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青春流年 >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

    说了这么久您应该猜来了吧!老妈工作的这个厂是做食品加工的。

    之前就听妈妈说暑假工是要划小茄子的,当时只是觉得新奇。

    那时就听得是用刀片在茄子上划几道就可以了,觉得还是挺简单的。

    来得早的孩子已经干了好几天了,他们基本上都是老妈工友的孩子们和我一样暑期没事呗。

    第二天早早就起床和老妈去食堂吃饭了,早晨食堂里的人稀稀拉拉。

    发白的灯光照得人有些懵,大家似乎还沉浸在昨夜的美梦中。

    整个食堂静静的只能听到他们大口喝粥的呼呼声。我们也简单喝点粥吃点油条,就游荡在上班的路上了。

    老妈把我带到暑假工工作的地方交代我等一会儿他们就来了,班长是临时从老妈她们那抽过来的,等这个假期结束还是去他们班。

    在我来之前老妈已经给她打过招呼了,老妈她们班的人也是提前半小时来上班,接着就是开会后面各自走到自己的岗位去接上夜班的兄弟们。

    他们的调班不是那么规矩,一个月上白班一个月上夜班啊,是根据毛料的批量来决定的。

    下班时间也不固定也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每天完成产量才可以下班的。

    可厂里的她们宁愿每天多加班从早上六点多干到夜晚九点多,挣那点加班费。每个月发工资时她们都会讨论谁比谁的工资多了几百块或几十块,没加到那么多班的就很惋惜希望这个月能多加点班。

    基本上他们除了吃点简单的饭和简单的日常衣物外,剩下的钱都是被攥起来给孩子上学或者给他们买衣服鞋子的。有的连那点饭钱也舍不得就在宿舍简单煮点面条。

    老妈这个部门是粗加工,简单来说就是对新到的蔬菜进行初步的处理。比喻说:择掉发黄的不能用的部分,清除混合在菜中的杂物,按要求加工成适当大小的规模等。

    后面的有细加工部门,最后还有包装班。几个部门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成品的诞生也需要他们的密切配合。这些蔬菜有内销的也有出口的不管最终的出处,工人们在生产时是不管那么多的,保质保量地完成好自己的手上工作。

    我所工作的部门也是她们部门的一部分所以也是在三楼,夏季蔬菜的生产量比较大,他们忙不过来所以会招一批零时工来帮忙减轻生产任务。

    这不,我和其他工友的小孩子们不是来了么,当然这批临时工里也有农活不太忙的大人。

    过了一会儿,临时工们慢慢来了,他们是一群青春靓丽的充满活力的小朋友穿着统一的蓝色短袖的工装,头上带着白色帽子大多数看起来都是十多岁的样子,他们一边讲着话一边就走来了。

    班长也从后面走了出来,这时老妈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她把我往班长面前带“这是我家丫头不懂事的地方还望您多关心下哈!”

    “好说好说的,都是熟人。”班长一边笑着一边说道。“那就麻烦了。”老妈说完这些后就看了我一眼匆匆就离开了。

    班长随之就开始让我们排队开会准备上班了,她看了我一眼后让队长领我出去了,队长给拿了一套工服,穿戴好之后就归队了。

    班长讲了我们工作的重要性,虽是临时工但每天也有定量的,下班时间也是随之变动。客户也会来观看我们的生产情况的所以一定要保证食品安全穿好工服戴好帽子。要认真对待工作等等。

    开完会就让我们去工作了,我是第一天来,所以就把我分到有老员工的一桌让他们带着。

    我环顾四周发现每个桌都是四个人,他们每个人都拿着一个箩筐。对了,工作的工具就是爸爸们刮胡须用的那种刀片,赤裸裸的刀片哦!

    我站的那张桌子上在我的工位上也放置了一个,

    “哎,小家伙你以前在这里干过吗?”

    “没有,我是跟着老妈来的”

    “哦!待会儿你看我怎么做就学着就好了哈!”

    “嗯!”

    主动找我说话的是一个脸蛋圆圆的肤色有点发黄的女的,一双大大的双眼皮的眼睛透露出固有的精明,眼神中略带浑浊大约也是经过生活的洗礼。

    她在拿筐的时候也帮我拿了一个,她在我对面的位置背靠着白色的柱子。她身边的筐可不止一个,她坐着的就有两个摆放好的,一看就是老手了。

    像我们这些乖乖孩们只能按要求多拿一个,乖巧地等着原料的到来。不一会儿,小茄子就被人倒到桌面上来了,这些茄子可不是一般的小,简直就是还没张开吗?

    一个手掌能完全包裹住两三个,这么着急提前就让它们离开了家,这味道能好吃吗?

    当我还傻乎乎地为茄子过早地进入餐桌的命运而悲叹而不公时,她们三早就动起手来,开始工作了。

    那个早晨给我打招呼的圆圆脸的后来听老妈说她就叫小圆。小圆眼疾手快地拿起小茄子,手起刀落,几下子就把小茄子处理好了往框里一扔。

    她是不是忘记了要教我的,我看着她比桌上其他的人都要快,别人一个还没做好,她就做了三四个了。

    我看着她们的样子右手也起了刀片却不知道如何开始。小圆做了一会儿有小半筐了,又记得我了。

    “你看,先用刀片把小茄子的柄去掉,留个1到2厘米左右;然后把茄子头上的花帽轻轻转一圈,保留一个类似平整的锅盖的样,这个过程用力一定要轻否则就会把头割掉的,那样的产品是不合格的,待会检验的发现了,多了的话,是要扣钱的。

    最后就是要在茄身上划八到十条网纹的线条,这个下手也不能太重,否则就会划烂,也是要报废的。后面再炸起来才会酥脆可口且不炸油知道不?”

    小圆一边给我讲理论知识一边示范给我看,她在讲这些时手上的活丝毫不受影响。给我讲完了她也做了大半筐了,看到检验那边没有人去就端着筐过去了。

    我在桌子上拿着茄子在练手,这三步看起来没什么难度可一动起手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好几个都是由于用力过猛把头都给划掉了,不好意思小茄子我会轻点的,不让你那么难受。

    经过几次实操下来虽不是那么熟,可勉强也能上手了。小圆早就验完产品回来了开始第二轮的厮杀了,听她说今天记秤那边是四斤一记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检验好的产品超过四斤的还是记四斤,多的部分不计。

    如果多的太多的话可以考虑抓点回来留着下次再称的。如果不够四斤的就要回去补一点。

    虽说规定是这么个规定但事在人为,如果你和记秤的人关系还不错的话可能会都帮你记上的,这也是我后来通过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

    可如果产品在检验时残品太多的话很大可能被打回来重新加工,那样来来回回的时间都浪费掉了。

    所以总结起来要想在这里混得还不错一是产品确实做得不错,或者说在检验员那里看起来是不错的。

    二是在送检的途中尽量不要排队浪费时间啊!所以现在就明白了小圆为啥做那么多筐的。

    三是得和他们熟啊,几道关口少挑出点,能多记的就多记点呗!不过记账的小家伙也是很机灵的,她得应对班长的检查,一般来说超出的是不能记的否则她也要挨骂,所以一切时机都要把握得恰到好处。

    尽管看起来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吃力的工作,可要想风生水起也是要动动脑子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