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穿越大唐李世民:龙王托梦 > 第十九章 无君无父无后

第十九章 无君无父无后

    “嗯?”

    李世民眉头一挑,只觉有些不对劲。

    眼前的这名高大僧人,让他起了疑心。

    朕都打算全国性灭佛毁宗了,哪还有心情去取回真经,该不会是观世音变的吧?

    仔细一想,倒也极有可能。

    在《西游记》中,观世音就是一路上各种变化,时而变成道人,时而变成妇人、老人、女子、男子,各种在唐僧师徒面前显圣,设置考验的点,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还要更加的灵活多变。

    “没想到啊,居然直接到长安上来了,难道是来考验朕的?”

    想要考验朕?

    除了天下百姓,没人有资格可以考验朕!

    李世民咽了下口水,盯着这名高大僧人,心想观世音还是将我当成普通人,觉得随便吓吓一番就能糊弄,佯装问道:“大师是和尚,当然说佛教的诸般好处,一家之言,难以立足。”

    观世音道:“佛教导人向善,民心见性,若有专心一致,勤加善功,则可往生极乐世界,脱离苦海,不受阿鼻地狱。”

    “为何事事都要讲到来生死后的事?此生尚且过得不明不白,就去追寻不可知的下辈子,此乃短见,非高明也。”

    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大师可知僧侣之害?尔等不事生产,免于赋税,便如米缸中的老鼠,我大唐虽然富有四海,可也经不住这般的铺张浪费。”

    观世音闻言微微有些怒意,皱眉道:“阿弥陀佛!陛下,若得佛教诸般经文送至中土,命人抄录加印,众生念佛信教,依照佛经来指点迷津,即可超脱彼岸,此乃善善之举。陛下怎能说是铺张浪费呢?”

    李世民摇头道:“朕觉得大唐境内佛教过多,正欲拆除各地的寺庙,勒令僧侣还俗,编为百姓户籍,为我大唐增收税赋,这才是首要之事。”

    观世音吃了一惊,暗想:“这跟灭佛有何区别?”

    自从东汉明帝年间,佛教首次传入中土以来,被逐渐地发展,受到士人跟百姓的欢迎,香客烧香络绎不绝,形成了寺庙经济,淳朴的寺庙产生了功利心,久而久之就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必然滋生道貌岸然的僧人。

    僧人不事生产,基本上靠外借的供给来生存,本身又是一个特殊的免税群体,这就导致了寺庙的资产如同滚雪球般壮大。

    甚至最早的放贷,就是从寺庙里开始的。

    只是僧人老爷心善,不忍心叫放贷,由于钱的来源都是香客的香油钱,对外放出去后,钱又能继续生钱,所以也称之为“无尽财”。

    在南北朝时期,在北魏太武帝跟北周武帝两朝就曾有过极为严重的灭佛运动。

    尤其是北周武帝时期,因为佛教的兴盛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下令毁像、破塔、烧经,并令僧尼还俗,但是不杀僧人。

    北周武帝的灭佛挽救了国家的经济,在当时由于从北齐始,皇家崇佛,全国寺庙达四万余座,共有二百余万僧尼,占据国家七分之一的人口,给国家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李世民说的“不事生产,免于税赋”八字,就是指僧人由于有宗教性质,每日只在寺里钻研经集,从不耕地种田,脱离了生产,而且官府并没有向寺庙征税。

    与此同时,佛教僧侣还是“不婚主义”,没有娶妻生子,这又是一大挑战封建王朝底线的行为。

    对于不事生产,不交赋税,还不能给王朝“造人”,提供下一代生产力的群体,小规模的一小撮还好,一旦成为普遍现象,则影响的是王朝各方面的运转。

    观世音没想到李世民居然想灭佛,解释道:“陛下何至于怪罪天下僧众?自古有道明君,岂能毁仙谤佛?此法若行,则必动摇国本,那北魏、北周二朝不也遭了报应而亡?”

    “你这是搬弄是非了,北魏北周之亡,绝不是因为灭佛,恰恰相反灭佛之后,各方面如钱财、兵员、赋税都大幅提升,缓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李世民哼了一声,愈发相信眼前这个和尚就是观世音变的,傲然道:“大师所言,实在是只观一斑,不窥全豹。若朕引佛教至我中土大唐,则必又起僧祸。大师可曾想过,一旦僧侣过多,则民无赋税,人口凋敝?”

    观世音登时语气为之一塞。

    李世民又乘胜追击道:“晋朝之际,净土宗的始祖慧远作《沙门不敬王者论》,是曰无君;一旦百姓遁入空门,则弃父姓随释,是曰无父;再者说了,僧侣不娶妻生子,是曰无后。”

    “如此无君无父无后的宗教,实乃坏我大唐礼仪之邦。”

    每一字说出,就夹着巨大的声威,整个天地间的国运仿佛沸腾了,充沛到了极致。

    观世音千万年来的淡然处之,登时都产生了几分惊恐,也意识到了天地间的变化,心中暗暗震惊:“天道大势,当兴我西方,这是不可逆的大势。何故李世民这么笃定的要灭佛?难不成有高人暗中指点,意图篡改天数?”

    作为人界天子,金口玉言,出口成宪,李世民虽然还未付诸行动,可此时当着群臣的面大谈灭佛诸佛,登时就引发了不小的骚动。

    不止是群臣的反应,就连天地间的气运也大为震动,李世民跟观世音都能亲眼瞧见,每当佛教削弱一分,人族的气运便增强一分。

    李世民抬起双手,只觉天地间的护身国运要强了二三成都不止,全都是从佛教手里头夺回来的,脸现喜色地想:“还未具体的实施灭佛的步骤,就已经收到了返回人界的气运,有皇帝的身份,只需要张嘴说一说就将事给解决了。”

    观世音一时间不知如何辩,劝道:“陛下切勿受人片面之词,想来民间信佛者百姓教众,渊源已久,若是贸然灭佛必引起不满,那时恐生出来祸患。”

    “什么是教众?”

    “你当我大唐的百姓,都是愚夫愚民么?这个世上的百姓,哪里会傻得相信天上有神仙,所谓的拜佛求仙,难道是拜佛么?真的能成佛么?那不过是拜的自家欲望罢了。”

    “我大唐不养闲神,信神也不过是表面虔诚罢了,若是遇到灾年干旱,百姓还会到龙王庙求雨,要是日子一长还不下雨,百姓会直接将龙王像从庙里抬出来到太阳底下暴晒。”

    李世民每一句话说出,不仅天地间的气运如潮水般上涨,就连观世音在他的面前,修为都止不住地受到压迫,红尘之厄侵入体内,不知多少个万年的道行在这一刻被损毁了。

    “李世民怎地变成了这一副模样?泾河龙王未能将他给吓死,乖乖皈依佛教,定是有人暗中指点——”

    观世音禁不住咬牙切齿,就在这短短半个时辰的时间,自己所失去的法力还需苦修几万年才能收得回来。

    阶下的袁天罡、魏征、尉迟恭、李靖等人都不由得张大了嘴巴,明白皇上这番言论的目的,已经是为了将佛教从中土除名而发表,均想若是当真这样做,会不会引来天怒人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