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青春流年 >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

    后来露毕业了我们之间就没了联系,我在手擀面馆干了一个来月就过年了。

    这里的冬天十分寒冷,下了雪后地面都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我带的那两床被子,一个垫一个盖,还是感觉有一缕缕的寒气从身子下面渗上来。

    每天夜晚咳嗽到很晚才能睡,或者睡着又被咳醒了。

    自己的咽喉里有时都充满了血,后来买了一床被就暖和多了。

    上班骑着自行车直打滑,我们几个早晨就沿着湖边抄近道走去了。

    快过年了,各个公司的年会也多了。

    隔壁的大酒店忙得不亦乐乎,那边的小伙有时让我去帮忙给他收拾下包间。

    那是我第一次进到酒楼里面,庭院里倒挂的纸伞颇有风情。

    每个包间的装修风格都不太不一样,在三楼往下看或往对面看,庭院上铺着的红色地毯,地毯上摆放的两个雄狮真壮观。

    有的包间里点的食物都没怎么吃,这可真是便宜了我这没见过世面的人。

    看着好吃的就往兜里揣。

    终于吃上了一回这么好吃的点心,大厨真是不赖。有的就带回去和我们小店里的人分享。

    各种各样的年会,真是多彩的活动。

    那些女孩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各种礼服的裙子,在这个冬天绽放出春天的色彩。

    那些似乎只有在电视上看见演员穿的居然在现实中出现了,真是羡慕。

    看着灰乎乎的自己,顿时土到骨子里了。

    都是女孩,人家怎么就能那么青春靓丽,自己的青春就在日常拼命的挣扎中度过了。

    看见这种盛况,心里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情感。

    这种感动重又燃烧起我对生活的热爱。

    可生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这种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可太过的实让我没有想象的空间了,我也想知道除了日常的生活外自己还剩下什么?

    我端着碗站在那里就开始吃了起来,一边看一边欣赏现场的演出!

    有说笑话的,有唱歌的。快过年了,人们都是喜气洋洋的。

    很多的年会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手擀面店的几位阿姨们也想到签名处领免费赠送的围巾。

    就脱去工装,假装社会精英人士,也走走红毯,领了红围巾。

    我觉得挺好玩的也掺和了进去,可没想到:

    领到的围巾的我们又被第二道程序拦在外面——没有邀请函。

    最后还把领到的围巾收了回去,眼看到嘴的肥肉就这样没了。可见免费的还是要有入场券的。

    后面聪明的把围巾装了起来,大庭广众总不能搜身吧!别说这个想法还是可行的。

    那几个留住围巾的阿姨为自己的小智慧而开心。

    看着她们有时也挺有意思的。

    走之前就给店长打过招呼的,他说让我年后再干几天再走让他把人招到再走。

    可谁知道人什么时候才能招到哩!

    拿着店里发的一些礼品,大约三千块钱,还有自己一大堆的行李。

    第一次试着用导航,这个城市我之前也没有来过。

    不知道汽车站在哪,搭了一个出租把我送到了一个桥洞下就离开了,桥洞下有很多卖早餐的小贩,他们呼着白乎乎的气,搓着手热情招呼过往的行人。

    我拉着一大袋的行李终于找到了开往我们镇上的那辆车,坐上去后心里感觉安稳不少。

    这趟车两天才一趟,自己居然找到了。

    下午就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小镇上,我打电话让老爸接我,他正在帮邻居的忙。

    老哥蹬着他那两条细长的腿从人群中走来。

    一年不见,家人怎么感觉也有些陌生了。

    回到镇上听说景深在BJ技术已经学得不错了,明年就要进大厂工作了,真替他高兴。

    春节总是很短暂的,对于有工作的人总是过不了十五就走了。

    我在家把十五过完,老妈也不想太早去厂里干活。

    我早把自己赚的那笔钱算了一算足够还贷款了,因为害怕逾期,在手擀面店里工作时就还了。

    身上就没有什么多少钱了,要想考试还得再打半年的工。

    才能保证后面几个月里兵草足够,安心备考。去了趟待了四年的学校,把自己的毕业证和学位证领了回来。

    十五结束了就去了老妈工作的地方——那个比嗓门大的地方。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依旧是那些老面孔。厂区的大门有了点变化,进门需要刷卡了,厂房还是那么破旧。

    宿舍还是没有变的,只是当时我们一群临时工现在没有了。

    我是以正式工的身份进来的。

    然而来到车间才发现还是有点变化的,至少机械化了很多。

    七弯八绕的机器占大半个房间,摆放的位置又低,工人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正常走路,只能在机器下面钻来钻去的。

    可这里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一个不小心额头就碰了一个青青的鼓包。

    清扫机器时还要爬到机器上面去,一不小心就会把手擦伤。

    员工受伤了,代班的班长还是很生气的,毕竟是她代班的时候出现了事故,主任又会找她的。

    多年不见班长还是那个班长,她的两个孩子都在这边上学。

    记得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她还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因为她去年回去生了二胎,班长的位置差点就没有保住,只能调到其他班里当班长了。

    那个和我老妈吵得最凶的班长,她的女儿已经上某医科大学了。

    她纹了个眉,打扮得更时尚了,简直和周围嘈杂的环境有些不协调了。

    原本就长得很大气,下了班小包一挎,口红一涂,真像个都市丽人。

    可一想到她在车间大嗓门吼叫就形成一种极大的反差就觉得很搞笑。

    此次除了我,还有不一个小女孩是我老妈工友的女儿,她年纪很小,初中就不愿意上了,颇有些小精灵,大家每每找她取个乐。

    这个车间里的活比当年还要无聊,粗加工里各种蔬菜在转运带上慢慢地滚动。

    人们只需站在转运带旁边拿个盒子两只手在上面翻,把杂草和杂物挑出来放在盒子里即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