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06 > 第42章丈母娘们,我来了

第42章丈母娘们,我来了

    看书上天涯,求人上贴吧,炫富去猫扑,婆媳关系不和找搜狐。

    2006年正是论坛由盛转衰的节点,高质量的用户纷纷退圈,灌水现象越来越严重。

    论坛的人数是增多了,但可看的内容却越来越少,《明朝那些事》和《鬼吹灯》成了天涯最后的辉煌。

    后面论坛的话题逐渐转变:

    《比比谁更能灌》,《小我十二岁的情人,原谅我不能嫁给你》,《XXX就这么个地方,谁都别装逼》,《老板,我动了你的老婆》,《哥,我要嫁给你》……

    除了水还是水。

    2007年,还没到泛滥的地步,但论坛的没落也是肉眼可见。

    顾立选择鸡汤文,是受了师母的影响,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世间常有人才出,各领文骚十数年。

    十几年后,人们都觉得鸡汤文毒,闻之扇鼻,见之反胃,避之如蛇蝎。

    但在如今,《富爸爸,穷爸爸》卖了五百万册,“教育宝典”《哈佛女孩刘亦婷》还在畅销榜上,杰克·坎菲尔的《心灵鸡汤》更是风靡全球,印刷数超过1亿册,翻译语言47种,还因长期占据畅销书榜单而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大冰老师,嗯,还在做主持人,他还没出版他的著作:

    “乖,摸摸头,好吗,好的。”

    “我不,你坏。”

    “阿弥陀佛,么么哒。”

    听名字,就有看下去的欲望。

    鸡汤文,顾立觉得,它初始的目的,只是想把一个深刻的道理,用一个浅显的故事去表达出来,方便人们理解,方便道理的传播。

    用意深而劝诫切,为言信而善恶明。

    几年后,突然有人自嘲,听过许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个话题像病毒一样,迅速火遍了全国。

    读者也逐渐意识到,鸡汤文太过空洞,并不能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反而可能会让他们陷入更多的困惑。

    于是鸡汤文逐渐走下神坛,甚至被踩在脚下。

    学术超女于丹被哄下讲台,复旦大学讲师陈果被骂,咪蒙——嗯,咪蒙是活该。

    其实,鸡汤文有什么错?

    过不好一生,与听过许多的道理,有因果的联系吗?

    就像,我看了许多的电视,却依旧不会演戏。凭什么?看了就能会。

    就像,我见过了万千的世界,却还是没有栖息之地。凭什么?见了就是你的。

    逻辑不对,因果不通。

    知道是一回事,懂得是一回事,运用又是另一回事。

    还是李主播说得对,过不好这一生,有的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然而,最终,还是鸡汤文承受了这一切。

    但鸡汤文就此消失了吗?

    不可能的。

    鸡汤文的衰败,其实与论坛的没落,有着同样的原因,劣币驱逐良币。

    就像一碗真正的鸡汤,如果是自己喝,喜欢清淡的,可以什么都不加。若是想再滋补些,可以加点红枣。

    若是要卖呢,要吸引顾客,让起表面光亮,加点防霉剂。要闻起来更香,加点香精。要长期保存,加点防腐剂。要口感更佳,加点调味料。要成本更低,把鸡肉换成老鼠肉……

    然后,这碗鸡汤还能喝吗?

    一旦有人知道有这种毒鸡汤在市场,还会有人去购买吗?

    所以,追根究底,还是高质量的文少了,坏的,烂的文章,充斥了市场。

    不是谁都有顶级的辨别能力,于是,干脆,统统都不要。

    当然,这些统统都不要的,指的是年轻人。

    他们也有了新的关注点,有声小说,图片,视频,更能刺激他们的感官。

    而宝爸宝妈们,还是会去图书馆,挑选《小窗幽记》、《菜根谭》、《围炉夜话》、《增广贤文》、《诫子书》、《郭德纲写给儿子的信》……

    当做小孩的课外读物。

    这些,难道不算鸡汤文?

    而顾立需要服务的客户群,也不是哪些小屁孩,真正买学习资料的,又有几个是学生?

    而是掌握着经济大权的宝爸宝妈,特别是宝妈,宝妈几乎掌握了华夏百分之八十的财富。

    而且他们比小孩自己,更关心小孩的学习。

    小学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教导孩子,初中时还能告诉孩子学习方法,到了高中,就真的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如果这时候突然有个人告诉他们,其实可以这样做。

    就像董宇飞,就像张雪丰……

    都还是会趋之若鹜。

    课堂上,顾立试着写了点,感觉还不错。

    到时候各个论坛都注册个号,还有博客,也可以开通了。

    宣传大面积地铺开来,为网店引流。

    丈母娘们,我来了,准备好,小黄车要发车了。

    ……

    中午放学吃饭,顾立在去教师公寓的路上,又遇到了珞雪姐弟。

    弟弟很有礼貌,见面就打招呼:“大哥好。”

    顾立却忘了这个大块头的名字,有些尴尬:

    “你有昵称没,就是爸平时都怎么称呼你的?”

    “城子。”

    顾立点点头,这不就知道了,心里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城子,你好。”

    “……”

    大块头感觉顾立占了他的便宜,但姐姐在旁边,不好动手。

    顾立也觉得乱了辈分,改口道:

    “哦,你姐在家都怎么叫你。”

    大块头这才露出憨憨的笑:

    “城子。”

    “嗯,城子,你好。”

    “……”

    这个姐夫貌似不是什么好人啊。

    若是他和自家姐真的在一起了,估计自己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城子,你上网?”

    “嗯。”

    “有企鹅号?”

    “有。”

    珞城回答得很谨慎,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

    “把号码报给我,我加一下你。”

    珞城看看珞雪,见珞雪点头,这才敢同意。

    顾立加珞城的号,为的是刷单,至于珞雪,就算了,一家搁一个祸祸就行了。

    记好后,这才看向珞雪。

    “你们这是又要回去?”

    珞雪摇头,乖巧道:“没,送我弟弟去火车站。”

    山港可没有火车站点,就是县城也没有,要到市里去,即便做大巴,也要转两趟车。

    珞城估计不会,怕是珞雪也不会。

    珞雪看出了顾立的疑惑,挥了挥手上的手机:“打电话了,叫了人来接。”

    “嗯。”这才合理。

    珞雪又道:“之前,手机忘家里了,后来没电又关机了,没有故意不接你电话。”

    “没事。”

    珞雪摇头:“有的。”

    珞城感觉自己这个电灯泡要炸,看姐这沉溺的表情,正负极搞反了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