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言书之灵 > 第十一章 岳云

第十一章 岳云

    “有点大,你忍忍,一会儿就好了。”

    周辞在小男孩耳边轻轻说道,抓起小男孩的手臂,用棉花擦拭干净,直接将针头刺进小男孩血管中。

    好在周辞这两天摸清楚了人体穴窍,顺带也知道了各个血管位置,不然还真不一定找到位置。

    和尚看着周辞的举动,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这个玻璃瓶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还有这细管子又是什么,另一个连接着一根针,就这么把针头插进男孩手中,确定不是害人性命?

    周辞当然也不想用这么粗的针头,但没办法啊,他也找不到更细的了。

    周辞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又不是医生,记忆中的东西也是很模糊,也不确定这盐水到底能不能拿来输液,万一救下来了呢。

    时间缓缓过去,半小时后,看着生理盐水被男孩吸收,脸色也变得有些红润,周辞脸上一喜。

    有用。

    和尚却是脸色阴沉下来。

    陈纪见状默默挡在周辞面前。

    就在周辞以为和尚要发怒时,却见和尚阴沉的脸瞬间如遇春风般消散,再次变得慈眉善目,笑呵呵的说道。

    “施主不愧是开道之主,心存善念,注定与我佛有缘,施主,我们还会再见的。”

    说完和尚便在几人眼皮子底下消失。

    陈纪面色一变,他竟然没有任何察觉。

    周辞也一脸后怕,这和尚竟然这么恐怖。

    “你什么时候惹到这群和尚了?”

    杨诚斋忽然出现,面色凝重的看着和尚消失的地方,刚刚他忽然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息,立马出现在府门外,就看见和尚消失的一幕。

    这和尚,定然是感受到了他的气息,这才跑的如此快。

    “我也不知道啊。”

    周辞一脸茫然,此前十多年里,他从未见过和尚。

    “这群和尚都是疯子,少去招惹他们。”

    杨诚斋看着躺在地上的男孩,严肃的说道。

    “疯子?”

    “百年前,这些和尚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修炼方法,悟出了一种轮回,到处收集凡人的灵魂,入他们的掌中佛国,以此达到长生的境界。”

    “那岂不是到处杀人,大乾就不管管?”

    周辞问道。

    杨诚斋摇摇头:“他们并不是直接动手,而是像你今天遇见的这般,通过各种意外,让他们“自然”死去,他们就站在边上,等着收取灵魂,没有触犯大乾律法,管不了。”

    周辞心中一寒,这些和尚真狠。

    “哦,他刚刚想让我入佛门,还知道我是开道之主。”

    周辞忽然说道,显然是是冲着周辞来的。

    杨诚斋闻言大怒。

    “哼,一群死秃驴,敢打老夫弟子的主意,活的不耐烦了。”

    周辞心中一暖,有大佬罩着就是好。

    “此事你别管了,安心写书,自有人找他们麻烦。”

    杨诚斋说道。

    “少爷,这人怎么处理?”

    陈纪看着小男孩说道。

    “救人救到底,带回去吧。”

    周辞说道。

    遇到这档子事,周辞勾栏听曲的兴致也没了,更新是不可能更新的,回去修炼。

    这两日周辞每时每刻都感觉到有丝丝红尘之气注入自己的体内,是时候再灌满一些穴窍了。

    盘坐在书房,调动体内的红尘之气,开始冲击穴窍。

    人体分为十二正经和八脉奇经,共一百零八道穴窍,周辞此前已经贯通了十二个穴窍,力量涨了一大截,但远远不够。

    只有全部贯通,红尘之气才能在体内运行周天,汇聚丹田,达到聚气境。

    关于这一境界的具体修行方法,周辞也在大乾民报上仔细说明了一番。

    当然,如今只有周辞修行是最快的,作为开道之主,每一个修行红尘武道的人都会反馈一丝红尘之气给周辞,虽然很少,但架不住基数大啊。

    如今周辞体内已经聚集了庞大的红尘之气,也不知道这几日,有多少人生出红尘之气。

    不过越往后的穴窍,需要的红尘之力越庞大,整整两个时辰过去,周辞终于耗尽这几日收集的红尘之气。

    成果也是十分明显,周辞这一次灌满了四十九个穴窍。

    感受到体内奔涌的力量,周辞感觉自己能一拳打死十头牛。

    “不愧是武道,肉身比儒生强多了。”

    周辞暗道。

    以他现在的境界,还没到儒生的自现境,但论战力,周辞已经可以和落笔境斗上一斗了。

    谁让自现境的儒生没有一点战力呢。

    周辞十分满意。

    此时天色以晚,周辞走出房门,走向客房。

    该吃晚饭了。

    果然,走进客房,一家人都在里面。

    连那个小男孩也醒了,坐在桌子上喝着白粥。

    小男孩见到周辞,就要起身拜谢,周辞连忙上前。

    “好好坐着吃饭,你现在身子弱,多休息。”

    小男孩脸上浮现出感动之色:“岳云多谢公子相救。”

    周辞坐在给自己准备的位置上,拿起一根鸡腿咬了一口:“你叫岳云,多大了,家是哪儿的,家里可还有人?”

    周思竹在一旁好奇的看着岳云,也不打扰。

    “我今年十五,家是柳州的,家人都已经死了。”

    岳云如实说道,神情有些落寞。

    周青在一旁解释道:

    “我问过了,他父亲曾是一位儒将,在两界山战死,母亲前两年也病死了,如今就他一个人,按理来说朝廷会有抚恤,但不知为何这小子没领到,便一直流浪。”

    秦淑英怜爱的看着岳云。

    周辞点头,询问道:

    “那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岳云闻言,连忙说道:

    “公子救了我,我的命就是公子的了,当然是跟着公子。”

    周辞想了想:“行吧,你暂且跟着我吧。”

    岳云闻言脸色一喜:“多谢公子,哦不,少爷。”

    “嗯,你先把身体养好。”

    这边周辞正在吃饭,临安县衙,杨诚斋和苏仙聚在一起。

    “师父,苏仙,查清楚了,那小子叫岳云,身份没有问题。”许汉文说道,“只是那小子本是烈士之后,却被其他人冒领了抚恤金,这件事我们要不要管管?”

    “哼,竟有此事,你把详细经过写一份奏折给我,我帮你交给皇帝。”

    苏仙面有怒色。

    “他们为国家牺牲,我们竟然连他们的后代遗孀都照顾不好,这天下不如给蛮族算了。”

    “苏仙不必生气,这种人渣自有人处理,还是下面管的太松了,给寇平仲说说吧,让他处理。”杨诚斋说道,“我现在担心的是佛门,他们好像盯上小辞了。”

    “那群秃驴,我会暗中看着的,不用担心。”苏仙说道。

    杨诚斋闻言,顿时放心下来。

    有苏仙出手,他们翻不起什么风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