一个下压动作,示意子青冷静,道:“我找你来的目的是想与你商量一下,乔诡这个混蛋的运气真好,这次立下大功了,恐怕就不能把他赶出间谍所了,你有什么高招么?”

    子青笑了,很不以为然:“乔诡博士现在干得是顺风顺水,干嘛要回洛邑啊?把他留在大梁不就行了么?”

    祀纮楞了一下,随后呵呵地笑了起来:“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子青,你真行啊。”

    “哪里啊,全靠前辈您提携。”子青朝他谄媚地低头笑道。

    “还有一个情况,乔诡还说,魏国宫廷制定了一个把秦国驻屯军赶下河水的作战计划,主要点是攻占我在阳各据点。这个计划涉及面很广,我已经通报了驻屯军司令部并向大将军府发了鸡毛信。”祀纮皱起眉头:“只是,就目前兵力而言……我很担心,虽然楼庳候正说,这是我们消灭魏军的一个大好机会。但是,我总感觉这里面隐藏着什么蹊跷……接下来,太子府的事情很多,撤退无关人员是当务之急,你要抓紧与各机关协调,注意打击洛邑的反秦分子,掌握洛邑的动向。”

    “诺。”子青心思重重地答应着出了祀纮的书亭。

    他很忐忑,看起来这个鼹鼠的能量不小,竟然知道这么多重要的军事机密,是一个大鼹鼠啊!

    情报是乔诡发鸡毛信给间谍所的,说明乔诡与这个大鼹鼠有联系。

    这两个计划表明,魏国宫廷将战略决战地点选定在魏国北部了。

    此时,秦国、魏国都已经选择在魏国北部地区与对方进行军事决战,两国的主力部队,开始向魏国北地集结。

    子青很欣慰。但是,魏国宫廷里出了大鼹鼠有让他忐忑不安。

    魏国选择在北部决战是一个很有战略远见的选择,想魏国宫廷下这个决定一定很痛苦,也是不得不下的决心,说明魏国已经断然意识到,纵使付出最高的战略成本也在所不惜:立刻转换首战的决战地点,把秦军主力吸引在野王至胡歌一线。这一带非但有有孟门这样的天险可守,而且魏国是非常富裕的地区,也是通往赵国、齐国的战略要道,是非常吸引秦军的。所以秦军跟着魏国转换战略决战地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之后,设法以河水做为魏国战略纵深轴线,节节抵抗,步步后撤,逐渐将秦军引向赵国、齐国。那时候,危卵之下战火都烧到自家门口了,赵齐还有燕,还能坐山观虎斗么?战局变化没有变化才怪。

    这是破釜沉舟的决断。魏军的将军们心里也明白,魏王在首战就选择野王、胡歌这片魏国的精华地区作战,是为了诱使秦军陷入由魏国所主导的战略陷阱里。这也意味着魏国经济中心遭摧毁,大批领土会被秦军侵占。

    但是,只有这样魏国才能争取到战略主动,改变战略发展轴线,达到持久抵抗的战略目标,把秦国拖进战争泥沼,耗死秦国。

    壮士断腕!子青非常的钦佩。

    堵塞河水航道和把秦军赶下河水的作战计划就是转换战略决战点的第一步。

    但是,这一切都被那个大鼹鼠透露给了秦军,成了魏国公开的秘密。魏军接下来可就要被动了,他心急如焚。

    回到蜂亭,子青把得到情报写在一张绢帛上:“魏国的战略意图,以及堵塞河水航道和把秦军赶下河水的作战计划已被鼹鼠出卖给秦国。情报就是通过那三个画像上的人传递出大梁的。”

    他凑空溜出了太子府,坐上马车匆匆往法码街寓所赶去。

    今天藤莉很忙,恐怕没有办法离开太子府去出卖情报了。

    但是,子青获得的情报十万火急,得赶紧把这个情报报告给魏国宫廷。

    他相信魏国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改变已经泄密的决战计划的。

    河水上船来船往,不少秦国人从大梁等地坐船抵达洛邑,也有不少秦国人乘船返回秦国,撤退的行动如火如荼。

    接下来,他们的撤退速度会更快了。子青淡漠地瞅着河水上的船,很担忧行动计划泄密,会不会动摇魏军的战斗信心。

    这可恶的鼹鼠!

    他进了寓所,乌鸦正看着他开门进屋,脸上笑嘻嘻的。

    他立即把绢帛递给了乌鸦,道:“我不能久留,夜里我再过来。这个情报很紧急,你赶紧译成密码,今天必须要交到栗瞳手里。”

    乌鸦脸沉了下来,道:“我明白,你快走吧。”

    子青赶紧赶回了太子府。

    中午,他让郭淳买了几份驴肉饭,给藤莉和蔺媚送了两份后,提着两份去了资料亭。

    瞿茼正在登记资料,他把驴肉饭放在她矮桌上,顺势看了一下她正在登记的资料。

    这些资料是一些信函,都已经经过楼庳阅示,上面有他的签字。

    瞿茼笑眯眯地打开饭盒盖,然后捧着饭盒去了内室,位置留给了子青。

    他也不客气,坐在蒲团上一边吃饭一边看起了瞿茼在绢帛上写的情报汇集:

    情报一:运粮船队三十艘载运五万斤粮草在快到阳的平阴河水附近遭到了土匪抢劫和焚烧,一些船上还被压上了大石块,导致航道被堵。

    情报二:从风陵渡运往武遂的运粮船三十余艘、五万斤粮草无法继续往阳运送,折返了武遂。正在组织人员下水搬开石块,预计疏通河水航道需要一段日子。

    虽然鼹鼠向秦军报告了魏军作战意图,魏军还是利用漫长的河水航线,在秦军控制区域实施了行动。这秦军好没有面子,只能推说是遭到了土匪抢劫。他平缓了一口气,自欺欺人哦,难道到魏国宫廷不会调整决战计划么?

    情报三:秦国相国的战略部署,一切以与魏军决战为要,对赵国以防守警戒为重点,强化参与决战的力量。所以目前只能强化光狼城和和挺进至野王一线的军力,以取得对魏军作战的绝对优势。阳的防守暂不考虑增兵,由驻屯军自己解决。

    这下,驻阳秦军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除了派军往洛邑各只要目标据点加强防守,只能将在阳的退役军人与义勇团约万人悉数武装起来,参与阳作战了……

    子青回了蜂亭,把看到的情报写在绢帛上。

    与此同时,魏军的两万与人马已经从温悄悄抵达了阳,同时有更多的部队向阳外围地区移动。由于阳城墙低矮,根本就没有防御能力,大量的魏军陆续进入阳街区。

    魏军出现在阳,让在阳的魏百姓激情高昂,抗秦的气氛浓烈,这立刻引起了秦军的警觉。

    只是,秦军在阳的主力已经北上,得悉魏军出现在阳的情况后,不以为然,认为魏军是佯动,目的在于牵制北上的秦军。此刻若回头援阳,会影响与魏军的决战,一时犹豫不决,便向咸阳宫廷报告了。

    秦国宫廷得报大为震惊,在魏冉的要求之下,秦国宫廷当天晚上就举行御前会议,最后决定另派遣秦军增兵阳,以保住阳。

    显然,这个安排不具有战略目的。

    子青将会议决定让乌鸦送给了栗瞳。

    但是,秦军在阳的部队,在接到秦国决定增兵阳的消息之后,顿时有恃无恐,向魏军挑战更为肆无忌惮,阳的战火大有一触即发的意味。

    当天旁晚,阳秦军大营发出了作战指令,秦军杀向魏军,魏军的反击也即刻展开,金钟“铛铛”响彻阳大地。

    秦魏在泫氏关隘以外的阳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后,魏昭王发表诏书,宣布“魏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晚上,大风肆虐、暴雨如注。

    子青和藤莉从睡梦中被惊醒了,金钟长鸣,火光四起,嘶喊声此起彼伏。是魏军向阳的秦军阵地发起了攻击。

    子青明白,魏军的把秦军赶下河水行动开始了。

    慌忙中他们急忙起身,匆匆地下楼。

    临近的房子有的已经被火箭射中,熊熊燃烧起来,楼层已经塌了一半。

    藤莉心惊胆战中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刻反身向家里跑去。

    “危险!藤莉,快走啦!”子青大声地喊叫起来。但是,根本无济于事,她根本就没有理睬他。没有办法,她只得回身跟了上去。

    她正在开启屋子中藏银子的暗格。

    子青很不满,喝道:“藤莉,你不要命了吗?快走啦,太危险!”

    话音未落,又一枚火箭从窗棂间穿入钉在木墙上,瞬时将木墙引燃了,火星飞溅。

    他吓坏了,条件反射般地扯住藤莉就跑。

    但是藤莉不甘,挣脱了他的手又返了回去,打开暗格,将银子和金块全部塞进了布包里,这才起身。

    狄思威街这一带全是秦人居住的地方,魏军对这里的打击是毫不仁慈的,用燃烧的箭对这儿行了猛烈的射击。若不是大雨倾盆,这一带怕早就烧成了灰烬。

    子青避开了秦国房子多的地方,一路磕磕碰碰地来到了蒲汊街,累得上气接不上下起气。

    终于到了洛水边上的百汇客栈,进了二楼已经租下的房间。

    从房间看向百汇街,汇金码头那儿运输粮草的船被燃烧的箭击中了,正在熊熊燃烧,火光殷红,到处是浓烟。

    洛邑城外每日战鼓隆隆,子青与藤莉虽然搬到了百汇客栈。但是,依然惶恐不已。

    好在太子府成了秦国在阳和洛邑的大本营,安全是有保障的,也就不愿意离开太子府了,并且借助天气炎热,藤莉就在书亭里将就着睡。后来天凉了,她购买了棉被坚持赖在书记亭,再也没有回百汇客栈去睡觉。

    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宣布全国总动员,成立作战大本营。

    秦国以往一直判断要在大梁周边与魏军进行决战,一心想在南部重创魏军,成功切割大梁地区为秦国的新领区。但是,魏军没有中计,一直没有出兵增援楚国。

    计划失败后,趁着光狼城秦军突击泫氏关隘成功,并且得知魏国要在野王、朝歌一线与自己决战的情报后,秦军也开始朝这一带集结兵力,意图与光狼城的秦军南北合击魏军,拿下魏国北部地区。

    但是,宫廷没有想到魏军会向阳发起攻击,细细思量,发觉阳也紧靠河水一线,也属于野王、朝歌一线的决战战场。而在阳的兵力不足,阳难免落到魏军手里。秦军有着输不起的心理,为解秦军在阳困守待援的情势,被动地从野王、朝歌一线抽调兵力,转而往阳增兵。

    这时候,秦宫廷还没有看出魏国宫廷是将魏军的主力放在阳与秦军孤掷一战。他们最初的用意是希望能够解阳之围,只希望能够切断魏军与大梁相连的补给线,以包围在阳鏖战的魏军。由于魏军主力源源涌来,逼着秦军一再增兵。

    此时,阳已经成为秦魏两国关注的焦点,没有一个将军敢相信眼前的事实,魏军竟然能在阳力战秦军,本以为最多防守一个星期的战斗,竟然打了一个月以上。整个阳被战火所笼罩,秦军拚死反击的结果,也只能勉强守住阳的主要据点而已。

    这时秦王才意识到上了魏王的当,魏军已经将决战地锁定在秦国的阳,这么一来,秦魏的决战不是在魏国的地盘上,而是悄然转移到了秦国的地盘上。原先规划的阳派遣军兵力,根本不足以击败魏军。想蚕食魏国,竟然将战火烧到了自己的头上。

    秦王非常恼火。

    但是,他不想竹篮打水空忙一场,于是不断增兵阳,正式组成阳派遣军战斗序列,总人数超过十六万人。他决心在阳地区的会战中,一举打垮魏军。

    很快,秦军就得到有效的人员、粮草补给。而魏军的人员、粮草补给不足,渐渐处于劣势。

    接着,秦军主力从魏军阵地的侧背河水沿岸的平阴城、向城到邓城一带登陆,企图包围攻击阳秦军的魏军。

    赵、齐、燕国此时才意识到,秦军的架势是要灭了魏国。覆巢之下无完卵,他们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胁,这才着急慌忙地提出了停战调停的要求。

    大梁宫廷基于魏国的战略原则就是要争取诸侯国的支持,因此不得不对各国的要求有所敷衍,秦国则是利用机会喘息以困守待援,这增加了魏军在早期攻势的困扰因素。再加上魏军缺少攻击型械具,进攻受阻,魏军赶秦军入河水的计划并未实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