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在淮北种橘树 > 第八十二章 舞戈

第八十二章 舞戈

    狐岐山的凉亭冬天其实很冷,毕竟是凉亭嘛,纳凉所用,再加上没有挂上风帘,就更冷了。

    儒家君子还好,他的浩然气深厚,即便再冷上几倍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但老王爷却不行,他本就不是修行之人,加上即将作古,身体如江河日下,茶毕竟不如酒暖身,些微的寒风就会激起一阵剧烈的咳嗽,时断时续间透着暮气沉沉。

    儒家君子看得一阵心惊胆战。

    毕竟眼前的老人看上去下一刻便要命丧黄泉一般。

    “王爷,避避风?”

    梅允常打开一个红泥小罐,一口气将打脑壳的罐子烧尽数喝下,难看的脸色才有些红润。

    儒家君子有些默然。

    眼前的老王爷体内的战创已经到了用烈酒才能稍稍压住的地步了,对于这个老人而言,这样子活着想必已经是莫大的折磨。

    哪一个曾金戈铁马的将军愿意这样苟延?

    梅允常卷起袖子擦了一把咳到嘴角的酒水,抬头笑道:“多谢城主好意,本王就这么些时间了,能吹吹狐岐的冬风乃是莫大的享受,以后吹不着喽。”

    儒家君子点点头,道:“那便由得王爷,我险些忘了,寒梅该于数九寒天盛放才是,王爷莫要见怪。”

    梅允常呵呵一笑,道:“城主,你这就问完了?若是城主不打算问了,本王还有些琐事要与城主讲。”

    儒家君子摇摇头。

    他是儒家心行城的君子,橘子洲西南当然需要一个统一的且兰,但又非是只有且兰不可。站在他的立场上,不听最好。

    梅允常皱起眉头,道:“城主,这等情势下,难道还要拘泥成法?”

    儒家君子歉然道:“我欠了人家十年时间,即便有心也不得脱身,对不住。”

    梅允常没有去问,只是黯然叹息。

    儒家君子重诺,若非如此,自己与方杞子也算计不到他。也正是因此,他也帮不了自己。

    儒家君子嗫嚅了许久,不知道该不该将自己的事儿告诉他,思来想去,总还是字斟字酌透露了半分。

    “王爷,姜不器在此处,不如在别处……”

    梅允常眼中大亮。

    “善!”

    其实他不知道儒家君子话里的别处指的是哪里,但只要做的是同一件事,何处不是狐岐?

    就像五百年前的那位好酒的前辈的话。

    梅允常有些自己的理解,只要怀北向开关之心,行北向开关之事,何人不是羊祜?

    斩楼之事何等艰难?

    若不能做到便要一棒子打死,南北天下没怕没几个能抬起头走路的人喽!

    又是一阵寒风袭来,或许是先前那罐罐子烧的劲儿已经过去了,老王爷又咳嗽起来,他满不在意的用长袖擦了一把,望着将袖口边的金丝梅花绣样浸成暗红的血迹,洒然一笑。

    对于梅氏的老王爷而言,生死之事实在算不得什么。

    方死方生,方生方死。

    人之一生嘛,清洁溜溜得来,衣冠楚楚的去,有的人甚至做不到衣冠楚楚。碌碌一生,实在没什么新鲜的。

    梅允常自忖不是个读书人,也不算个彻头彻尾的将军,更非懂得修行之法的山上人,其实难明。

    他爱极了道德城的圣人的一句话: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这就讲得很好嘛!

    虽然梅允常做不到这般潇洒大气魄,却仍旧心向往之。

    南北天下这些年来列国之中其实不乏这样的文人。

    隔壁的云梦这些年不是还出了一位“天地栋宇、屋室裤衣”的狂士吗?

    虽然老王爷对这样醉生梦死的文人不太看得起,但却不得不说,他们比自己活得可是自在多了。

    可惜他姓梅,便不能如余子碌碌般旷达疏懒。

    他的一生早已在降生之时定下了基调,就算是这最后两个月,仍要掰着手指头过下去,还有太多的事情没做完,还有不少人不放心。

    奈何天不假年……

    于是,与儒家君子这位有数的好友的匆匆会面,便只能到此为止,

    他卷起袖子,笑道:“城主,我可要逐客了。”

    儒家君子翻了个白眼。

    藏什么藏?

    “那可不行,还有最后一件事,我给我弟子准备了一点东西,但是不好直接给他,便只能借王爷之手了。”

    梅允常笑道:“什么都不用做便能卖个人情,本王自然不会推辞。”

    好嘛!

    确实也是。

    儒家君子没好气的从发冠中取出一卷竹简,毫不客气的拍在桌上,而后起身道:“便宜你了,我走了。”

    梅允常含笑望着儒家君子下山。

    在别人眼里,他其实性格冷僻,一辈子也没交到几个朋友,这想必就是自己死前见到的最后一个朋友了。

    至于还要来上一趟的麻衣老人,其实算不上朋友,更像对手。

    两人联合着做了一辈子的局,却也在幕后斗了一辈子。

    莫得办法,姓梅的不顾及梅姓,姓方的倒是死死牵挂着,实在是奇哉怪也!

    可惜自己棋力还是差了些,往往是赢少输多。

    虽然最后的输赢还未知,但即便是输了也无妨,梅氏或可全身,想必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他站起身,吃力地捡起横在桌边的长戈,深深地望着面前的无字墓碑。

    狐岐的风声小了许多。

    梅允常若有所感的望向山脚,点头致意。

    罢了,朋友要给挡挡风,那便避一避也是可以的。

    山脚下,儒家君子盘坐在地,满头大汗,对他而言,阻住狐岐满城风也并不轻松,最多半个时辰便要支持不住了。

    这点时间,算是留给山顶那个老人聊发少年狂?

    管他呢!

    反正自己风已经挡了。

    山顶,雪中有位老将军持戈而舞,如龙蛇,如虎蛟。

    昔日曾饱饮鲜血的战戈带起寒光彻彻,几乎照亮了昏暗的凉亭,半晌方毕。

    穿着远游冠服的老人满身大汗,甚至连发梢都冒着热气,这是因为许多年不曾练戈了,寒冬中尤其费劲儿。

    老人将戈插在雪中,走进亭子里,蹲在墓碑前,喝起红泥小罐里的酒来。

    脸上湛然不已。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