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向汝而生之汝瓷传奇 > 第十四章:告别宋代

第十四章:告别宋代

    从他们相识到现在,共同生活过的地方就这四个:颍昌府、汝州府、京兆府、唐州府,他们商量下来,在这几个地方最终选择了京兆府。是一个最安静,最不被打扰的地方。

    他们准备从颍昌府出发到京兆府,中间拐个弯途径一下汝州。李子汝要把他师父送回去,在汝州生活一辈子,总是要叶落归根。还有把他之前藏起来的那些汝瓷带走。李子汝没让蔡婉儿跟着他一起进城,而是把给给安顿在城外的一个客栈,两个人目标比较大,他一个人更方便、安全,

    “小南,找个上风上水的地方,和我一起把师公安葬好。”

    “是”

    小南跑前跑后,一天的时间,把这些都搞定。李子汝看着小南,心疼的抚摸着他的头。

    “小南,师父要和婉儿搬去京兆府,以后可能再也不回汝州,以后我也没办法再传授于你。你要自己下功夫,有不懂的,问问师兄弟他们。”

    “师父,您带着我吧,您去哪我跟哪。”

    “我要去的地方,没有窑口,你现在即将出徒,跟着我浪费了之前所有的努力,为师不忍。”

    “这本书你拿着,是当年你师公传于我,如今我传给你,认真研究”

    李子汝把当初陈明德传给他的《汝窑秘录》拿出来,递给小南。

    “师父!”小南重重的磕了几个头。

    他们拉扯了几个来回,小南最终只能听从师父的安排,留在汝州。

    蔡婉儿独自在城外客栈,李子汝把汝州事情处理完,一刻不停歇,立马来到客栈。

    “都处理完了?”

    “是的,都办好了,该带的东西也带了,今天歇一宿,明天咱们就出发,以后再也不回来了。”

    “你甘心吗?就这么离开了汝窑。”

    “不甘心,那又能怎么样呢?总要往前看,朝前走。我不觉得他们把我抓过去,我会有伸冤的机会,朝廷里面各派势力错综复杂,我算什么?官家高兴了,赐我名利,我自知我不过一只蝼蚁,把我捡起来很容易,碾死我更容易。所以我还是原理是非之地吧。我承诺过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对你好,护你周全,我要说到做到。”

    “咳咳咳”

    “婉儿,你怎么了?”

    “最近有点着凉,再加上身体不是太好,可能有点感染风寒。”

    “那我们早点休息。被子盖厚一点。”

    又过了几天,李子汝再次回到了京兆府。稍微收拾了一下,去找王老汉打个招呼。

    “他们都走了,王老汉和她老婆子一起走的,感染了瘟疫没救回来。”

    “什么时候的事情?”

    “这才没多久,你要是上个月来,兴许还能再见上他一面。”邻居感慨的说道。

    “这老百姓没什么好日过,战争、饥荒、瘟疫,轮着来,哪个来了都要命,这谁顶得住啊。”

    “谁说不是,多事之秋,活着就是万幸啊。”

    李子汝失落的回来。蔡婉儿看他情绪不对,问他怎么回事。李子汝一五一十告诉她。

    “这都是怎么了,什么世道,怎么一个个的都走了。”

    “第一次我离开京兆府,就是王老汉送到我,你看这个小瓶子,就是他送给我的,我一直带在身上。从我到这个世界上,就两个人对我的好让我永生难忘。一个是我师傅陈明德,待我如亲生儿子,还有一个就是王老汉,是我最早认识的朋友,相处的如家人一样。现在也都走了,世事难料啊。”

    “既然我们要在京兆府生活,我们总要做点什么事情,不能就天天在家呆着,做点什么好呢?”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以我的本事,开个小点的陶器铺子。烧陶比瓷简单多了,不用像汝窑那样,房间都搞一堆。搞个简简单单的工作室就够了。烧好陶器主要卖给镇上的人,东西也比较简单,就是最普通的盘碗就够了。你说呢?”

    “我觉得可行。然后我还能再陶器上绘制点图案。”

    “那你要是同意了,我这两天就去街上逛逛,找找店铺,搞起来。”

    “好,那我和你一起去,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出去逛逛。”

    镇上已经没有他刚来时候的那番热闹景象,但是毕竟曾为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汉、新朝、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等先后在此建都。他们在下面的镇上,并非热闹的市中心,但是其商业成熟度还是很高,在大宋位列前茅。

    基础实施都在,开个店,还是比较容易。用了大概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把这个铺子张罗了起来。

    人就得忙起来,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他们对于这个店,没什么指望,没想过靠它能日进斗金,他们自己本身并不缺钱,只是这个闲不住的性格,总觉得身体还很健康,就要做点什么事,不能天天在家就这么呆着。这是勤奋到骨子里的基因。所以也并不忙碌,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但是,有一点让李子汝有些担心,就是蔡婉儿的咳嗽,一直没停过,自从汝州出来,就这样。不是那种撕心裂肺的咳,是断断续续。也找郎中开过药,但是一直没有痊愈。

    日子充实且平淡。俩人长相厮守,情比金坚。但是好景不长,一场大水冲进了镇子,好多乡邻的房子被冲垮,他们家也被冲垮了一间房,还好,他们还有其他房间可以住。除了房子,还有很多动物的尸体被冲了出来。

    常言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洪水所至之处,大量垃圾、粪便以及腐烂之物漂浮于水中,洪水退去后,留下的不仅是破坏的痕迹,还有潜伏的瘟疫之苗。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释放出了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洪水淹没了村庄、农田,留下了积水、淤泥和很多动物尸体,百姓无力掩埋尸体,这些成为疾病滋生的温床。

    镇上不断有人去世,药物短缺让瘟疫传播更快,致死率更高,从最开始的一天几个人去世,到后面的一天几十个人去世,人手短缺,物料短缺,棺材店都已经无棺可卖,越来越多的尸体被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加重了瘟疫的传播,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蔡婉儿本来就久咳未愈,身体虚弱。经过这一波瘟疫,卧床不起。李子汝再一次面对这样的画面,一种恐惧感直逼心头。他害怕,他不敢去回想陈明德和蔡东生。

    “不会的,肯定不会的,婉儿一定会好的。”他自言自语的安慰自己。

    怕啥来啥。这一天终于还是来到了。

    蔡婉儿气息奄奄,吃不下任何东西,仅靠一口水吊着。

    “李郎,我可能没办法陪你了……遇到你,是我这辈子的幸运……我命该如此,我下辈子还要和你在一起。”

    “婉儿,你一定会好的。咱俩不是说等你身体好了举办婚礼吗?你还要做我的新娘,你不能就这样放弃,我不允许你放弃,我不要你先走。”李子汝已经泣不成声。

    “李郎,对,对,对不起……下,下,下辈子,我在嫁……”

    “嫁给你。”这句话还没说完,蔡婉儿就这样悄悄的走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婉儿,婉儿,婉儿!……”李子汝紧紧抱着蔡婉儿,叫着她的名字嚎啕大哭。

    “你不要吓我,我害怕。你不要走,你不要走……”

    在这个世上,他已经失去了所有他爱的的人,他的身体几乎无法支撑自己,嚎啕大哭的声音震撼着四周的空气。泪水汹涌而出,不断地从红肿的眼睑中溢出,淌过他的脸颊。

    他的哭声越来越嘶哑,到最后几乎失声。

    “都是那个汝瓷惹的祸,婉儿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爹爹,对不起我师父,我对不起所有人,我就不该过来啊。”

    从早哭到晚,已经无力大哭,嗓子也沙哑到哭不出声,时不时的抽噎。

    不行,我不能让他们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离开,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清白。我要面圣,我要让他们走的清清白白。

    树叶是幸运的,当它老了,它还能落到树根在,化成春泥。我能去哪里?哪里才是我的根?好羡慕师父和蔡老,羡慕他们有根可循,过世之后还有一个叫做家乡的地方可以埋葬,可以和自己的亲人埋葬在一起,不像我这个浮萍一般,随处飘荡,到哪都是外人,偌大的世界,没有一个叫做家的地方。

    哭声没了,脑袋清醒了。我先把婉儿送回家,让她去陪着她爹爹和阿娘,让他们再地下相聚。然后再去汴京面圣,澄清所有事实。然后再,然后再……

    “蔡三,你出来一下。”

    “李郎,你怎么自己,我们东家呢?”

    “她在这里。”像以前爱抚婉儿的头一样,抚摸着她的骨灰罐。

    “姓李的,你到底把她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上次是把我家老爷送回来,今天你又把我们东家这样送回来,你就是我们的仇家,你个扫把星。”

    “蔡三,婉儿是感染瘟疫,没熬过去。我也很自责,很伤心。”

    “那你还回来干什么?”

    “我想把婉儿葬在她爹爹和她阿娘身边,让他们在地下团聚。”

    “还算你有点良心。”

    等完成了蔡婉儿的下葬。李子汝对蔡三说到。

    “我差一点成为你们蔡府的女婿,按理来说我也没有权力对你们说什么,但是我很感激你们对蔡老和婉儿这么多年的照顾,纵使你们对我有千般不满,希望你们也不要记恨于我。他们的离世我比你们还要心痛。”

    “我马上离开颖昌,以后也不会再回来,希望你能把这个铺子一直开下去,只要铺子还在,蔡家就还在。后会无期。”

    不等蔡三说话,李子汝驱车驶离。朝着汴梁飞奔而去。

    四百多里的路,李子汝两天跑完,到了汴梁,到大理寺击鼓鸣冤。门外把守告知大理寺卿,“汝瓷神手”李子汝在门外鸣冤。大理寺卿自然不敢轻视,当今官家虽然未能求贤若渴,但是对艺术届的人却爱才如命,尤其是李子汝这样的行业宗师级人物。待他把李子汝请到中堂,问明来意,稍松一口气。这件事并非我能左右,必须要汇报到官家,遵从圣意。

    “李郎稍候,我这就去派人去禀报。”

    “烦请大人费心,代为传递。”

    “分内之事,无须客气。”

    半天功夫,收到官家口谕,招李子汝入宫面圣。

    李子汝跟随传口谕的公公来到了徽宗面前。

    “龙凤纹圆盘之事你可知否?”

    “禀告官家,关于龙凤纹圆盘是这样一回事。”就听李子汝把他如何收到命令,到他如何制作这件瓷器的过程详细描述了一遍。以及因此直接导致蔡东生和间接导致蔡婉儿离世也说了一遍。

    “这么说,你是被冤枉的。”

    “是的,草民的确是被冤枉了。”

    “那你是说朕错了?”

    “官家圣明,岂会有错,都是被不良之人蒙蔽了,错的是他们。”

    “你是说谁,来告诉朕,朕来亲自审问。”

    “回官家的话,草民也不知,但是草民只知道自己的无辜的。”

    “谋逆之事,不是儿戏,是诛九族的大事,朕虽惜才,但是也不能听你一人之言,姑且待朕查清再议。”

    “官家圣明,草民愿以性命担保,绝不敢参与谋逆,草民也只是听命行事啊。”

    自古帝王无情,伴君如伴虎,何况是触及到谋逆这样的大事,向来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本来李子汝就已经对世上再无留恋,现在官家又不肯相信他的话,再加上蔡家父女二人因她而死,尚未能证明清白。李子汝自己心里越来越急,越来越怒。干脆以死证清白,也算对得起蔡家父女了。

    “官家,草民今以死自证清白,希望官家也还蔡家父女一份清白。”

    说完,他用尽全力,直奔石柱撞去。

    他感受到自己慢慢躺了下去。宫殿的石柱开始变弯,桌椅家具越来越扭曲,像是一块柔软的布被无形的手揉捏和拉扯。周围的景物似乎伸长和压缩,像是看着一面变形的镜子。时间的感觉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周围环境的动作要么变得异常缓慢,如同被放慢了播放速度,要么突然加速,仿佛时间在瞬间跳跃。窗户射进来的光变得弯曲,一起就像在梦里。他灵魂飘了起来,好像看到了躺在地上的自己,越飘越高,进入了一个隧道,隧道的光线和色彩不停的变换,在周围旋转、闪烁,让人目眩神迷。隧道的墙壁似乎在持续变形,时而扩张,时而收缩,就像是生物的呼吸。

    在隧道里面飘啊飘,不知道飘了多久,一阵喧闹的汽笛声把他叫醒。

    他回来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