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的真相 > 第五十四章 袁教导员

第五十四章 袁教导员

    “这发展城市经济很重要,但是这里的屯田你也不能放松。这里这么多的好土地不能浪费了。

    周边的屯田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同样收获之后也非常容易就近销售嘛。是相辅相成的这么多人在这儿,人来人往的,也是要提供很多的粮食蔬菜的。

    不能光顾着发展商业,而忘记了农业,造成很多物品还要从外运来增加成本。

    刚才说到可以引入一些世家参与进来,那么周边一些土地掌握在世家手中的,你就可以通过让他们出售周边土地这个条件,让他们可以在这里经营。

    几个大市场以外可以建设商业街,中间的路要足够八架马车同时经过。这些店铺咱们建造,租给他们经营。一间店铺经营的权利,换取多少亩土地嘛。

    直接将周边的土地全部拿下,这样也利于你布局开发。这里没有土地的那就用其他的条件来换取,这些只是进场的条件,店铺的租金他们还是要付的。

    还有这里所有的土地都是我买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提供的资金,这一点要公私分明,不能混为一谈。

    不要哪天成了公家的财产了,这个你是要搞清楚的。这里所有的投资都是我投的,可不是朝廷出钱。”袁术一边说,一边敲着桌子重点强调。

    引进世家发展常州是必然的。目前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袁术的也要说清楚。

    如果将来选择迎接天子到江南,可不能让皇帝以为这里的钱都是他的。

    扬州所有袁术主导开发的产权都是袁术的,以前没有考虑这个问题,现在他要将这个和官府做好了财产分割,不然以后很多事情就不好说了。

    还是从现在就做好登记备案的好。以后无论朝廷怎么折腾,军权在自己手里,大量的财产在自己手里。光收税他们想大折腾也没钱。

    袁术的话也让糜竺和刘晔他们一怔,以前他们也忘记考虑这个事情了,没注意那些钱都是袁术提供的,现在袁术这么一说还真没毛病。

    细思极恐啊,主公好有钱啊!鲁肃已经呆了:“我的天哪,这座常州城所有的东西都是主公的,而且袁术可不只这一座城。

    其他的城市不会像常州这么夸张,可地理位置在那呢,那也是天文数字了。怪不得主公不要自己家财产呢,这根本就没法比啊!”

    袁术不管他们继续想着自己的财产了而是说道:“这里发展的好,城市也可以逐渐扩大。你管理的范围也可以相应的增加,这一切都看你自己努力。

    经济与农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你把军港和商港分开这一点就做的很好,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你要多鼓励世家在这里建立船厂,提高咱们扬州整体船只的保有量……”

    既然来了袁术就要和刘晔和糜竺好好谈谈常州的发展,这么两个人才在这,他得好好榨取。常州的大发展,侧面的就能看出整个扬州都充满了活力。

    袁术还在常州多住了一些日子,这次还有和张宁度蜜月的意思。两人在常州城可劲的玩了起来。

    扬州所有的美食这里都能吃到,其他州的美食这里也能吃到。看海,看日出日落。

    “老公咱家真有钱,人家都是有条街,有多少栋楼,咱们是有几座城,完完全全属于咱们家的城。”张宁也从来没这么爽过,这话说的提气。

    “那你看,以后你看好什么咱们就买、买、买。老公有的是钱!”袁术嚣张的喊道。

    “老公你太好了,么么哒!”张宁搂着袁术亲亲。鲁肃现在就是小跟班,看着两人激情四射,脸红的不行。

    袁术在常州久住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住的,也不光是为了和张宁蜜月,他还在刷海鱼。

    很多海鱼都很有高价值的,这个在系统那里是可以兑换到很多金币的。以前没往这方面儿寻思,这也是到了常州,才想起这么回事儿。

    毕竟现在袁术兑换金币的渠道很多了,所以也没往这方面想。

    于是袁术就在常州主持了一段时间的海鲜交易。对外说他在尝试一下这里经营的过程,才能更好地体悟这里的发展。

    实际上暗中他将那些海鲜全部兑换给了系统。然后又从系统那兑换了同样的海鲜,有些已经绝迹的没法兑换回来,袁术选择了忽视,还有人敢查他怎么地!

    这一来一回倒差价,卖的可是原生态的。从系统那儿兑换来的,那咱就不管是什么途径来的了,反正吃起来没问题就行。

    这一顿猛操作直到他把系统兑换价格给打了下来。毕竟他这面儿大量出货肯定影响系统的兑换价格,想来系统那边销售也是把市场价格给降了一些。

    看着差价没什么意思了,袁术才离开常州。这个事情以后可以按季度或者半年再搞这么几次,这也是一个刷金币的渠道啊。

    而且常年都有,跟小伙伴们打赏差不多,是一个可以长期保持的收益。以前光想着兑换牲畜,现在是牲畜、海产、水产三不误。

    这段时间袁术还把屯田所和军营,军港也都看了一遍,提了一些意见。然后袁术又到建业去转了一圈,那里建设的也很快,并没有着扩建城墙。

    扬州短时间内不会有战争,还是先发展,别让城墙限制了发展。

    由于有着铁矿的开发,周边的土地已经全部被拿下。想怎么发展怎么发展,这里也是长江重要的枢纽。

    不用直接面对海洋可能带来的危险,所以很多世家看到袁术大力发展建业,他们也都鸡贼的在这里进行了置产。

    而且拿地建宅的价格还非常的贵,追高踩跌自古就有,袁术敢开那么高的价格,反而激起了他们更高的兴趣。

    他们能从城市的规划看出这里将来会是一座巨城,但是他们想不到这里可能成为都城。

    目前袁术还没有想好这件事情,这个还是要和众文武将来讨论的,不好一言而决。但是这个城往大了建那是没有错的。

    这里土地现在除了他人建府的地,其他都是袁术的,整个城市建设使用了大量的人工。

    现在完全是私人性质的攻城,没有建设城墙,其他人也不会管袁术。袁术也没有征发徭役以权谋私,也没有让百姓受苦甚至累死。

    这里用工完全采用的是雇工的方式。每月都会给工人结算工钱,每日还提供伙食。

    所以现在建业的工人都非常高兴在这里工作。既能吃饱饭,还能赚到钱。这反而成了一个抢手的工作。建业的建设吸引了很多的外来人员。

    而在徐州和豫州很多人都吃不饱饭,也跑到了常州和建业来找一份工作。很多都是常州那边引导的分流,这又变相的加大了人口的流动。

    甚至很多山越民也到建业来找工作,山里还是没法和外面的生活比,很多年轻人开始走出山林。

    这些在这干活的人知道攒钱,但还是有消费的嘛,一些钱也有所回流。这钱转动起来了就带动了建业的经济,人口的增多也在拉动建业的经济高速发展。

    至于袁术投资的钱,宅基地的售卖早就回本。而且还在继续为他提供资金。

    再就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袁术赚的钱,私自造的钱,程昱还在进行的倒斗事业,让袁术有着大量的钱。

    看来长江沿岸的一些建设,可以加大使用金钱调动起来。钱虽然付出去了,但大部分还是花在扬州的。

    有一些他们可能邮寄回老家,但是扬州在外面赚了那么多钱,有一些反哺也是应该的。

    但是袁术想更多的人还是会拖家带口一起过来的。毕竟这里生活要比在其他州要好很多。

    袁术在人为的制造一定量的通货膨胀,这间接的也是在吸扬州周边,甚至大汉朝的血。

    既然发现了这个效果很好。那么他准备加大寿春的建设,安庆的建设,柴桑的建设以及长江沿岸的建设。

    通过常州、建业、寿春、安庆、柴桑这五个点以及长江一条线的建设,辐射长江两岸。

    吸收豫州、荆州、徐州、兖州甚至青州、司隶的人到扬州来发展。

    至于会稽郡的福州那边和豫章郡的南部,夷州的发展只能袁术自己承担。整体加快扬州的建设速度,搞活扬州的经济。

    钱只有流动起来才是钱,不然他存在府库里也是浪费。大汉朝其实是缺五铢钱的。袁术造的钱完全按照现有钱币的质量造的,还是不那么容易被发现的。

    其实袁术的作为最大收益肯定是扬州,可是金钱的流通也使得整个大汉朝的经济盘活。

    世家看到利益肯定也会动起来,但是有一个爱搜集钱的天家,袁术也是很郁闷,他也是阻碍钱币流动的大户。

    不过刘宏也守不了多少了,西北还是会乱,军费还是要支出。

    袁术带着鲁肃转了一圈,回去接上鲁肃的祖母就回到了寿春。鲁肃这一圈算是开了眼了,这扬州的发展和他知道的扬州有很大的不同。

    毕竟年纪还小,回来的路上他是和祖母一辆车里,拉着祖母就是一顿说。他所说的内容也是领老太太大为震惊!

    鲁肃还不知道袁术在车里没事,就和张宁在看他和祖母聊天的直播,这个无良的师傅也是醉了。

    这是袁术新买的功能,张宁也能看到他的直播,这个功能直接和张宁的系统对接,张宁现在也能看直播了。

    张宁的系统是教育系统,还真应了他要把自己孩子教成袁子的愿望了。

    袁术回到寿春的时候诸葛珪的家人也到了寿春城。袁术第一次见到了诸葛瑾、诸葛亮还有他的两个姐姐,诸葛均还没出生呢。

    诸葛瑾已经是小大人了,甚至能给袁术跑跑腿。诸葛亮是他们家里长得最帅的,小小的就浓眉大眼,身材高大。

    怎么看怎么喜欢诸葛亮啊,就是喜欢。直播间里已经刷爆了,袁术的金币数字就像秒表一样飞速的跑着,根本不需要袁术求打赏。

    张宁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卢如英他们是无法体会张宁的兴奋的。张宁拉着诸葛亮左看看,右看看。

    “你就是诸葛亮?真是太帅了,快叫姐姐。你以后可以叫我张姐姐。”说着张宁还用手抚摸了一下诸葛亮的发髻。

    “姐姐请自重!”诸葛亮一甩衣袖脱离了张宁的魔掌。

    “哎呀,还想跑,你到了寿春,到了袁府就是到了我的地盘了知道么?还生气了,不过看在你叫我姐姐的份上我就原谅你了。

    来这是我准备的蛋糕你尝尝很好吃的。你不用看你父亲,想吃就吃。”张宁拿起蛋糕递到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没有想到袁术的府里还有这样的一个疯女人存在,而且她这样疯好像还没有人管她。所以她只能把求助的目光看向父亲。

    “主母让你吃你就吃,还有你要叫主母,怎么可以叫姐姐。”诸葛珪一脸严肃的和诸葛亮说道。

    诸葛珪也无法理解张宁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完全无法理解作为主母的张宁这么跳脱,而且袁术更是没有纠正的意思。

    诸葛亮瘪瘪嘴没敢支声。“亮谢过主母。”恭恭敬敬的给张宁行礼。然后乖乖的拿起蛋糕吃了一口,哇真好吃,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看着诸葛亮甜甜的笑容张宁说道:“好吃吧?叫我姐姐就好,咱们各论各的。”

    对于张宁的表现袁术也能理解,他也不会用礼法去约束她。

    既然收了鲁肃为徒,袁术就跟诸葛珪说:“我观诸葛瑾,诸葛亮两人都非常的喜欢,想要收他们为徒。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

    天地君亲师,这关系铁的没话说,诸葛珪当然是完全同意了,有这好事当然不能拒绝。“承蒙主公看重,日后就请主公费心了。”

    于是没有人权的诸葛瑾和诸葛亮也成为了袁术的弟子。

    “好,太好了,这下我又多了两名弟子。阿宁今晚多弄些好吃的,咱们好好庆祝下,具体的收徒仪式改日咱们再正式办。”袁术开心的和张宁说道。

    “啊,好的老公,今晚一定做最丰盛的晚餐。”说完她又看向诸葛亮说道:“以后我就是你师母了,但是你还是要叫我张姐姐知道么?要听师母的话。”

    在座的人无法理解张宁的脑回路,也不理解张宁为什么叫袁术老公,老公可是对于太监的称呼。

    袁术看着一脸蒙圈的诸葛珪说道:“你不用奇怪,她就是这个性格,与礼法无关,我不想束缚她的天性,她开心就好。

    还有我要告诉你一点,千万别得罪她,她才是扬州实际政务的处理者,日后你就会知道。你的前辈们会告诉你她的厉害的。”

    诸葛珪将头转向诸葛玄,诸葛玄则是一哆嗦。他正在求证张宁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面积,连忙低头没敢支声。

    袁术又把周瑜、郭嘉、袁耀、黄叙叫了过来。这几个未来的大谋臣,大都督是头一回到齐,袁耀属于打酱油的。

    说来也奇怪,周瑜和诸葛亮头次见面。但是他俩眼中就是有敌意,你说奇怪不奇怪?这难道就是宿命的对立?

    不管了,反正现在他们都是在自己这里,一个阵营有竞争也是好事。这历史的会面看的张宁在旁边一个劲的咯咯的笑。

    “公瑾过来叫姐姐。”张宁魔爪向周瑜招呼。

    “拜见岳母。”周瑜看到张宁也是头疼,其他对他都很好,就是让叫姐姐这个事情周瑜实在不敢叫。

    好嘛,诸葛珪是开了眼了,张宁让自己的女婿叫自己姐姐,他也是服了。不过这张宁好像也是分人的,喜欢的孩子才有资格叫姐姐,看来也不错。

    “公瑾,显礼(袁耀)最近学习怎么样啊?和几位师傅学习没有偷懒吧?”袁术笑呵呵的看着周瑜,算是替他解围,这可是他未来的军大都督。

    “岳父,公瑾一日不敢懈怠,哪里会偷懒。我和几位师傅学习,确实所得甚多。”

    周瑜小脸一脸的郑重,还带着一些笑容。看来这孩子确实没少学东西。“孩儿也是。”袁耀的回答简单中带着心虚,眼神一直飘忽不定的。

    周瑜和袁耀的几位师傅当然是田峰他们。同时他还有武将教授武艺。想来周瑜的武力要比那个周瑜强很多吧。

    至于袁耀没必要那么厉害,差不多举行,又不用他亲自上阵。袁术也没有过于严苛,毕竟以前都不搭理人家。

    “今天把你们叫来,也是让你们互相认识一下。这位是郭嘉,郭奉孝。他是我的大女婿。

    这是我的大儿子袁耀,袁显礼。

    这位是周瑜,周公瑾,是我的二女婿。

    这位是黄叙,黄长寿是我的大徒弟。

    这位是鲁肃,鲁子敬,是我的二徒弟。

    这位是诸葛瑾,诸葛子瑜,是我的三徒弟。

    这个最小的叫诸葛亮,诸葛孔明现在是小师弟。你们要爱护小师弟哦!

    以后你们日常学习我要考教,我也会教你们一些东西。

    但是主要还是由郭嘉和周瑜领着你们去和几位师傅学习。每日要学习政务、谋略。同时你们还要跟武将学习武艺、战场经验和战阵策略。

    你们每个月有四天休息时间,剩下时间课业会安排的很满。这件事就由郭嘉来督导。

    周瑜已经学习了一年了,所以他更熟悉,平时就由他带领你们一起学习。因为郭嘉有时候还要参与政务,他现在已经有能力可以参与政务了。

    你们也要加把劲,早日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平时我忙,有什么不会的你们都可以问张夫人,她在治学一道非常厉害的。

    不管是典籍、历史、天文、地理、军略、政务等,只要是学习有关的你们都可以问她,她是非常专业的。

    好啦你们各自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你们日后都是同门师兄弟,可以有竞争,但是将来不要党同伐异。”

    袁术交代完就让他们先熟悉一下,然后袁术就背着手溜达了出来。诸葛玄、诸葛珪也跟着出去了,只留下张宁在那里看热闹。

    袁术的学习班还没正式开业呢,刚走出屋子典韦就凑了过来。那大脸上还带着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主公,你看典满也不小了,要不您也捎带着指点一下,不听话使劲揍!”

    典韦的话好熟悉啊,怎么自己以前好像也是被交代的对象,台词都一样。“没问题,找郭嘉报名。”

    好嘛,典韦不是一个大嘴巴,但是其他人又不瞎。这袁术的学习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壮大。

    袁术也不好不同意,都是自己的臣子。主公就是他们的君嘛!还好有些人有自知之明,没全来找袁术。

    虽然都成为了袁术的弟子,但是手指还不一样长呢,亲疏远近还是有的。你是不是那块料也决定了袁术对你的态度。

    不过袁术有一点做的很好,德行他可是抓的很严,从小他就要把他们给板好了。要是有谁敢作妖,绝对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找家长!

    袁术手下文武年龄差不多的孩子都会进了这个学习班。至于那些小的,他们也有他们学习的地方。

    袁术可没有时间管他们了,又不是幼稚园。等他们年龄差不多了,才会到袁术这个学习班来。

    袁术就像大学里面的导员儿一样。他并不是重点教学,反而是起到一个带班的作用。当然袁术也会教他们一些知识。

    袁术教的是数、理、化简单知识,有奇才的才会给与进一步的指导。

    至于天文、地理、历史、国学、施政这些文科就交给那些文臣来教了,武艺交给武将。

    张宁更是实际管理者,她现在是全能。虽然有教育系统,但是她也在很努力的学习。除了处理政务时间,她都会在这边看着这些孩子。

    你还别说这帮学生还挺辛苦的,要学的东西还真不少,这也是袁术进行的精英教育。这些老师可都是袁术手下重臣,其他人是没机会在这里接受教育的。

    汉代地方官学师资的学术水平一般偏低,且兴衰无常,与中央官学没有衔接措施,朝廷对地方官学也没有考试升迁的专门措施。

    因此各地有志于求学上进的人,均力争赴京城太学去学习深造,或投拜于有学术造诣的私家大师门下。

    袁术在寿春开办的官学,就要强上不少。服虔可是大家,他看到袁术如此重视官学,也联系了不少因为党锢之祸受到牵连的一些学者来扬州。

    所以现在寿春的师资力量那是刚刚的。一些求学之人得知寿春官学的情况后,很多人都来到寿春求学。

    一时之间寿春学习氛围相当浓厚。现在扬州一些家里有能力的都向往太学和寿春官学。

    由于扬州政务特别细致,且事情繁多,这里指的不是冗繁,而是非常的重视经济和民生,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工作。

    这也造成了人才急需,而这些士子当中就有一些人被选为官吏,或者他们承接一些工作。这样他们有的有了前途,有的可以勤工俭学。

    扬州人看得透彻,跟着袁刺史肯定有前途,这也就造成了扬州世家子弟对于寿春官学更是趋之若鹜。

    东汉郡国一级设“学”,县、道、邑、侯国一级设“校”,各配备经师2人。

    乡一级设“庠”,乡以下的基层单位“聚”一级设“序”,各配备《孝经》师1人。现在官员很多都是花钱买的,哪里有那么多人关注这个。

    袁术到了扬州之后当然要重视教育,郡国一级在原有基础之上,又强调了君子六艺中的数的教学。为此袁术还编写了一套简单的数学教材,供学子们学习。

    君子六艺中的御袁术要求的是骑马,射箭方面也是重要的课程,礼学之即可,乐属于兴趣爱好,爱学不学不加干涉。

    袁术是根据君子六艺严格要求学生的,相应的书的时间肯定会减少,这些大儒也没有说什么。

    他们反而夸奖袁术为教育投入这么多,毕竟现在重视这些的人太少了,袁术绝对是一个好刺史了。

    他们都不好意思说袁术,别给老袁弄郁闷了不投资了怎么办,那他们不是成了罪人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