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系统束缚者 > 第32章 苦难古湖镇

第32章 苦难古湖镇

    ‘古湖镇’,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就有湖存在,故而得名。

    这个古湖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深不见底。

    据说数十代人以来,从未变化过。

    镇里人口组成并不复杂,多数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

    这里原本民风淳朴,与世无争,人们的生活过得倒也惬意。

    但自从十年前开始,原本的平静就不复存在了……

    凉凉好个秋……

    风和日丽,时光静好。湖面无风镜未磨。

    那个湖面乍一看,圆的不可思议。

    湖水一眼望下来碧油油的。

    忽然,一道白影风驰电掣般掠过,残影拉过湖面,一如惊鸿照影。

    “呵,好一镜翡绿!”伊婉盈暗暗赞叹:

    “嗯——”

    随着一阵清风迎面而来,女孩儿情不自禁的微微皱眉。

    因为风中有一股浓浓的腐腥味,让人反胃至极:

    “这般翡绿的湖,可惜竟然会有这般恶臭!”

    “可惜!真是可惜了!”

    转眼间,白影已到对岸。

    几个呼吸之间,就没了踪影……

    ……

    “孩子他爹!这些是家里唯一的碎银了!你不能拿走啊!”

    “你拿走了让孩子吃什么!天呐!!”一个老妇撕心裂肺的的痛哭哀求引来了一群人的围观。

    “你给我放手!”一个中年汉子一把扯开死死抓住他衣角的妇人:

    “你敢再阻止我去,看我不打死你!”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天——呐!你就长长眼睛吧!就看看我们这个古湖镇吧!!”

    “啊————”

    妇人哭天抢地的。

    人群中好多人见状,不仅没有人出来安慰一句,反倒是有不少人看着看着还跟着一起哭了起来。

    一时间,哀嚎遍地,好不惨然。

    “哎!都说老天有眼!”

    “可偏偏咱们古湖镇历来与世无争,善男信女!怎么无端端的就糟了这灾难呐!”

    “是啊!原本好好的生活,现在到处都乌烟瘴气的啦!举镇上下,已经五六成人家家破人亡了!这可啥时是个头啊……”

    “狗娃他娘!你也不要再哭啦!省点儿力气吧!孩子还小,还需要你照顾呢!”

    “现在已经这样了!你哭也于事无补啦!还是想想你和孩子怎么才能熬下去吧!”

    人群中终于你一言我一语的扯开了。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的语气是不痛苦的。

    过了很久,人们才渐渐的、摇头晃脑的、唉声叹气的散去了。

    因为今天这样的事已经数见不鲜了……

    ……

    日已西沉,暮色如约而至。

    一棵老榕树下,隐约升起炊烟。

    青石小路弯弯曲曲的向着树下延伸。

    一袭白衣踩着余晖,沿着小路而来。

    老榕树下,几间茅屋若隐若现……

    “打扰了!请问有人在家吗?!”一声天籁宛如银铃。

    女孩儿静静的等着。

    好一会儿了,依旧不见有人应答:

    “请问——”

    “有人吗——”

    “我是路过的!可不可以向您家找点儿水解解渴?!”

    “嗯?怎么静的这样异常!”

    又一连问了几声,始终没有应答。

    直觉告诉女孩儿,多半出事了。

    她一跃而起,径直穿过矮篱笆,落在了小木门前。

    “咚咚咚!!!”

    “咚咚咚!!!”

    依旧无人应答。

    “吱——”

    门轻轻被推开了。

    光线有点暗。

    一股清粥香味儿扑鼻而来。

    随着香味儿看去,一片惨然……

    ……

    “大嫂!您怎么样了?!”

    看着中年妇女慢慢缓过来,女孩儿轻轻撤回了掌力。

    妇女看了看眼前宛若天人的女孩,先是一惊。

    随后捶胸顿足道:

    “你为什么要救我?!还是让我死了吧!反正早晚也是活不下去了的!”

    “啊————”

    一阵阵悲恸欲绝的哀嚎。

    “大嫂,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呢?!何苦自寻短见!”女孩儿温声开导。

    “女菩萨您有所不知!我家已经是断炊了的!说不害臊点,我连喂孩子的奶水都没有了!”

    这时女孩儿才注意到,妇女果然骨瘦如柴,眼窝深陷。

    这种种迹象,确实是长年累月的严重饥饿造成的。

    “大嫂,您能不能告诉我,究竟是什么事让您遭受如此磨难的?!”女孩儿不禁潸然泪下。

    “事情是这样的……”

    妇女看到眼前菩萨心肠的女孩儿,不禁也是心疼起来。

    所以她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女孩儿。

    原来,这里的人们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生生不息。全凭镇子西边儿的那个千百年来永不干涸的古湖。

    人们的生活饮用,农事灌溉都离不开她。

    可是就在十年前的某一天,全镇居民的噩梦开始了。

    因为不知为什么,那个湖水一夜之间就失去了原有的甘甜,变得腥臭起来。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浓重了。

    人们的生活也更新变得糟糕起来。

    于是镇长不得不安排人去外面寻找新的水源。

    过了大概六七天后,有人回来说,在一个叫做明镜台的寺庙发现了大量的水源。

    经过初步交涉,住持就答应了让人们免费取水,但是得自己来运输。

    这个原本无可厚非,所以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大半年过去了,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往返取水。

    虽然麻烦了点儿,可是饮水问题总是解决了,生存也与先前基本无差了。

    镇上和周边十里八乡的人也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直到有一天,住持大师来到镇里找到镇长:

    “贤师大驾光临!快快请坐!”镇长无比热情的招呼着突然到访的住持。

    “施主不必客气!贫僧此次冒昧来访,实属不得已!”住持满口无可奈何的口气。

    镇长听后,心下大惊:

    “难道是和水源有关系吗?!”

    “阿弥陀佛!”住持点了点头:

    “施主有所不知!原本弊寺所在之地乃一位牟姓善人所有!”

    “他不仅免费让我等使用他的土地!更是慷慨解囊,帮我等一众僧侣修建了这明镜台寺!多年以来,他更是不间断的资助我们寺庙……”

    “可是谁想,听说他半年前去世了。”

    “去世的时候,他的一个远房侄儿还特意跑到寺里来告知在下。”

    “本寺众僧人为报大恩,还为其做了三天三夜的唱诵!”

    “可就在前几天,牟施主那远房侄儿又亲自来到寺中。说是要收回叔父的那片产业。”住持说完,心里也是一苦。

    “那住持大师如何计较?莫不成当真还与他吗?!”镇长错愕的看着和尚。

    “不瞒施主!对于此事,我等明镜台寺一众僧侣更是不愿意!可是不愿意又能怎样着?!毕竟那方福地原本就是牟老施主所有!人家现在要收回,也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我等愿意不愿意的,又有什么打紧的!”老和尚满是苦笑。

    “那大师接下来作何打算?!意欲何往安身?!”镇长关切的问到。

    “哈哈……”

    “这倒是不打紧的!我们出家人原本就是四海为家!空空如也!何有所哉!”

    “只是众施主的饮水问题,贫僧爱莫能助了!”和尚微微一作揖:

    “阿弥陀佛!贫僧告辞!”

    “大师保重!”

    ……

    “水每担五文钱!爱买不买,不买拉倒!”

    “不过不买就赶紧走!别耽搁其他人!”一个彪汉正不耐烦的大声喊叫着。

    “大爷!您行行好!我大老远来的!怎么就收这许多钱了呢?!”

    “家里等着水下锅呢!要不您让我先担回去,下次来的时候一起给你可以吗?!”

    “别扯那些没用的!没钱赶紧滚蛋!不然别怪我不客气!”彪汉说着就要动手。

    “二牛他爹,咱们还是走吧!”

    于是没钱的人不得不泪眼蒙蒙的原路返回。

    后来那些人眼看五文钱的水还是有人络绎不绝的前来买,于是借故水源有限,所以提高了价格。三年后,居然一担水收一两银子。

    所以不堪重负的人们,年轻的,有能力的,就三五成群的外出逃生了。

    而无能无力的,只得活一天算一天。

    可是这些苦难都还没有到头。

    到了第六个年头,那伙人更是变本加厉。

    由于镇里人口流失严重,加上长年累月的搜刮,家家户户几乎都是所剩无几了。

    因此人们能省则省,所以去买水的人就渐渐的变少了。

    那些人的收入也急剧下降了。

    因此,为了最大可能的搜刮百姓,他们索性不卖水,而是直接来到镇里开了个百花楼。

    这样不仅解决了自己的享乐,更是能最大程度的搜刮到更多的钱。

    这也让很多经不住诱惑的男人们泥足深陷,不能自拔。

    久而久之,人们都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可是每每绝望的尽头,往往也是最后的狂欢。

    成瘾成魔的男人们不再顾及家人老小,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去百花楼抵押消遣去了。

    妇女小孩则只能坐着等死了。

    近来那些人更是丧心病狂。

    他们直接逼迫已无钱财的人家卖儿卖女。

    少女有些姿色的则直接被充入了百花楼,其他的人则被运往何处,就不得而知了。

    狗娃他们家也是如此。

    再下一次的话,狗娃的父亲就有可能会直接卖了狗娃。

    所以与其骨肉分离,让自己的孩子落入虎口,狗娃他娘决定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告别这个世界。

    再于是就有了伊婉盈所见的那一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