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残阳 > 第一百三十章 秦军诞生

第一百三十章 秦军诞生

    王府上的人见识到真正的血腥场面后,一个个呆如木鸡,再也没有抵抗的胆子,甚至还有个别见势不对的家伙,引导赵家军去王府查抄银子和田契。

    尾随在赵家军后面的新军,此刻也是血气翻涌,原来赵家军竟有如此雷霆之威?

    什么狗屁王爷,在火铳和刀枪面前也不外如是啊。

    终于,在孙传庭的命令下,新军也开始加入了搜捕和抄家的行动中。

    之前,他们还是民,如今,算是真的新军了!

    在这么多人一起动手之下,清点出来的数目令人咂舌,王府总计白银380万两,田亩十一万亩,还有其他很多值钱的东西,孙传庭大喜,有了这些,何愁练不出新军?

    “孙大人,您好歹给本王,哦不,本世子留点啊。”此刻的朱审烜哪还有刚才的意气风发?一副可怜相令人忍俊不禁。

    “世子殿下,仍然请住在此处,本官会派人每日送来饮食,只是用度肯定要减,希望殿下能体恤本官的难处,等中兴大明之日,本官定当负荆请罪!”

    解决完晋王府的事情,王国梁也是长舒一口气,山西巡抚宋统殷也是苦笑,这孙传庭胆子也太大了,不过如今已经这样了,几人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在几人的合力推动下,太原及周边州县也迅速推行了新政,征募到大量的青壮,算是超额完成任务。

    不过6个步兵团还好说,先用刀枪和鸟铳进行武装,后期还要补充京营的火器营装备,但这个骑兵团嘛,真的只能缓缓,没马啊!

    所以孙传庭决定就先编练6个步兵团,每团3000人,其中500鸟铳手,500弓箭手,加上1500人的刀兵枪兵,配八门中型火炮(目前火炮还没到位)。

    参照赵家军的训练要求,校场上一片鬼哭狼嚎,纷纷吐槽教官练的太狠了。

    大明大部分卫所都是三日一操练,甚至五日、十日的,赵家军的教官竟然要求每日一练?

    其实孙传庭也十分不解,练的多,每日消耗的伙食是惊人的,这么下去怎么吃得消。

    就是九边头号精锐也是两日一练啊,对于这种疑问,侯勇说了一句让孙传庭颠覆认知的话,

    “我赵家军本部都是一日两练,大帅说过‘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虽然感觉侯勇说的很有道理,但这个银两支出速度实在太可怕了,所以他选择了他能接受的极限,一日一练。

    侯勇看到孙传庭如此纠结,不禁为大帅的高瞻远瞩而钦佩不已,如果赵家军不是有鲁井特曲和金矿铁矿作为坚强的经济基础,根本维持不了这么庞大的军队,更不用说还要投入最烧钱的海军。

    在孙传庭的强势推动及赵家军的手把手训练之下,新军的战斗力提升的很快,简单的军规军纪都有了,一支简配版的“赵家军”已然成型。

    这个春节,是两军一起在太原城过的,侯勇带来的将士,其实也想家,但军令在身,不得不如此。

    好在大帅并没有忘记远在异乡的赵家军将士们,让田苏送来了大量猪羊和过年的赏银,让新军羡慕不已。

    侯勇也非常大度的拿出了一部分给新军,不过新军人数太多,每个人分到的只是极少数,即便如此,也已经对赵家军感恩戴德,乱世中有口吃的比什么都强,能吃到肉食,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正月一过,洪承畴终于有了回音,押送的50万两白银让孙传庭哭笑不得。不过那些包装在大箱子里的鲁密铳还是让孙传庭眼前一亮,还有一些京城火器营的武器装备,都是洪承畴命人层层筛选后得到的较为上乘的产品。

    其实真的不能怪洪承畴,他在京城真是尝尽了世间冷暖,这50万两银子,他是求爷爷告奶奶才争取到的。

    至于这批装备,他是求见了崇祯,告知山西新军的进展,崇祯龙颜大悦,才特批给他。

    不过对于孙传庭拿晋王世子开刀一事,面对朝廷上如雪片般的弹劾奏折,崇祯竟然难得硬气了一回,全部驳回,并对几个不长眼的“清流”直接杖责。

    崇祯的理由就一条:晋王新丧,世子尚未承爵,孙传庭虽有僭越之嫌,但确实忠心为国,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开玩笑,新军就要建成了,你们这些杂碎还要扯朕的后腿?

    不仅如此,崇祯还特地给新军赐名:秦军!

    晋升孙传庭为秦军总兵!

    他就是希望这支新军能成为横扫寰宇的无敌之师,替大明打出一个朗朗乾坤来。

    在接到圣旨后,孙传庭也是激动的不能自已,陛下亲自赐名,又升自己为总兵,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荣耀,有这些,还不够吗?

    为此,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秦军的建设中,每日要么就是巡视军营,听取营中将士的意见建议加以改进,要么就是跟侯勇虚心请教,大家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崇祯五年三月,随着山东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各项产能均恢复甚至超过了崇祯四年时同期水平,特别是各项制式装备的性能更加稳定,各类先进武器也开始崭露头角。

    如最新式的手榴弹,虽然个头仍然比后世的要大的多,但比原来的震天雷、万人敌之类的武器,明显更先进,在保证杀伤力的基础上,制作的更加便于携带,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不到,深受将士们的喜爱。

    燧发火铳的射速更快、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大了,赵信直接给这款火铳命名为“元化造”步枪。

    唯一让赵信不爽的是火炮,虽然毕自远和孙元化等人想尽了办法,火炮的技术还是提升不明显,一是射程始终只能控制在两公里的样子,二是目前制作大口径火炮的技术还是不过关,所以威海舰队的火炮依然只能“吃老本”。

    虽然孙元化等人也是惭愧万分,表示愿意接受严惩,但赵信只是象征性的作出了一些惩戒,哪舍得呢?

    不过反而让他们十分感动,更加忘我的投入到钻研中去,这方面,赵信也没什么好办法,隔行如隔山,他虽然在后世的影视剧里见过各种各样的火炮,但就是没细细研究过,不然还至于缩在山东?早就用战争之神去解决问题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