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残阳 > 第九十三章 锦州攻防战(六)

第九十三章 锦州攻防战(六)

    他们熟练异常的使用淬了剧毒的弓弩,解决了几个依靠上城楼上小憩的明军值守士兵,然后向城楼下招了招手。

    更多的后金士兵接二连三的攀爬上来。

    “原来明军的防御如此懒散,真是搞不懂那些卑劣的尼堪到底在搞什么,死了这么多人,居然攻不进来?咱们巴牙喇营一出动,马上就解决了,啊!”

    正当这位最先登上城楼的巴牙喇战士得意之际,突然被倒在地上还剩最后一口气的明军士兵用长矛偷袭,刺中了大腿。

    他在剧痛之下,忍不住喊出了声,然后挥手一斧,竟然砍下了那明军的脑袋。

    “敌袭!”那名士兵毕竟还是弄出了动静,惊动了其他士兵,一时间城楼上喊杀声震天。

    “什么声音?”祖大寿正在州衙内用膳,突然听到喊杀声,顿觉不妙。

    冷兵器时代,夜战往往都是偷袭。

    正当他焦急等待消息的时候,突然外面有人冲了进来。

    “大,大帅,大事不好,鞑子偷袭了南门,南门丢了!”在南门值守的一位小校浑身是伤的跑回来报信。

    “什么?”祖大寿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不过他马上站起身来,取过宝剑,“快,集合这里所有人,跟本帅前往南门!夺不回南门,咱们都要死!”

    尽管祖大寿率军迅速对南门进行了反击,但一来兵力差距悬殊,另一方面南门的是正黄旗的巴牙喇营和阿济格的镶白旗主力,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经过多次冲击未果后,祖大寿身披数箭,被部下死命救了回来,好在祖大寿所披挂的甲胄质量极好,加上并非要害,倒也不是什么大伤。

    由于南门失守,经验老到的后金军,迅速向城东和城西进攻,经过一夜激战,两城城楼全部落入敌手。

    张吉甫此刻已经杀成了血人,他也分不清是自己的血还是鞑子的血,反正都在顺着甲胄往下流淌。

    突然,他卷刃的钢刀竟然插在鞑子胸膛里拔不出来了,只能索性把还在挣扎的鞑子往前一脚踢开,然后赶紧转身在尸群中寻找趁手的兵器。

    “噗呲,噗呲,”正在这个空隙,几支恶毒的狼牙箭从后背贯穿了他的叶子甲,他往前一扑,大口的鲜血从嘴中涌出。

    “妈的,杀了那么多鞑子,也值了。”临死前还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张存仁在率残部向北门且战且退的过程中,陷入重围,死战不休。

    鞑子见此人甚是勇猛,且剩下的亲卫也不多了,对他们的勇气表示十分钦佩,豪格甚至亲自走上前来劝降。

    张存仁轻蔑的看了对方一眼,环顾四周,剩下的几名亲卫和自己一样,皆已重伤,实在回天乏术。

    “陛下,臣力竭矣!”

    说罢便拔剑自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敌人的劝降。

    剩下的亲卫见状,也不愿意做俘虏,纷纷自尽,看的一众鞑子目瞪口呆。

    “传令,厚葬这些明军将士,他们都是勇士!”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也不禁被他们的壮烈所折服。

    “堂哥,何总兵已经战死,两位张总兵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咱们还剩下七百多兄弟,你要及早拿个主意啊。”祖大乐苦战了一日,也是疲惫的紧,但仍然嘱咐部下死守祖家宅院,这里是全城最后的倔强了。

    祖大寿看了自己的堂弟一眼,唉,当初留下来死守锦州就是个错误。

    本想着锦州城防坚固,死守半年绝无问题,不想竟……

    祖大寿戎马一生,如此险恶的情况也不是没经历过,但在见证了后金的强大,以及明朝的腐败无能后,他已经心灰意冷了。

    早先时候跟着袁崇焕梦想五年平辽的祖大寿已经死了,已经在京城那场勤王之战中死了。

    看着周围惊慌失措的将士,听着愈来愈近的鞑子喊杀声,祖大寿知道,今天就是祖家覆灭之日!

    “大乐,听哥的话!哥在这里顶住,你等下去带上泽溥奔东门门!想办法去投奔吴襄,给祖家留一点香火!”

    “哥!你胡说什么呢!你是家主!祖家绝对不能没有你!”祖大乐哭了。

    “唉,哥哥我丢城失地,丧师辱国,即使侥幸逃出去也是个死,还不如死在这里痛快!”祖大寿苦笑。

    他已经看穿了崇祯刻薄的本性,如今祖家军经此一役尽殁,回去后必然难逃朝廷缇骑的捉拿,与其受辱而死,不如学一学袁督师,马革裹尸。

    “大帅,邱大人在衙门里自缢身亡了!”

    “什么?”邱禾嘉的死,让祖大寿倍感震惊。

    想不到平时看上去唯唯诺诺的一介文人,竟然也能无惧死亡?

    “大帅,这是对面鞑子送来的书信!”

    “呸,还屁的书信,直接砍了!”祖大寿受邱禾嘉的死刺激,也决心一死了之了。

    “慢,大哥,眼下这是唯一的机会了,实在不行还能做个缓兵之计啊!如果就这么拒绝了,岂不是半点生计都没了?”祖大乐赶紧劝止。

    使了个眼色后,亲兵赶紧递了上来。

    信居然是皇太极亲笔书写,秀丽端庄的楷书,让祖大寿惊羡不已,这鞑子头目的汉家文化学的不赖啊!

    信中的大意是:

    在战场上我们各为其主,打过不少次交道,因此,我十分仰慕将军。如今将军已经是山穷水尽,为大明已经尽到了臣子的本份,不如归顺我大金,我仍以总兵待遇,扫榻以待!

    祖大寿思索良久,抬头对亲兵说:“去,跟鞑子的信使说,除非皇太极本人来阵前见我,我才会考虑。”

    “大哥,此是何意?”祖大乐不解。

    “唉,很多事情,不当面说,说不清楚啊!”

    “放肆,这个祖大寿是不是昏了头?如今锦州已经被咱们拿了下来,他居然还想让大汗亲自犯险去见他一个败军之将?”阿济格在今天的战斗中极为出彩,狠狠出了一口恶气,怎么看这些明人怎么不爽。

    “你不懂,他应该算明朝高级将领里最有份量的几个人之一,如果能让他投降,对明朝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个作用你根本估计不到!”皇太极毕竟政治眼光卓越。

    “大汗英明!”宁完我马上跳出来称颂,作为汉奸的他们,太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跟他们一样投靠后金了,“奴才觉得,见一见也无妨,至于安全问题,让额必都跟着,能确保万无一失。”

    额必都听了这话十分受用,“这汉人还是挺顺眼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