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遗民 > 第四章 烧山种地生孩子

第四章 烧山种地生孩子

    按照约定,他们开始在租来的岛屿上着手建设营地,修筑城墙,布置防御。

    这片岛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共有一个大岛,一个中岛,还有四五个小岛。其中大岛东西长20余里,南北也有七八里宽,呈环抱的形状,面积倒是不小,不过大部分是原始丛林,想要开发成农耕区域,难度还是挺大。所幸有一片比较平静的海湾,方便捕鱼。

    为了虚张声势,陈文远故意让土著们修筑能够容纳三千人的营房区域,也不让他们过于靠近自己现有的营地,营地里也是树满了旗帜,还穿插着搭了些空帐篷。他还特别吩咐要守住之前停船的那片海湾,不让任何人靠近,几千人的队伍只有三十几条小船,说出来鬼都不信。同时让船只在海湾和新岛之间来回跑了几次,营造运兵的假象。

    接下来就是想办法规划未来的发展了,陈文远和众将在营帐内商讨具体策略。

    第一步当然是吃的问题。

    这里气候湿暖,雨量充沛,听说水果多得吃不完,但是不能长久存放,考虑以后的复仇远征,种粮食才是王道。

    “种水稻,一年两熟应该不成问题,甚至三熟。”陈文远自信地说着。因为他知道,这属于热带区域了,夏季很长。崖山海战二月初结束的,他们在海上奔命了三十多天,到现在也不过三月份,但这里的天气已经比较热了。况且,种地是华夏民族的天赋技能,在这个渔猎为主的半原始社会还是很占优势。

    众人听了陈文远的策略,也都点头称赞。

    部将刘彦昌把旁边的箱子端起来,说道:“将军让我保存的种子,我完好无损的带过来了”,说着打开箱子,里面是几个包裹,用制作油纸伞的材料包着,再展开一看,分别是高粱、小麦和水稻的种子。

    “陈将军真实有先见之明呀”众人又是一顿由衷的赞叹,当然也带点吹捧的意思。

    陈文远听着众人的赞美,不禁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于是,他们又雇佣了一些土著居民开始烧林开荒,准备开挖梯田了。

    看着对面岛屿上熊熊的烈火,陈文远心理想着,“要是在我上一世的那个年代,放火烧山,可是要牢底坐穿的。”

    同时,他们也开始培育秧苗,要是在江南,三月是播种的季节。然而,这个海岛的气温已经比较高了。“似乎有点晚了,期待上天庇佑。”陈文远自言自语的说着。

    这时,部将刘彦昌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种地的经历,提议说:“海边的风总是比较大的,而这个海岛更是要大一些。我们种植的秧苗比较脆弱,最好选择背风的一侧,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生长。

    陈文远和众将听了,都觉得刘彦昌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他们开始细心地选择适宜的土地,要避开海边风大的地方,同时又要考虑水源的问题。最终,他们选定了一个山坡上的平地,这里地势较高,可以避免因为大雨而泡涝,同时又在一条小溪旁边,解决了灌溉的问题。

    土著居民们看到这些汉人的种地方法,都感到很新奇,他们之前都是靠狩猎和采集果实为生,种地的经验并不丰富。但他们也很快学会了陈文远和刘彦昌等人的种田方法,开始帮忙整地、播种。看着秧苗逐渐长大,众人的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仿佛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

    一天,陈文远来到田地里巡视,发现一些秧苗被风吹倒了,显得十分无助。这时,刘彦昌走了过来,看到了这一幕。他走到陈文远身边,指着田地远处的山峰说:“将军,这山上的松树,有不少枝条弯曲,看来是被风吹过的缘故。我们可以去那里采些细竹条回来,再绑扎在秧苗周围,这样就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了。”陈文远听后,不禁对刘彦昌的聪明和细心佩服不已。

    从此,陈文远和众将一边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一边努力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虽然劳作辛苦,但大家都非常努力,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未来。

    接下来需要考虑人口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增加人口,一个是回到已亡的大宋故国,接应百姓前来居住,再一个就是多生多养。

    关于多生,陈文远想的办法就是让每个将士一年生10个娃,然后每两年生一批,手下八百多个人,每隔两年就能生8000人,第十七年就有72000个孩子,然后第一胎孩子也满十六岁了,又可以家族间互相通婚,开启第二轮生育,到时候就是4000男孩与4000女孩每两年生40000个孩子,到了第十九年,第二胎的8000个孩子也满十六岁了,加上第一胎,每两年还能在原来基础上多生40000个孩子,妥妥的养猪场模式,再往下算,他这文科生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而且将士们现在大多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十六七年后平均年龄也差不多四十岁,应该还能生。他这时把每个手下都当成种猪了吗?这可怕的想法,会不会是前一世没有女人缘,这一世的畸形婚恋观?

    “这就要每个人找10个老婆?咱们养得起不?”听得入神的刘彦昌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你小子脑袋还挺灵光,哈哈哈……”

    陈文远尴尬一笑,“哈哈,是我太心急了,两三个应该还是没问题。”

    “那我们再哪去找呢?这几天我看这些蛮族倒是女多男少,不知道是不是打仗太频繁导致。”副统制曹志昂如是说。

    众将听了直摇头,顿时没了兴致,“那~~那还是算了吧,一个个晒得黢黑,哪里像女人。”

    “不要嘲笑别人,在这儿晒几个月,你们都得黑,还会晒掉皮。”陈文远突然严肃起来,“我看这样吧,优先考虑年纪大还没娶过媳妇的,还有死了老婆的鳏夫,年轻小子想娶亲的也可以报名,大家回去问问,统计一下人数。注意,这不是开玩笑,是政治联姻,是关系民族复兴的大事,要有大局观……”

    停顿一会儿又接着说:“郑海良你去跟他们那边洽谈一下联姻事宜,看人家在婚嫁方面有什么习俗,是父母包办还是自由恋爱?问清楚。也别蛮族蛮族的喊,这样不礼貌,问问人家怎么称呼。”

    “哎,算了,你也不懂他们的语言,还是只有我亲自去了”,郑海良正想开口讲困难,陈文远又改变了注意。

    “除此之外,广大官兵要广泛开展学习蛮族语言活动,便于沟通交流,同时也向他们多传授我们的语言,互相学习嘛,等我们强大了,他们迟早也是要学我们的。”

    就这样,陈文远口若悬河的说了一大堆,众将领半懂半懵的应和着。而陈文远越来越找到当首领的感觉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