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向汝而生之汝瓷传奇 > 第十六章:新生活的开始

第十六章:新生活的开始

    “你到底要卖什么?”

    “‘定窑白釉弦纹三足奁式炉’品相极佳,未曾面世过的极品。”

    “啊?你哪里来的?现在这样的藏品可都是天价,你那个不是赝品吧。”

    “放心,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你尽管找买家就好了。但是要有实力的买家,是真有钱的那种,不是那种只是想过来看看东西,并没钱的啊。”

    “好,那我找到了叫你。”

    挂了电话。冷兵赶紧找人。

    没两天时间,冷兵电话过来,约了他一个很熟悉的本地著名收藏家,楚天锡,很有兴趣,而且很有实力。

    这天,在约好的五星酒店的总统套房双方见面。楚天锡带着他孙女楚小纹和一个专家宋毅过来。李子汝和冷兵一起过来。

    见面后,彼此互相介绍寒暄了几句,李子汝拿出了锦盒里的定瓷。虽然楚天锡请了专家,但是他自己作为收藏家已经是行业专家,只不过多找个专家一同确认而已,所以,当他看到李子汝拿出来定瓷的时候,眼神刷一下定住。生怕这个宝贝逃离他的视线。

    “老宋,稍等,让我先看看。”

    “这件真的是完美无瑕,我楚天锡自认阅宝无数,但是这样品相的定瓷我还是生平第一次看到,胎薄而轻,质地坚硬,色泽洁白,釉色淡雅,纹饰秀美,绝非凡品啊。上次拍卖会那个定瓷我也看了,和这件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老楚,你看完没,赶紧给我看看,你这话馋的我口水都掉地上了。”

    “不不不,我还没看完,你再等等。”

    不夸张的说,这件定瓷在楚天锡手上足足呆了半个小时,也让宋毅足足馋了半个小时。

    “老楚,果然极品,这也是我宋毅这么多年来,过手藏品的天花板。我就不用鉴定了,不管我说什么,都无法形容这件定瓷的完美,多谢老楚你今天叫我过来,而不是叫的别人,今天也让我开了眼。”

    “宋爷爷,你也让我看看呗。”楚小纹被他俩的话吊的这个心里这个痒痒啊。楚小纹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爷爷的熏陶下,也是一个道行了得的小收藏家。

    “爷爷,这个我喜欢,你买了送我吧。”

    “祖宗诶,你这个要了爷爷的命根啊。”楚天锡边笑边说。

    待他们看完一遍,李子汝把这件定瓷拿过来放回盒子里。就看楚老的眼神还盯着他的手不放。

    在地摊上捡漏时,精明的买家通常会装作漫不经心,以避免暴露对好东西的渴望,这是一种常见的谈判技巧。然而,在这种专业的交易场合中,这样的伎俩显得毫无必要。因为在这里,买卖双方都是行家里手,对于瓷器的价值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在这种情况下,装作不在意的戏码不仅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显得不够真诚度。真实情感的表达即可,没有必要进行任何形式的遮掩或伪装,如果卖家开出的价格过高,买家给不起,那么交易就无法成立;反之,如果价格过低,又不符合卖家的预期,卖家自然也不会轻易出手。这样的交易非常纯粹,只要价格合适,双方都认可,那么交易就可以顺利进行。

    李子汝这时候说话了。

    “楚老,宋老,楚小姐,你们都看到这件宝贝了。不知是否中意这件瓷器,如果看上了,给个价格?”

    “看是看上了,不知道这样的宝贝,李先生为何要割爱,又想要多少?”

    “我出自有出的理由,但凡能够不出,我也不会出售,这件瓷器对我意义重大,我也是一万个舍不得。”

    “冒昧请问,事出何由可否方便透露?”

    “其实告知你们也无妨,我想建个私人博物馆,用来存放一些我爹和我的藏品,但是手头拮据,没办法。”

    “果然是爱宝之人。那准备要多少钱?”

    “2亿。”

    “值,按照此器的价值,的确值这个价格。我无需遮掩,实话实说。”

    “那你可知建造一个私人博物馆需要多大地方、需要多少钱去建造、需要多少钱去装修、需要多少钱去做安保措施?”

    “我大概了解过,价格不等,几千万到一两亿都有,我计划总投资1.5个亿”

    “果然是冷先生的好朋友,没把我们当外人,言无不尽,痛快。那你这个建造的各种审批流程已然在走了吗?”

    “还没有。”

    “那你看看这样是不是可以行得通,这个博物馆我来给你建,建好我再交于你。这其中的流程复杂,以你的经验应该会有很多波折,我既有建造博物馆的经验,又有人脉,我帮你去申请地址,去建造,装修如何。安防部分你可以找你自己的关系,我不碰。”

    “楚老这么有诚意,那您的要求是什么?”

    “这件定瓷卖给我。”

    “那如果只是建造一个博物馆,未免太便宜了。”

    “那我再给你5000万现金。如何?”

    “6500万。一口价。”

    “成交。签合同,一个私人博物馆+6500万现金,换你一个定瓷。”

    “那这件定瓷我先继续保管,您这边尽快完成博物馆的建造,到时候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好。”

    “爷爷你为什么这么快答应他,为什么不再继续砍价?”

    “他这件瓷器,值这个钱,甚至还可以值的更多,这小伙子没有狮子大开口,我喜欢。等这个瓷器买过来了,给我宝贝孙女当嫁妆,你快点找对象结婚,再不结婚,爷爷怕喝不上你的喜酒喽。”

    “那你不怕等你都弄好了,他不卖给你了吗?”

    “怕,但是如果真的不卖,那就咱们自己家用。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觉得他应该不会。”

    果然,楚天锡人老经验多,各个环节很快就打通,博物馆打上了地基。

    在这段时间,李子汝主要做了两个事情。一个是和楚天锡维持了很好的关系,不管是楚天锡的家里还是他的博物馆,都已轻车熟路,去学习如何运营一个博物馆。通过他们频繁的交流,他知道楚小纹不光是小收藏家,还是一个行业知名的策展专家,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果然是虎门无犬子。楚天锡的私人博物馆一直是楚小纹全权负责运营。还有一个就是他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汝瓷的专业文章,细节描述极为细致完整,工艺的介绍详细程度更是让人看到头发都立起来的这种,所有的描述,如同他亲邻现场一样。

    关于他的文章,有人质疑它们完全是凭空捏造,但又奇怪地发现,从文章的细节和逻辑上,他们无法指出任何实质性的错误或矛盾。这种情况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一个谜团——尽管充满了争议,却又无懈可击。

    然而,尽管文章在技术上看似无懈可击,大众对其真实性仍持怀疑态度。他们难以相信,一个人怎么可能将前年甚至更久远的事情描述得如此精细、如此入微。这种怀疑就像是对古装电视剧中一个设置的怪异情节的质疑——一个只有二十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拥有二百年的内功修为呢?这种超越常理的设定,虽然引人入胜,却也让人难以置信。

    因此,尽管他的文章技巧高超,细节考究,但正因为其过于完美,反而让人们觉得不真实,难以接受。这种情况下,公众的怀疑和不信任感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经验的理解和认知,他们用常规的逻辑来判断这些描述的可信度,而当遇到超越了常规理解的情况时,便会感到困惑和不信。

    楚天锡对这些文章的深度和洞察力感到非常震撼。他与这位年轻人的交往颇为频繁,对他的人品和为人有着深刻的了解。在日常的相处中,这位年轻人总是表现出谦逊有礼的态度,从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或专业知识。这种低调而真诚的品格,使他成为了每位长辈眼中理想的年轻人,深受他们的喜爱和赞扬。

    楚天锡经常发现,无论如何挑剔,这位年轻人身上似乎总是找不到任何瑕疵。他的品行、学识、待人接物都无可挑剔,使得人们难以不对他产生好感。有时候,楚天锡甚至会私下里想象,如果这样一个完美的年轻人能成为他的孙女婿,该有多好。

    随着他的名声日渐增长,各种邀请和机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版社纷纷向他发出约稿邀请,希望能够出版他的新作或者专栏文章。各类文化和学术活动的组织者也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希望他能够出席并做主题演讲或参与讨论。此外,还有电视台希望进行专访,以深入探讨他的作品和思想。当他曾经担任老师的消息被公开后,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校对他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表示高度认可,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能作为专业教授加入。

    他的人气急速上升,成为了文化和学术界的一个焦点人物。每当有活动邀请到他,那个活动就必然会吸引大量关注,成为热门事件,座位总是一抢而空。他不仅因其作品而受到赞誉,更因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亲和力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和喜爱的公众人物。

    正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交谈中总是展现出极佳的聆听能力和恰到好处的谦逊。他从不急于插话或是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成就,而是耐心地、真诚地倾听对方的言语,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关注。在回应时,他的话语总是充满了敬意和真诚。他的眼神温柔而富有洞察力,似乎能直接看透人心,而他的笑容,总是那么自然、朴实而不做作,流露出他内心的谦逊和善良。这种平易近人而不失智慧的气质,使他在各种社交场合都备受欢迎和尊敬。

    很快,博物馆建好了,李子汝也把安防系统也安置完毕,终于大功告成。博物馆名为“婉汝新生博物馆”。

    楚天锡和楚小纹都很纳闷,为什么叫婉汝新生,是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他说没有,只是自己觉得好听,做梦突然梦到这几个字,觉得挺好听。

    这句话也就只能骗骗外人。没能和婉儿结婚是他一生的遗憾,他想时时陪在婉儿身边,即使婉儿不在,这些曾经和婉儿一起触摸过的、做过的汝瓷,都还有着婉儿的气息。她多么希望婉儿能够和他一起获得新生,继续一起幸福生活。

    楚天锡和李子汝的约定也按照之前说的圆满达成。李子汝把这件“定窑白釉弦纹三足奁式炉”给了楚天锡。

    为了庆祝婉汝新生博物馆开馆,楚小纹出了一个主意,策划一场定窑瓷器展,地点就定在婉汝新生博物馆,展品由楚小纹负责协调各收藏家,把这件“定窑白釉弦纹三足奁式炉”作为镇展之宝展出。

    这倒是个好主意,通过展览,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的了解老祖宗的手艺。现在他没有生活的压力,脑子想的就是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广中国的瓷器,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要不总有其他国家的人说这是他们的老祖宗留下的,去申遗,去搞着搞那,让人看着都生气。

    这时候,就看楚小纹出手了,作为一个策展专家,那还是很有几把刷子。

    其实策展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展品的征集、运输,展览的布局设计,安全与保障工作,等等,事无巨细。

    定窑作为北宋的五大官窑之一,定瓷的作为贡瓷,很长一段时间内供皇宫使用,但随着宋徽宗朝“重神韵,轻雕饰”的一个“崇尚自然”的全新美学时代的到来,定窑瓷器有“芒”且注重装饰的美学风格难为艺术皇帝徽宗所认同,故渐趋衰落,直至最后被以崇尚自然美的北宋宫廷废弃,将御用瓷器改命汝窑烧制。既然是一个以定瓷为主题的展,那就要把定窑巅峰时期的作为贡瓷的王者之气展示出来。拟定以“龙腾九天,凤舞四海——北宋贡瓷定窑瓷器展。”

    这个主题,让人拍案叫绝。

    “小纹姑娘好厉害,这个名称既能突出咱们这个展览的主题,是定窑瓷器展,还能突出定窑当年的贡瓷身份,响亮、霸气。”

    “多谢李老师夸奖。”

    虽然李子汝已经不在学校教课,不做老师,但是大家还是习惯叫他李老师,他也习惯了这个称呼,所以身边朋友都这样叫他。

    “这文字有了,还缺个主视觉画面。”

    “放心,这个我已经构思好了,这两天有空了我自己亲自来画。”

    “那再好不过了,早就听说小纹姑娘画工不凡,正好让我开开眼。”

    “李老师谬赞了,我也只是一点皮毛,到时候别见笑就行。”

    就这样,把主题定了下来。接下来还有时间,暂定为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后开展,展期两个月,还有将近半年时间,这样比较充裕。毕竟第一次展览,还是要时间宽松一些。展品征集,这时候就需要楚老爷子出面了。联系一下圈内好友,看看有谁愿意一起凑个热闹。不得不说楚老的面子不是一般的大,一个月的时间,征集了全国各地上百件瓷器。各式各样,包括碗、盘、托盘、水注、壶、盘、盆和玩具等各种品类,真让人一饱眼福。每件瓷器都有专人专车接送,确保瓷器的安全。

    该展由楚小纹全权策划,李子汝很是放心,展览布置有条不紊的正常推进着。

    “李老师,你看看我设计的这个主视觉画面怎么样?”

    整个画面取龙凤呈祥之意,龙是飞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凤是祥凤,展翅翘尾,举目眺龙。龙飞凤舞,深情团聚,周围漂浮着祥云朵朵。

    “这,这,不可能,这个画面你是从哪里看到的?”李子汝看到这个画面的那一瞬间,汗毛炸起,全身冷汗,他的表现就像突然失了魂。把周围的人吓死了。赶紧把他扶到就近的沙发做起来。给他倒杯水,让他稍微冷静一下。

    没错,这个画,与李子汝和蔡婉儿制作的汝窑天青釉龙凤纹圆盘上龙凤纹一模一样。这件汝瓷带给了他太多的经历,这些画面牢牢刻在了他脑子里。

    片刻过后,楚小纹看李子汝缓过神来,怯怯的问他。

    “李老师,你怎么了?这个画面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的话我去换一下。”

    “不,不,不,不用换,不用换,不用换。”

    “这个画面是哪来的?”

    “这个是我自己想的,我想到龙飞九天,凤舞四海这八个字,就联想到了龙凤呈祥,汝瓷作为贡瓷,甚得皇室喜欢,也有着富贵吉祥的含义,我就顺势画了这么一幅画,就好像脑袋里本来就有,好像曾经画过一样,很自然就画出来了。”

    “我也感觉有点怪,之前我画画的时候,每次都要想很久,但是这次好像基本上没怎么想,就有了这个构思。”

    “是很奇怪,你这幅画,的确精妙,给这个展览增辉不少。”

    刚才看到他那样,把大家都吓死了。看李子汝恢复正常,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李老师,刚才你怎么了?为什么这么激动?”、

    “没事儿,我就看到这幅画,让我感到很惊讶,画的太好了。”李子汝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

    回到展览。

    整个展区采用环形布局方式,把展品按照环形路径排列,再加上一个数字互动展示区,这样既能让前来参观的管仲近距离的看展品陈列,还能参与互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妙。”李子汝对整个展览的策划评价就这一个字。

    临近八月十五越来越近,展览的布置也接近尾声。接下来最重点的工作就是展览的宣传。如何让更多人的知晓这个展览?

    大家各自发力,楚小纹用现代互联网渠道去宣传,包括找媒体发通稿,个人社交媒体的宣传,还有抖手视频软件的付费推广。李子汝主要是利用个人影响力主要围绕个人社交账号的宣传。楚天锡利用自己在圈里的资源,找协会、其他收藏家等渠道宣传。

    在这样一顿宣传之下,预报名呈现的火爆程度如同井喷。每周开一次门票预约,基本上开票后十分钟,一周的票就约满了,就到这种程度。作为展品预告重点的“定窑白釉弦纹三足奁式炉”贡献尤其大,很多他们认识的人,还没来就询问这件定瓷的信息。

    这其中也有李子汝的父亲李孝丛。当他父亲在其他人那里看到这个展览信息,发给了李子汝,说:“你看这个展览挺好,你去不去,我得去看看,去的话一起。看他们这个‘定窑白釉弦纹三足奁式炉’的介绍太吸引人了。这是从哪淘到的宝贝,我怎么就碰不到呢。”

    “我要去的啊,到时候咱们可以一起去。”

    “可是我预约不上啊,都是满的,这可怎么办。”

    “交给儿子,到时候你尽管来就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