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在淮北种橘树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春满楼

第一百一十二章 春满楼

    岐都是且兰第一大城。

    即便是狐岐有着心圣悟道之地的加持,已经算是橘子洲西南有数的重城,却也远远无法与岐都的规模相比。

    岐都民众三百万,就可见其繁华。

    列国读书人进入且兰,第一站定然是岐都。

    莲台世界中的岐都与现实不太一样,现实中的岐都依旧歌舞升平,修士读书人随处可见,俨然一副太平盛世图。

    可在这里,却充满一种干戈隐隐的肃杀。

    自方圆来到这座巨城之下,扑面而来便是浓郁的戾气。

    岐都南城门口依旧人来人往,但他们的脸上却大多行色匆匆,且只有进城者,出城的人寥寥无几。

    岐都往东往北两个方向乃是离国之路。

    南城门的景象就意味着,且兰的百姓都在朝着别国而去。

    事态已然恶化到这种地步了?

    方圆心中一凛,狐岐已化作一座死城,他大概能猜到岐都的情况不会太好,但也没想到会严峻到这个地步。

    已经是一副老僧之相的妙善陪同在他身侧,虽然妙善的情况看上去不算太好,但方圆却发现其修为已远远超越了自己。

    北上的这两天,他自己都有些支撑不住了,但妙善除了一脸老态之外,竟依旧神采奕奕。

    “小师父,你与我同去还是?”

    妙善合起双手,歉然道:“施主,对不住,小僧还要往东到边境去度人,虽然莲台世界中并非为实,但小僧仍旧见不得此般疾苦。”

    “眼下情况,关节还是在施主身上,只要施主能有所作为,我们便能出去了。”

    方圆拱手行了一礼,道:“小师父一路顺风。”

    妙善回了一礼,道:“施主切记,不可违心行事,否则……必有大难。若半月后仍未得解,我们仍是可以出去的。”

    方圆点点头,道:“我记下了。”

    于是一少年,一小和尚。

    一个东去,一个北上。

    方圆望着妙善衰老后单薄的背影,无言的挥手作别。

    而后,他大步跨进岐都南城门。

    ……

    岐都正中心是一座巍峨的宫殿。

    自梅氏复生打下且兰江山后,便建起了这座梅宫,原本并不算多大。因为战乱之后,民生无道,梅复生体恤百姓,只是将原本的酋首行宫略作修缮,便作为且兰王城使用了。

    后来且兰连着出了几代与民休息的明君,国力日盛,这才开始着手扩建王城。

    历经八百年有余,才最终达到了眼前的规模。

    岐都城郭构造与狐岐城不同。

    狐岐城乃是划定四方,各处有各处的用处。

    比如城北便是官家的地方,而城西乃是商贾贸易之所,泾渭分明。

    但岐都却是内中外分三城,外城主一切的交易,民居等等。中城则是官家府衙,世家府邸。内城便是梅宫,也即是且兰王城。

    原本整个岐都也就是现在的王城大小,八百年扩建才成了如今的格局。

    外城人最多,也最热闹。

    即便是在这样诡异的情况下,方圆还是能看见商贩沿街排列,也有剑客读书人穿梭其间。

    但更多的,其实还是甲胄齐备的军士。

    几乎每条巷口都站着两个守卫的甲士,即便是在这寒冬之中,双手也从未离开过冰冷的长矛。

    风声鹤唳,可见一斑。

    方圆随意找了个酒楼,一头便撞了进去。

    老许头说的噻。

    走江湖最重要的便是消息了,而最好打探消息的地方,非酒楼莫属。

    三教九流的人物都会在这酒楼之中出没,只要舍得请别人喝上两杯好酒,只要是江湖上出现过的人,底裤儿都能给摸清。

    方圆这次做的虽然不是走江湖的事情,但获取消息却是必须的。

    对于岐都,他是两眼一抹黑。

    进狐岐城尚还有陈紫姐姐带路,后来在借月馆碰上了梅叔,说来说去也是大有关系之人。

    整个狐岐城内,方圆还没尝到过孤立无援的滋味儿。

    岐都可以,眼下就是。

    酒楼名叫春满楼。

    听起来……嗯……有点像老许头调抗自己时常常说的馆子。

    那个老光棍,总是自得其乐的翘着鼠须,叮嘱着自己以后出了小镇可不能天天下馆子,身体遭不住哦。

    甚至这趟临走前,也还提过那么一嘴。

    方圆想起老许头说这话时的猥琐样儿,不由得会心一笑。

    但其实春满楼乃是正正经经的酒楼,没有那些乌七八糟的背后生意。

    肩头搭了张帕子的小二迎了上来,这少年一看就是从游历的读书人嘛!

    这钱,可有的赚喽!

    兵荒马乱的年月挣点儿小刀钱不容易,尤其是且兰惨败,就更不容易了。

    寻常百姓或者不知道,但这种做酒楼的生意人消息是最为灵通的,敌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打进岐都来喽!

    到时候……到时候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掌柜的已经做好了见势不妙就携着家私逃出且兰的准备,但这些时日,因为要打仗了,来往的诸国士子以及游侠剑客海了去了,这笔生意若是不做,那还叫什么生意人?

    富贵险中求嘛!

    春满楼的酒价已经涨了倍十不止,但客人反倒是一天天多了起来。

    眼下这不就又是一位?

    小二与掌柜的同样开心,因为这些个游侠士子阔得很,只要拿出他们想要知道的消息,随便从指缝里溜出点儿好处,就足够他去万花巷快活好几次了。

    他不是掌柜的,没有逃去别国的本钱,只能是期盼敌军要是打了进来对他们这种平头百姓好一些。

    在这之前嘛,钱该花就花,一分都不敢多留。

    所以对于他的这些衣食父母们,小二的礼数简直周到得无可挑剔。

    起码,方圆是这么觉得的。

    “先生,您是喝酒还是喝茶?有没有消息要问小的?楼上有雅间,楼下是大堂,您看什么位置合意?”

    方圆从腰间摸出一枚金错刀,在小二面前晃了晃。

    “什么地方都无所谓,酒要最好的,请给我找两位消息灵通的朋友来,他们的酒我请了。”

    这还是老许头教的话术。

    怎么着?

    一听……那就得是个老江湖噻!

    小二听了果然兴高采烈,找得起包打听的公子哥儿哪里会缺钱?

    瞅瞅,抬手就拍出一枚金刀刀!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