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警局,破案无数 > 第四章 司法鉴定中心

第四章 司法鉴定中心

    “搞定。”武城打了个哈欠,甩了甩手指头,“没什么事我就先下班了啊。”

    “真是倒霉催的,相个亲还能碰到凶杀案。”

    “等下,谁说你下班了的?”李飞拿出手机,嘿嘿一笑,“法医那边来通知了,马芸的尸检出来了。”

    “得,你是老大你说了算,干脆你把我从档案室调你们刑警队好了。”武城认栽,把门打开,做了个请的手势,“我的大队长,走吧,早去早回,我还打算睡会儿呢。”

    “这可是你说的啊,明天我就走程序把你调过来。”李飞拿上外套,掏出一根烟递给武城,“提提神?”

    “我把咖啡当水喝都没用,你这有什么用?”武城婉拒,“别磨蹭了,离上班就剩八小时了。”

    通城市法医鉴定中心离这里不远,开车大概十几分钟的距离,因为整天需要和尸体打交道,再加上多多少少有些封建迷信,所以鉴定中心在天福园内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里。

    其实他们习惯对外宣称法医鉴定中心,又因为这个场所仅用来解刨,所以也简称解刨中心。

    天福园在闸北区和崇海区的交界处,远离市中心,也远离纷扰喧嚣。

    开车进入天福园后,并没有在大路上行驶,而是拐进一条小路,很长,约二百米左右,两侧是高院墙,院墙上挂着铁丝网,与天福园正大门的灯火辉煌相比显得冷冷清清,一片肃静。

    就连武城和李飞下车后,也多多少少被环境所影响,一路走来,心情默然。

    小路的尽头是一座四层小楼,瓦瓷外砖,铁架子上有法医鉴定中心六个红色的大字,每个字都是灯箱,晚上可以远远的就能看到,不过现在灯早就不开了。

    一楼从左向右是解剖室、更衣室、冰冻室、化妆间,然后是楼梯,楼梯那边是卫生间和洗浴室。

    二楼就是案件解剖受理室,再往里就是视屏监控室、会议室,楼道里陈列着大大小小的病理标本,和医学院的病理标本类似,小到组织,大到器官,也有更大的,是什么武城就不想看了。

    三楼是家属休息区,至于四楼,武城也没去过,也不想知道,就当做没有它存在吧。

    按照流程来说,解刨是需要一些局长签字的,但是这大半夜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联系的到,更何况局长还同时兼任副市长,去主持一些别的工作去了,所以只能先上车,后补票。

    马芸的家属已经通知到了,但是他们并不在本市,听闻女儿的噩耗后立马从老家坐火车过来,但是时间不等人,在电话里征得他们的同意后,这才进行的解剖。

    所以当武城和李飞抵达法医解剖中心的时候,除了工作人员外,并没有其他人在场,不过这样也好,并不是所有家属都有那么强大的承受能力的。

    武城和李飞二人在家属休息区等了一会儿,大概十分钟过后,一个穿着白色手术服的中年男子开门走了进来,他的左耳上还挂着口罩腿。

    “李队啊李队,你可真是,上次我俩见面也是饭都没吃完就出任务了,没想到这次还是这样。”

    法医叫吴江,土生土长的通城人,以前和李飞有过几次合作,算是认识。

    “我看你是不希望我回来吧,每次碰到都没好事。”李飞开了个玩笑,然后有些期待得问道,“都查出来些什么?”

    “都在这里写着了。”吴江把几张密密麻麻写着字符的文件放到李飞手上,然后习惯性地掏出一根烟点上,橘红色的烟头在黑夜中忽明忽暗地闪烁着。

    “这不是小武吗?我记得你俩是同学吧?”趁着李飞看报告的空隙,吴江好奇得朝武城问道。

    “下了班都被抓回来当苦力,惨无人道啊~”武城诉苦。

    “直接告诉我马芸的死因吧,看的头疼。”李飞把那叠文件又还给了吴江。

    “简单点来说死者是死于急性中毒,当死者发觉情况不对时,她已经来不及做任何措施了,甚至连呼救都没来得及。”吴江一改之前开玩笑的表情,变得很严肃,手指指着文件上的几个数据。

    “砒霜之类的?”武城下意识问道。

    “不,我刚开始也以为是砒霜之类常见的毒素,但是经过刚刚的检测后发现并不是。”吴江翻了几页,“是一种叫藤黄的毒素,由藤黄树的树皮渗透出来的树脂组成。”

    “这种东西多产越南、印度那边,国内产量不高,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基本都是野生的,没有大规模人工养殖的迹象。”

    “这种东西一般用作于绘画颜料中的黄色,但是因为含有毒性,这几年在逐步退出市场。”

    “从现场拿回来的酒瓶,玻璃杯,还有食物里,有没有检测出这个东西?”李飞迫不及待问道。

    “有,但是这也是很奇怪的地方。”吴江的烟瘾很大,抽地也很猛,说话间的功夫竟然又续了一根,“我做了十几年的法医了,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

    吴江合上文件,一脸疑惑地说道:“我在沙发上遗留的那半瓶红酒里检测到了和死者体内相同毒素的物质,死者喝过的高脚杯里也同样检测到了,但是唯独在其它食物内没检测到。”

    “这不可能啊。”李飞也察觉到不对劲,“如果所有食物都没问题,唯独红酒有问题的话,那为什么所有人都没事,就死者一个人出事了?”

    “这就是奇怪的地方。”吴江的眉头皱成川字形,“除了死者用过的酒杯外,其他人用的我也都检测过了,里面残留的液体成分和那半瓶红酒里的液体成分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她们喝的都是同一瓶红酒,但偏偏死的只有马芸一个人。”

    不可能犯罪吗?还是说其中某个人完成了出色的不在场证明?

    听到吴江的说辞,武城不禁陷入了沉思,他试着通过死者好友的笔录以及法医的鉴定证明在脑海中还原事发场景:

    死者马芸的四个好友并未离开多久,马芸独自去厕所,并且在厕所内毒发身亡。

    而晚餐的时候死者四名好友又都人人和那瓶红酒有过接触,如果排除掉马芸自杀以及途中有别的凶手趁机下毒的可能性后,那么这四个人全都无法摆脱嫌疑。

    武城把自己的想法向李飞和吴江说明,他们也认为有这个可能性,所以决定等到白天,李飞喊这四人过来做第二次笔录,而吴江则是加班加点把余下的证物的毒性检测全部做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