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农 > 第三十一章:二上集镇

第三十一章:二上集镇

    央卫多想吐糟一下,不过想到这里是县城集镇,来来往往都是行人,还是算了,但脸上依旧是不相信,觉得县城里的人哪有那么多缺心眼的,嫌钱多啊?

    央汉元也没有多解释,只能说这个道理讲不明白的,事实上很多有钱了,会觉得很贵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即便到了现代也永远不缺这种人。

    摆在地上的野菌分成六个部分,一半是松风菇,一半是黄熏,这样一眼分明,又干净利落的摆法自然吸引了行人的注意力。

    他们看到央家父子俩的摊位有一堆一堆的野菌,看起来煞是好看极了,所以等他们摆好了就有不少人上前来一探究竟了。

    有人问:“上哪整来的这么多黄熏和松风菇啊。”

    此人的同行:“瞧你这话说的,只有大山里才有那么多的野味,不过这父子俩能找到这么多,也算是一种本事了。”

    “是啊,这可是少见的松风菇和黄熏,一个比一个难得见,而且这个松风菇好吃啊,煮汤那味道可不得了。”

    “你这黄熏如何卖,怎么还放几堆呢。”

    “嘿,你们还真别说,这么看起来有点好看,这一点都是缺角杂色明显,这一点就正常了,这一点特别好看,又干净。”

    央卫看了一眼央汉元,自己有点心虚指着黄熏回答:“这个黄熏卖三十文钱一斤,这堆呢二十五文钱一斤,这一堆只要二十文钱一斤。”

    围观的行人听到这个报价都很疑惑,他们以为这样摆着看价格都一样的,无非就是品质不一样,没想到这价钱还不同的。

    央卫见大伙不说话,一脸不知所措看向自家大郎央汉元,央汉元对着央卫点头示意耐心点。

    自己笑着解释道:“价钱之所以不一致,是因为品相不同自然价钱也就不一样了,大伙看好了,这种价钱最贵的黄熏,每个都看起来杂色很少,干干净净的,水分十足,刚开花的,味道也自然是最好的。”

    央汉元说到这里,先是一顿,继续道:“再有这种最便宜的,品相自然最差的,不仅每个都缺角,而且水分也自然萎缩了点,但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就看你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想要哪种都可以购买。”

    听央汉元解释,大伙恍然大悟,原来是把这些野菌都分等级了,他们只听说过人分等级,而压根没想到野菌也能分等级,都觉得这生意怪特别的。

    有一人寻思,觉得自己也不差这几文钱,要买自然就买最好的,不然得多丢脸啊,这么多人看着他,再说了自己家也好久没吃黄熏了。

    指着最贵的黄熏和松风菇,“松风菇给我来五斤六文钱的,黄熏给我来一斤三十文钱的。我家里人多,带回去让大家都解解馋。”

    央卫听到还真有傻子买最贵的松风菇和黄熏,一时整个人都呆楞了,他就不明白了,这些蘑菇味道虽然品相不一样,但吃起来都没区别的啊,还能区分到什么味道?

    这黄熏比上次贵了五文钱,这松风菇也贵了一文钱,就这都白赚了十文钱了啊,得多卖五个鸡蛋才能挣回来,这县城人还真是钱多人傻啊。

    央汉元自然也发现了他爹的反应,暗中摇摇头,看来他爹有待提高,这反应不行,以后得多多训练了,不然怎么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商贩农民。

    自己则是赶紧给这位大爷称量,先是称了五斤的松风菇,再来是称量一斤黄熏,这称量一回生二回熟,熟练的不行了,给别人称的满满的,还给别人抬起看看。

    “五斤的松风菇,足量的,来先给你装好了,还有一斤的黄熏也给你称一下,好了一斤黄熏也足量,一共一共六十文钱,多谢。”

    此人全场看着央汉元,点点头,从身上数出六十文钱的铜板递给央汉元。

    实际上想这么舍得花那么多钱吃野菌其实很少的,毕竟一斤黄熏要三十文钱,又买了五斤的松风菇,还都是选择最贵的一档。

    其他人见了,看了一圈,还是选择了二十文钱的黄熏,四文钱的松风菇,虽然品相差了点,但味道还是差不多的。

    等央卫和央汉元给这几位买家称量收钱后,送走了这几个人,围观也少了很多,接下来陆陆续续有人上来问价,有买四文钱的松风菇,也有买二十文钱的黄熏。

    当然也有买最贵的,反倒是中间档次竟然没有人买,甚至连问价都没有。

    央卫见这样不行啊,想让大郎降价卖,他就说嘛,县城里的人哪有那么多钱多人傻的,这有便宜十文钱的黄熏,哪有傻子非得买三十文钱的黄熏。

    央汉元却不着急,认为这才多久,还没到半个小时呢,还有两三个小时摆摊呢。

    央汉元安慰央卫,道:“爹,你先静下心来,这才刚开始呢,还有好长时间呢。”

    听大郎的话,央卫摇摇头站起身来,他也不管了,反正大郎确实刚开张时,就卖出了差不多四十来斤的黄熏。

    至于松风菇就剩不到十斤的量了,还都是五文钱的档次。

    央卫站起身来:“我去给你买碗羊杂汤回来,你先坐着。”

    央汉元点点头,目送着他爹离开了,到上次买过的羊杂汤店,央汉元等了差不多七八分钟,期间他又卖出去了一斤松风菇。

    这时候他爹也端着一碗羊杂汤回来了,还拿了一双竹制筷子,接过羊杂汤,结果他发现碗里多了好几块羊杂,并不是上次只有几片很薄的羊杂。

    央汉元不解问道:“爹,这次的羊杂汤怎么还多了几片大块的羊杂,你花了多少钱?”

    央卫正从背篓里面掏出央傅氏给他们准备的饼子,听央汉元的话,道:“噢,你说这个啊,我听别人说这羊杂吃了能驱寒,就多花了一文钱让老板割几块肉,你吃吧。”

    听到心里挺感动的,这老爹虽然傻了点,典型的老实农民,但还是挺好的,他知道他爹是怕他受寒了,他也不在意。

    他知道他爹不怎么吃羊杂,只喝汤吃饼,所以父子俩高高兴兴的吃完了这顿午饭。

    刚吃完后,就发现摊位来了一个熟悉的客户,指着一堆最贵的黄熏问道:“小伙子,你们这些黄熏怎么价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