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九十五章 出谋

第九十五章 出谋

    待得王文英远去了,郭文和晓梅才放声大笑。问卢林为何如此。

    卢林笑道:“才女是谁啊,厉害得紧,装疯卖傻让她多点好奇。我看才女既然答应了,肯定有点想法的。你们两个在此等,我就先回去了。”

    郭文和晓梅心里没底,哪会由卢林离去,两人一左一右按住卢林坐在石凳上。跟王文英说是看看风景等她,三人那有心思去看风景。都坐着商议起来了,这事真是很大的事情,卢林问道:“这事要银子啊,不是一点半点的,晓梅,你爹准备了多少银子?”

    晓梅说道:“我也不知道我家有多少银子,就几间糕点铺子,能赚多少?多不到哪儿去。盖个十间八间铺子可以。”

    郭文这会安静得很,听着就是了。

    卢林说道:“戴老板那边肯定厚实不少,但是扔进天狱山去怕也远远不够的。这事就不是一个两个人干得起来的。你们两家都得好好想想,不那么容易。”

    晓梅嚅嚅的说道:“都应承了大掌柜了,现在还回去?我爹说这是个莫大良机,错失不得。”

    卢林说道:“唉,错失不得也要有法子啊,现在都没法子。晚上听听才女怎么说吧,不行等三叔回来再问问。”转头又对郭文说道:“小文子,你别不吭声啊,一起说说。”

    郭文想了一会才说道:“去年开坊开铺子来了好多人,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要不找个由头请一请他们,筹措点银子?”

    卢林一听,说道:“这是个法子,就是不好请啊,让人掏银子不那么容易,得让他们有点甜头才行。”

    晓梅说道:“要不,药铺也开一个过去。”

    郭文说道:“药铺可以在那边开一个,但也不能解决问题啊,一个药铺不顶用,没个百八十间铺子成不了规模。临江府那边多少药材铺子才有如今的声势。”

    三人闲说了一个多时辰也没说出个道道来。倒是王文英来的早,申时过半就来了。过了浮桥晓梅就赶紧雇了个车,坐在车上,王文英毫不客气的问道:“卢林,你来继续说说你怎么个归楚怎么个吞吴?”

    卢林抬起眼睛茫然的看着王文英,说道:“啊,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王文英问郭文和晓梅:“你们两个说说,卢林说过没有。”

    郭文和晓梅这时不敢帮卢林遮掩了,说道:“好像是喊过。”

    卢林瞪大眼睛说道:“真的?”

    王文英说道:“卢林,你少在这里装傻充愣了。怎么着,本小姐亲自来了。你就不认账了?”

    卢林想着已经请来了王文英,得低头了。说道:“唉,可能是听多了说书的了,这些话顺嘴就出去了。对不住了啊。”

    王文英可不吃这套,说道:“要不然呢,再铸把扇子吧。也不枉你费尽心思激我来。”

    卢林低头小声说道:“最近大掌柜不让我铸造了,每天多锤锻,夯实好底子。”

    王文英不信,眼睛看向郭文,郭文说道:“小林子没说谎,确实是这样。”

    王文英“哼”了一声。说道:“那我等你可以铸造的时候来取。”

    卢林说道:“我们不是说好了等你考了进士么?”

    王文英自己憋不住笑了起来,说道:“谢谢你啊,送我这么一个大礼。”

    三人都听得有些莫名其妙,问道:“什么大礼?”

    王文英笑道:“我这些天还在想着今年去秋闱写什么策论呢,你们就送来这个建城开埠之事,正合我意。”

    三人听了都很惊讶,问道:“不是说在书院三年后才去秋闱么?你这才一年多点。”

    王文英傲然说道:“我岂是常人,今年有了你们这个大礼,必过。”

    三人顿时肃然起敬,卢林拱手说道:“才女就是才女,佩服。”郭文和晓梅也跟着说“佩服。”

    王文英坦然接受,接着说道:“你们所说建城开埠,我已经有些眉目了,具体还要问过林老板再说。”

    晓梅听了大喜,连忙道谢:“多谢文英了。”

    没一会就到了晓梅家,林老板见王文英来了,欣喜的迎了进去。饭菜丰盛,都是晓梅她娘做的,地道的庐陵风味。

    吃过了饭,郭文很识相的把茶水泡好了,坐下后,王文英问起了林老板当初谈的详情,林老板苦恼了这么些天,也没有隐瞒什么,一五一十的说了。几人都听得面面相觑,卢林和王文英都看向了郭文、晓梅,惊讶的说道:“源头居然在你们那里。”

    郭文和晓梅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晓梅低声说道:“我就是想着自己家的糕点买卖不能丢了,就和小文子商议弄个炊房。真没想过太多。”

    卢林想着这戴水芸也不简单,早就做了打算,看来这扇子还真不能轻易帮王文英打造了,得从别的地方想想办法。又想到三叔居然是推动者,觉得自己要学的太多。

    王文英说道:“这如今都已经开始了,我先说点看法啊。”

    林老板赶紧说道:“文英侄女,请说。”

    王文英倒是谦虚了一下:“林伯父,那就恕我直言了。”

    林老板心急得很,说道:“但说无妨。”

    王文英喝了茶,润了润嗓子,说道:“林伯父,你和戴老板都是大掌柜的亲家了。这事其实是大掌柜送你们的一场富贵。没错吧。”

    林老板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大掌柜偌大的临江坊自己做这些完全不是问题。”

    王文英接着说道:“大掌柜既然是送你们这场富贵,那临江坊肯定以后会是蒸蒸日上。这一时之间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大掌柜肯定是很有信心的。所以这才会是一场富贵。”

    林老板听了不住点头。

    王文英接着说道:“临江坊我上次随林伯父去过,也确实是一派欣欣向荣之状。渡口也开了,我没去过看过,你们都说堪比永和,那大掌柜的买卖肯定会越来越大。我建议林伯父可以去永和多看看,借鉴借鉴。”

    林老板听得此话,顿如黑夜出现一丝曙光,说道:“文英侄女确实不凡,一语中的。”

    卢林三人听得也是叹服,才女三言两语就把这事说开了。

    王文英又问道:“不知林伯父准备了银两几许?”

    林老板说道:“凑一凑约莫有个两万两银子,再拉下老脸去借一借能够有个三万两银子。”

    卢林暗暗估算了一下,林老板的糕点铺子还不错啊,一年差不多有个千八百银子的收入。

    郭文则估算了药铺的买卖,如今一个月能够卖个八百到一千,中和一下利润差不多有四百两银子的收入,去掉卢林和林老板的,还有药铺的开支,一年差不多有两千五百两银子的收入。

    晓梅之前预计自己家顶多一万两银子,没想到老爹还能够说出个两万来。

    王文英说道:“三万两,盖房子也就能够盖个一两百间,然后其它什么事情就都敢不了了。不知道戴老板那边如何?”

    林老板这时不会死要面子了,说道:“戴老板家底比我厚实多了。五六万应该有的。”

    王文英说道:“这事情是你们两家的事情,说是一左一右,其实还是一件事。就算你们两家一起有十万两银子,扔进去怕也是不会有多大动静。”

    林老板说道:“确实如此,所以烦忧多日了。”

    王文英说道:“我建议你先去找戴老板,两家齐心协力,先拿出五万两银子,把路先修好,拓宽到大掌柜说的三丈。”

    林老板搞不懂了,有些慌乱了起来,问道:“我拿出两万五,就剩几千两还能够干什么?”

    王文英看了眼林老板,目光有些怜悯,说道:“林伯父,路是早晚都要修的,对不对?”

    林老板有些麻木的点头说道:“对。”

    王文英耐心说了起来:“路早晚都要修,那就早修比晚修好。其一,现在是空旷的,直接就可以开始,花费是最少的时候,以后要是繁华起来了再修路,不光说各种琐事麻烦事情多了,花费的本钱都要比现在高出数倍不止。

    其二,眼前临江坊只是势头不错,要显现出它的前景,还需要假以时日,路修好了,这段时间来往临江坊的人看见这么宽阔的道路只会对临江坊更有信心。想来这也是大掌柜希望看到的。

    其三,这是你们两家共同在做这个事情,那很多事情就需要你们两家在这段时间商榷好,最好是落于文字,避免以后有纠纷。你们可以先请大师堪舆,然后再慢慢一步一步来,不是现在蒙头就去搞。

    其四,这是我私心对林伯父的建议,在座都是自己人,不说外话了。比财力林伯父你比不过戴老板,他先走了一步,酒楼是他的本行。可以和戴老板商量一下,这边那就盖个客栈就是了。双方以此为起点开始,记住最重要的一点,你们都是依托临江坊存在的,多合作,不要冲突。

    林伯父数代居于庐陵城,人缘是很不错的,这是个长处,这段时间你可以走访各个大小铺子。看看那些可以在临江坊开个分铺的,再想想怎么去劝说他们去那边。林伯父没银子了,这些人有银子啊,有一家就会有两家的,慢慢来,这些事情具体怎么去谈去做,我不行的,林伯父肯定清楚的。

    关键一个就是,你们都到府衙报备了的,那就和戴老板去把地契一事先做了。这是根本,这是大掌柜给你们无形而巨大的财富。林伯父你和戴老板要妥善商议好,怎么用好这些地契把各种铺子引来。来得早的必须要给足利好,现在是空地、白地,起来以后那就翻倍了,地契在你们两家手中,就是金山银山握在你们手中了。银子一个人是赚不完的,得大家一起来赚。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好的,得大家一起来做。众人拾柴火焰高。

    目前我也只想到这些,以后再慢慢来,不知道林伯父意下如何?”

    这一通话下来,四人听得是目瞪口呆。林老板更是张大了嘴,他开了几十年的铺子,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浅薄了,还是被一个十几岁的侄女辈好好教导了一番,但是服气得很,林老板站起身来,很认真的躬身说道:“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侄女一席话何止是十年啊,感觉我这几十年活到狗身上去了。”

    王文英一见,赶紧起身扶住林老板说道:“林伯父万万不可如此,折煞我也。文英受不得此礼。”

    晓梅站起身来躬身行礼,说道:“文英才女,晓梅对你是心服口服了。”

    王文英点了点头,受了这一礼,说道:“我这也受了你们的启发的。”

    郭文站起身来施礼,诚恳说道:“多谢文英才女了。郭文自叹弗如。”

    卢林心中也是极为震惊的,他只是想到了请王文英来出谋划策,没想到王文英竟然如此卓越,高屋建瓴,分析得头头是道,丝丝入扣,不服气都不行。而且这人只是个十六岁的女子啊,如今朝廷多有女子为官,王文英绝对是个大才。站起身来,也不吝美言,说道:“人都说文英是庐陵第一才女,今日方知江右第一才女也不够,得把才女二字去了。卢林佩服。”

    王文英倒是不客气,笑道:“等我中了进士你再来佩服。”

    卢林一听此话,赶紧后退了半步,侧身在郭文身后。

    林老板见大家都站起来了,赶紧说道:“坐,坐,坐下来说。”

    郭文很识相的把茶水给大家续上。

    林老板端着茶杯没喝,沉思于王文英刚才的那些话中,不时拍了一下大腿,说一句“妙”。

    四人静静地喝着茶,不去打扰林老板。直到林老板不小心让茶水洒了出来,烫到了手指才回过神来,看见四人安安静静的,说道:“还在回味文英侄女的精妙之见,失态了。”然后又不知想起了什么,起身说道:“失陪一下。”就去了内室。

    片刻后,林老板出来,手里拿着银票,双手递给王文英,说道:“文英侄女今日解我大困惑。价值千金,些许谢仪,聊表敬意,侄女请收下。”

    王文英慌忙起身,推辞道:“林伯父,这,文英不能收,我跟晓梅和郭文都是好友,帮点忙是应该的,更何况谢仪有人给过了。”

    林老板一愣,问道:“还有人未卜先知,早给了谢仪。是谁?”

    王文英笑着指了指卢林,林老板更是不明白,晓梅赶紧说道:“爹爹,文英说不用了那就不用了,小林子早安排好了。”

    卢林躲不过,只好说道:“预付了,预付了。”

    王文英听了捂嘴窃笑不已。

    林老板见状似乎明白一二,让大家落座继续商议。

    又说了又大半个时辰,有了王文英这一番分析,都知道该如何去做了。王文英也和林老板坦言这次来出谋划策是她秋闱准备的策论选题,后面她会继续来完善。林老板听了更是大喜。

    临别时,林老板精心挑选了几盒糕点让王文英一定要带走,还直言以后王文英家无论谁来买糕点都不能收钱。让三人去送王文英回白鹭洲书院,卢林想趁机回铺子,却被郭文晓梅一左一右堵住了。

    时辰尚早,春分拂面微凉,天上月正圆,卢林想起今日是二月十六,三叔他们已经离去了四天。王文英也不着急回去,四人就一路走着,路上王文英说了不少事情让三人去帮忙留心收集,到时候后给她。是那些修路的用度和人员安排,修路的进度安排,各种用料的数量;堪舆的图纸也要留一份给她,地契的安排如果方便,她也打算看一看,不会外传。郭文和晓梅都应了下来。

    回来的路上郭文和晓梅话里话外都说让卢林赶紧帮王文英打造一把扇子。卢林此时那敢说出那把更好的扇子是曲风打造的,送给戴水芸了。敷衍着说听大掌柜安排,令郭文和晓梅极为不满,被两人鄙视了一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