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残阳 > 第八十七章 庞大的内迁计划

第八十七章 庞大的内迁计划

    “如果鞑子登陆上来,咱们即使打赢了,他们的水师会跑啊,这样咱们岂非永无宁日?”

    “牛团长问的好,所以咱们不可能永远没有水师,我算过一笔账,如果加固登莱地区的岸防工程,那么威海要不要加固?如此一来的花费,是咱们负担不起的。”

    “秦始皇修建长城以来,历朝历代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进去,可长城挡住了游牧民族的入侵么?没有啊!所以等我们痛击它一次,就要抓住这个空档期,凝心聚力发展我们的水师力量,必须尽快建成一支高质量的水师,每艘都要超过现在的威海舰队旗舰。”

    孙之沆的话,说的在座诸位热血澎湃。

    “孙参谋说的好,只有千日做贼,怎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如果一定要打,宁可放进来痛痛快快打一次,然后我军就可以放手发展水师力量,今后才可以把登州和莱州打造为永不陷落的坚强堡垒!”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大帅说的真好,看来真是一位明主!值得我投靠。”孙之沆心里已经开始对赵信有了认同感。

    “那么我们到底要内迁到哪里去?”刘德对这么庞大的一个计划,十分焦虑,这就意味着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登莱商业区又完了,还要贴一大笔钱去迁建。

    “青州府!”

    “诸位请看,青州府是山东数得着的大府,城防异常坚固,上面的重型火炮也不少,而且与济南城近在咫尺,咱们赵家军的命脉淄博矿产也在附近。”

    “在没有任命的情况下,咱们去青州府,不等于跟朝廷直接开战了?”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孙可突然插话,毕竟他从原来的土匪投效到赵家军,对朝廷还是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

    “开战就开战,朝廷的官军哪里是赵家军的对手。”牛力对朝廷十分不屑。

    “两位将军勿忧!”孙之沆似乎早料到会有人如此问,“朝廷迟迟不派知府前来,无非是想把青州作为缓冲地带。而且,青州在淄博以东,朝廷早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控制权,之沆料定,朝廷绝对不会因此而大动干戈。不是不想,是不能,如今南北方向都可能要用兵,哪里腾的出手?”

    “此外就是要在栖霞山附近构筑工事,要重点加强栖霞县的防务,因为栖霞才是我们赵家军未来防御体系的核心!”

    “诸位请看,此地扼守住了通往文登和青州的咽喉,如果后金从登州登陆,要进攻文登,栖霞处的守军可以击其项背,同样,如果鞑子要进攻青州,栖霞也会威胁其漫长的补给线!”

    听完孙之沆的分析与解释,赵信不由地长出一口气,一直以来他就缺少个能帮他分析的人才,这次总算有了。

    此人不仅是孙承宗的长孙,更是当今孔明啊!

    “孙参谋所言,正合我意!”

    “命令!”

    所有参会人员全部起立。

    “侯勇的第二团主力全部撤回到栖霞构筑工事,登莱的火炮全部迁入此处,特别是栖霞山的防御,尤其要重视!

    牛力的第一团主力,前往青州布防,协助好威海的各大工厂的搬迁,要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实在不行,咱们贴补点银子,帮着搬!

    拔都的骑兵团,从周庄换防到栖霞山附近,以后你们就是我赵家军的核心机动部队了!

    焦云的四团配属到侯勇处!侯勇担任栖霞地区最高长官。

    徐高明的五团配属到青州,牛力担任青城城防最高长官。

    爱德华的威海舰队,撤退到原来的云雾岛附近,监视金州敌军动向。”

    “此外,咱们要尽早布局造船事宜,我建议造船厂就选在孙可的三团附近,这里,青岛!”

    赵信如此大的动作,自然瞒不住各方的眼线。

    崇祯听闻后勃然大怒,“这赵信擅自作出如此大的调动,竟然不跟朝廷请示,真以为山东是姓赵的?”

    下面的大臣面面相觑,心道:确实已经姓赵,这不是明摆的事吗?

    不过嘴上却成了齐齐的“陛下息怒!”

    “陛下,不如再让赵信出兵去攻打河南的闯逆(高迎祥自封闯王)!让他们两败俱伤,朝廷坐收渔翁之利。”周延儒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第一时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上次封他总兵,这次怎么封?”崇祯也明白,叫人家卖命,还是要给好处的。

    “难道仍然担任登莱总兵,级别变成从二品?”

    面对崇祯的提问,满朝文武根本不敢接话,连周延儒也只是低头,不愿意回答。

    这其实也怪不了他们,如果赞成了,万一赵信不听调怎么办?朝廷的脸面何在?如果赵信听调,万一以后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升他官的建议可是你提的,是不是要按同谋论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闭嘴。

    崇祯哪明白这些道道,只是对满朝文武的装聋作哑极为不满,竟然无人为他分忧,真是可恶至极!

    “陛下,臣有话说。”

    崇祯一看是钱龙锡,立马像抓到了救命稻草,“钱阁老快说。”

    “其实陛下大可不必现在就为他的封赏忧虑,老臣以为,咱们这次让他先出征,封赏之事先不提!其实这也是朝廷的惯例,上次不过是事急从权而已。

    臣听兵部的同僚所言,闯逆如今兵锋极盛,如果赵信听调,必然要调集主力,不会像上次一样区区数千兵马。

    若赵信最终剿灭闯逆,天下太平了,什么封赏不都是由陛下说了算?如果不给,谅他区区两府之地,加上疲惫之师,又能如何?”

    “如果没剿灭闯逆,或者兵败,必然元气大伤!那还有什么资格讨要封赏?陛下可以顺势把两府的实际控制权重新收回来!”

    “妙,妙极啊!哈哈,钱阁老真乃国朝栋梁!朕的子房啊!”崇祯一想到无论任何结局,自己都是赢家,不由在朝堂上直接哈哈大笑起来。

    其他列位臣工也是纷纷附议称赞,心里都在想,这个钱龙锡实在太阴险,以后万事要小心啊!

    此刻,大殿之上,周延儒的脸色别提有多难看了。

    这个老匹夫,每次风头都让他占尽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