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遗民 > 第九章 他乡遇故知

第九章 他乡遇故知

    在陈宋国的经济腾飞中,与周边越来越多的海洋小国开始贸易往来,他们以其独特的商品和文化风情吸引了不少陈宋国的商人前去交易。陈宋国的各种商品也越来越受到这些国家的欢迎,特别是他们生产的钢质农具,经过不断的改良和研究,其质量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有的甚至被偷偷改造成武器。

    陈宋国的经济繁荣也引来了更多的人们来到这里谋生,甚至从周边国家迁徙而来。在这个国度,人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这也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天,一支商队来到了国门,想要求见这个国家的国主。为首的是一位汉人模样的女商人,她身着清雅的长袍,却衬着华贵的质感,头戴红色发饰,气质高雅。

    陈文远近距离见到她时,不禁怔怔地呆住了。她的头发如同一泓柔顺的溪水,轻轻拂过肩膀,散发出淡淡的花香。她的脖颈修长而迷人,仿佛是艺术家创作的杰作。在她身上,仿佛没有一丝瑕疵,每一寸肌肤都是完美无缺的。她宛若天上仙子,俏丽的眉峰,俊俏的鼻梁,还有那双莹润的红唇,都散发着一种清新、优雅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倾心。站在她面前,会觉得世界突然变得如此美好,仿佛一切都变得温柔起来。

    “尊敬的国王陛下万福金安!”女子悦耳而富有磁性的话语打破了沉寂的氛围。

    陈文远立刻回过神来,略带尴尬的解释说:“最近国事繁忙,思虑极多,刚才怠慢了,还望见谅!”并在心里暗暗想到:悬居海外这么多年,早已看惯了这里的女人模样,如今这位才是真正的美人呀。

    女子默默不语,只是微微低头,莞尔一笑,眼睛看往别处,似乎什么都懂了。

    “看小姐您面相和言行举止皆与汉人一致,想必是名门之后吧,想不到在这茫茫远海,还能遇到故土的来客。”陈文远有些激动的说。

    女子谦虚的说:“臣女祖上确宋人,祖籍杭州,几十年前祖父便下南洋做瓷器茶叶和布匹等生意。后来大宋战事频起,为躲灾祸,便没再回去了。听闻如今大宋已然亡国,甚是可惜,只在书上、话本上得知大宋如何繁华,却无缘一睹盛世。”

    陈文远黯然说道:“确实可惜了,我们是十余年前逃亡至此,现今这世道,恐难再回故土了。当时兵荒马乱,我的父母家人也不知去往何处,前些年也偷偷潜入蒙元境内探寻他们下落,未得半点音讯。”说着陈文远不禁有些伤感。

    “抱歉陛下,让您想起了伤心事”女子关切的说着,满脸的惭愧。

    “无碍无碍,不知贵客登门拜访所谓何事?”陈文远接着问道。

    女子表示自己是西边航线的贸易家族的长女,名叫唐雨络,偶然发现他们生产的农具的质量极好,慕名前来洽谈合作。

    陈文远自然是兴奋异常,积极的想要给这位雨络姑娘讲讲他们农具的细节。随着谈论的不断持续,他们也放下了文邹邹的矜持,说话变得随性起来。

    唐雨络:我从未见过这样出色的农具,你们的工匠一定非常精通他们的技艺。

    陈文远:的确,我们对农业工具的生产一直非常重视。我们认为它们对于整个社会都非常重要。

    唐雨络:我想象不到,像这样的远离故土,仅仅十来年,竟然拥有如此繁荣的产业。陛下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陈文远:我们注重教育,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新的技能。同时,我们也会从其他文化中吸取精华,融入到我们的制造过程中。

    唐雨络:那么你们是不是拥有许多不同的手工艺人和工匠?

    陈文远:是的,我们有许多非常有才华的手工艺人。不过我们也在积极尝试使用新的机器和技术来提高我们的效率和品质。

    唐雨络:新机器?那是什么?我从未听过,可以看看是什么样子吗?唐雨络一脸期待的看着陈文远。

    “当然可以!”说着便带着唐雨络去了制作农具的工坊。

    巨大工坊里,一排排工匠在不同的点位上操作着,而农具在不同的工匠手中只完成一小道工序,比如有十几个人分几组在捶打烧红的铁块,一人专门将这些铁块拿去淬火,然后放进另一个火炉里,又是一批人将这些铁块敲打定型,一人再次淬火,如此往复几次,从工坊的另一端出现的是做好的铁质部分——一个锄头的部件。

    接着几个人将这些部件搬到另一个滚动的平台上,零部件自动运送道下一个人手里,这个人负责将木杆、插销与铁质部分组合起来,进行初步的敲打固定,再传送给下一人进行最终固定。就这样,一把锄头做好了,被拿到大木架子上与其他锄头码放在一起,着俨然就是一个流水线车间了。

    “这些自动运行的部分都是由水车在提供动力,通过下方的传动装置驱动。”陈文远解释道。

    唐雨络震惊不已,她从未见过这样离奇的生产场面。

    唐雨络好奇为什么他们的钢铁质量这么好,陈文远得意一笑,又带着她去了钢铁厂,用他认为这个时代的人基本能理解的理论解释它的奇妙之处。

    唐雨络听得一脸崇拜,让陈文远很是受用,于是,他们顺便还参观了自己的国家的其他奇妙作坊,比如瓷器厂、火药厂、枪炮厂,还有制作热气球的飞行部,刚成立不久的蒸汽机研发部等等。他这是把家底都给人家看了呀,活像一个相亲的土老板。

    “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蒸汽机,虽然效率还不行,但总体思路绝对没问题。”

    这台蒸汽机由一个庞大的铜制容器、一根长长的铜管和一些装置组成。工匠们想尽了办法,使得水能够在容器中沸腾产生蒸汽,而这些蒸汽则会通过铜管流入到另一个容器中,从而带动了一个轮子的转动。

    这个过程中,蒸汽的压力和流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设备的瘫痪。所以,陈宋国的工匠们需要不断地试验和调整,不断地寻找最优的设计和参数。他们一遍遍地检查每个零件,一点一点地优化每个细节,以确保蒸汽机能够正常运转。

    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燃料,陈宋国这片巨岛上没有发现露天或者浅层煤矿,只能用木柴作为燃料,但木柴太占用地方了,很难支撑大规模的生产,用动物脂肪成本又太高,也不是长久之计。

    “我有一种预感,这项技术的突破就快要到来了。届时,我们将不再需要依赖马车来运送货物,商船也可以摆脱船帆的束缚。”陈文远满怀自信地注视着自己的蒸汽机,充满着期待的神情。

    震惊之余,唐雨络也略微有些面色凝重,不知想到了什么更深层的问题,或许是今日所见所闻太不真实了,需要时间消化吧。最后,唐雨络表示想要与陈文远更深一步的合作,但要回去向父亲禀报。

    陈文远自然是心里乐开了花,这样以后就还有更多见面的机会了,甚至有可能在这里设置联络站,由唐雨络负责接洽,陈文远臆想着这个要求应该可以争取下。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陈文远天天望着远处的海面,期待着船队的到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