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树海

    告别了东·富力士,阿里卡继续踏上旅程。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这话放在“着实过于巨大”的外世界也差不多,明明已经看到了湖畔,但顺着视野的方向往前走,始终无法到大目的地。

    兜兜转转了一年时间,茂密的树木越来越稀,来自莫比乌斯湖的水汽愈加发重,一人一兽终于来到了树海的末端。

    提拉利古带着阿里卡到一颗两百米高的大树顶端,在圆感知下,湖畔边生活着各式各样的猛兽,宛若海岸线边的警戒员,监视着陆地和湖水深处过来的入侵者。

    “这就是莫比乌斯巨大湖吗?”阿里卡自言自语。

    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直照湖面,东边离树海有三公里的地方正电闪雷鸣,狂风暴雨,肉眼可见与其他区域隔开,那片区域好似被人刻意圈起来,

    比起阿塔卡塔峡谷,湖边可谓是险恶之地,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没有一个不是恶性生物,就连阿里卡所站立的大树,也是棵大型食肉植物,只是被他用念力压制,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似曾相识的地方,令人怀念。”提拉利古说道。

    “可惜没有相机拍下来。”阿里卡想起自己被人送到外世界时,自己也是在世界树上回头看着自己的故乡告别。此时站在莫比乌斯湖边的树梢上,有种回到故乡的恍惚感。

    “十年了。”

    “十年的刑期。”

    “又回到了人类世界。”阿里卡嘴里不停地感慨着。

    “这里没有河口啊。”在附近转了一圈返回到青年身边的魔兽说道。

    “这里怎么可能会有河口,连大规模探险外世界的行动都没有。”

    河口是克莱因海人在外世界的唯一据点,因为是外世界的两条河流汇入到克莱因海交界处而因此得名。和东·富力士口中莫比乌斯湖中的假想大陆一样,是克莱因海人进入外世界的前线基地。

    不同于魔兽种们镇守的莫比乌斯湖假想大陆,河口是克莱因海人用生命堆出来的据点,经过多年深耕经营,这里已经发展出了不少聚居城镇,克莱因海里的各个国家在此处都有据点派驻。得益于河口的庇护,从河口进入外世界是探索外世界最安全的线路。阿里卡也在这里待了半年,那是他最后待过的人类聚居地。

    “克莱因海,终究是回不去了。”

    阿里卡神情黯淡下来,恍惚间他仿佛看到湖岸边星星灯火,各个国家在此地的驻军士兵、探险家们在获得许可的酒吧里谈天土地,从外世界平安归来的探险家们炫耀着自己发现的遗物。也有人惋惜哪国的探险家丧命在外世界。城镇外的乱葬岗上,人们拿着铁铲挖着深坑,将勇者的尸体抬进去。

    在外世界死去的人不会被带回到克莱因海安葬,谁也不知道他们身上沾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就算是活着回来的人,也要在河口待上半年,没有异样才允许通关回到克莱因海。

    “或许你还能回到河口。”提拉利古纠正道,“那里也是人类的据点。”

    “在河口和在这里有区别吗?都是在外世界。”阿里卡回答。

    “最起码你的脑袋不会爆炸。”

    事实上,“流放”神字仅对踏上克莱因海的区域生效,换言之,只要待在河口据点,被流放的人还是能安全渡过余生。这也是各国出于对外世界开发基础上考虑,若是单纯地流放到外世界,只要把犯人绑在火箭上往外世界方向发射就行了。

    河口地带发展到今天的模样,像阿里卡这些流放发挥了重大作用。

    夜幕降临,阿里卡躺在一棵大树的树枝上,从长袍里掏出笔记本,翻开最新那几页。

    “到现在为止我们走了多远路了?”提拉利古问道。

    “不知道。我没算过。”嘴上是这么说着,不过提拉利古的话勾起了阿里卡的兴趣,他粗略浏览下至今为止自己写过的所有笔记。

    “我们从B223年开始离开了河口,往外世界深处走去,开始是雨林,然后是外圈,接着是迷宫树海,之后就是沙漠,克莱因人对外世界的探索也就到此为止了,而我们穿过了沙漠,又到了有着大片沼泽的平原,平原之后便是峡谷,直到来到这里发现大湖。”

    “被流放后的头三年里我们一直在雨林打转,顺风顺水,除了混乱磁场和瘴气,那些地方也有许多流犯、探险家和调查队活动过的痕迹,我们没经历过什么大灾大难。但过了外圈之后,我们就遭到了各种巨大魔兽、魔兽种、亚人种还有灾难的攻击。”

    “还有环境,过了外圈,我所学的气候知识就完全用不上了,风雨雷电变换得太快了。连续十八天的暴雨天气,然后立马转换成了连续九天的雷电。云层是固定的,哪些地方云多,哪些地方云少是可以用肉眼辨别出来,并且气候和云的关系不大。我们完全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不过出了峡谷碰到东·富力士开始,气候又变回了我们在雨林和外圈交界地带所见的那样,气候学又能派上了用场。”

    “也就是说越到大陆深处危险等级就越高?”提拉利古听完阿里卡的话回了一句。

    “在我看来确实如此。”

    阿里卡翻到最后一页的空白纸上,根据自己走过的路程画出外世界的地图。约莫过了半个小时,一副寥寥草草的地图在笔记本上出现。

    “河口地带、瘴气雨林、外圈、迷宫森林、荒漠、沼泽平原、来无回之都、世界树海、阿塔卡塔峡谷、树海……”

    阿里卡指着地图上的好几个区域,外圈之前是克莱因海教科书上常见的外世界地图。虽然有限制,但在克莱因海里研究过外世界的人都知道的区域,再往后直到迷宫森林这段,就只存在于少数精尖人员所知道的,迷宫森林后再外层就是存在于传说和假想领域的事情。

    “喂!提拉利古,你知道吗?或许我是第一个突破迷宫森林,探索外世界最深处的人类。”阿里卡略微兴奋地说道,他仍旧在画着地图,这次所画的则是他穿过荒漠所走过的地方的粗略图。

    “是吗?那些科考调查队的人也来过这边,还有其他流犯呢?”提拉利古泼了盆冷水给他。

    “那不可能,即使是斯科特教授,他也不知道迷宫森林外是什么,没人能突破迷宫森林。”阿里卡说道,“若真有前人来到这边,怎么可能没发现这么大个湖,还有湖中岛,还有在大灾难下存活下来的外世界人类,这些消息带回到克莱因海都是巨大的振奋。”

    “也许只是官方没公布而已吧。”提拉利古还是将信将疑。

    “不!老子就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阿里卡加大音量,“外世界还有大量人类生存,对那些老爷不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吗?若是知道了早就大张旗鼓号召克莱因海的人类往外世界冲了,可他们没有。我打算回到克莱因海,将这十年被流放的成果公布出来。”

    “你回得去吗?”

    “怕什么,只要有命,就能回去。算年龄我现在应该刚过三十岁,那个东·富力士都能活三百多年,只要有尼托洛米在,我应该也能活到那个岁数。”说完,阿里卡又拿出株尼托洛米吃下去。

    尼托洛米是他在一个亚人种部落里发现的,它们说过这种植物能够既能补足能量又延长人的寿命,而刚好他替那个亚人种部落解决了魔兽种入侵的危机,就顺手讨要三分之一作为酬劳。亚人种说尼托洛米能够种植培养,但阿里卡没那个条件。

    “我现在吃了三十多株尼托洛米,应该能活上百年了,那个东·富力士应该也是吃这种植物延长寿命的。”

    “呵呵!”提拉利古轻笑几声,没有再接话。

    吃饱喝足后的阿里卡也没跟提拉利古谈天吐地,他把笔记本翻回到最新几页,开始写下今天的见闻。

    在湖的边缘区域有点比外世界其他地方好,那就是有昼夜更替现象,尽管被云层包裹的天空没有月亮,但四周泛起的黑暗也让人清晰地看出已经到夜晚了。夜晚的外世界也并不太平,到处都是大型魔兽的咆哮,还有树海里不明昆虫的鸣叫,远处湖边还传来类似于歌谣的声音。

    白天活动的巨型生物已经悄然入睡,而夜行性生物的活动才刚刚开始。原本平坦的地面突然凹陷下去,一只只外表如墨的虫子破土而出,虫子全身都被外骨骼包围着,背上长着四只翅膀,嘴边长着两根又长又尖的刺,这尖刺比阿里卡本人的身高还长,直接往旁边的巨树一戳,那棵巨树猛烈摇晃,紧接着虫子从树干里拔出一只幼虫,那是蚂蚁的幼蛹。

    待这些长刺昆虫出动后,树海深处爬过一群蟑螂样的虫群,阿里卡快速画下了蟑螂的模样,并命名为【巨型蟑螂】,【巨型蟑螂】所经之处寸草不生,除了枝干较为粗壮的巨树,那些幼苗和杂草之类的植物全被虫群洗劫一空,不过依外世界的环境,到明天时这里又恢复了原本的茂盛。

    树海里还有无处不在小土丘,阿里卡曾经踩过,结果冒出一群会飞的食肉蚂蚁,虽然战斗力很弱,但架不住数量太多,他能不惹就不惹。经过两天的观察,阿里卡发现这种蚂蚁靠吸取树海里的物种的能量来壮大自己,阿里卡曾经喂过自己的念气给它,发现它们很反感这种气息,外世界里大部分的生物都接受不了念气的洗涤。然而当阿里卡将念气注入到捕获来的魔兽肉里喂给它们,发现它们的实力成倍增长,甚至敢于和自己的天敌【巨型蟑螂】对抗,然而最终结果死得很惨。

    不过通过这两天的蚂蚁试验,让阿里卡发现这种蚂蚁比自己之前见过【掠食者】还适合培养,【掠食者】只是一种处于食物链顶层的灾难,他们生下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吃吃吃,吃到死,任何东西都能吃,甚至是念气,然而没有任何智慧,阿里卡三两下就能把它打死了。

    阿里卡在外世界的这十年里养过不少不明玩意,结果要么被自己玩死了,要么危害性过大丢了。而这蚂蚁似乎有点意思,有智慧,能培养,不知道养起来如何?阿里卡收好笔记本,站起身,决定从这群【巨型蟑螂】的口中拯救几只蚂蚁。

    “阿里卡,有【掠食者】出没。”正在打盹的提拉利古突然睁开眼睛,放出了掺杂着恶念的圆。

    兮兮嘘嘘——

    矮树丛蠕动几下,从里面钻出了十几只眼睛发红,皮肤黝黑的奇怪生物。它们身型比阿里卡大两倍,长着锋利的獠牙,一口就能把阿里卡吞掉。肢体和人类一样进化分明,有着分立的五根爪子,身上有着像昆虫的外骨骼,部分掠食者还有翅膀。

    “看来今晚是个不眠之夜了。”阿里卡拔出背部刚磨好的大剑,全身聚起了念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