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诸史本纪 > 第二十章 朱祁镇、朱祁钰

第二十章 朱祁镇、朱祁钰

    1427年,北京的皇宫里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啼哭。这是明朝迁都北京以来第一个出生在北京的皇子,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个儿子。盼子心切的朱瞻基见儿子出生非常高兴,给他起名为朱祁镇,并立为皇太子。为了让儿子成为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朱瞻基强迫发妻胡善祥辞去后位,将后位交给了皇太子的生母孙贵妃。不久之后,一位姓吴的宫女为朱瞻基生下了第二个儿子朱祁钰。相比朱祁镇从小就被当作继承人培养,朱祁钰的存在似乎显得默默无闻。毕竟一个是继承王位的太子,一个只是普通的皇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两兄弟竟然都当上了皇帝,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政治斗争。这一切的根源应该从朱瞻基的英年早逝开始。

    公元1435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去世。新年还没结束的大明朝匆匆开始了国丧。年仅八岁的小太子朱祁镇登基称帝,改元正统。除了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祁镇之前的明朝皇帝都经历了一些磨炼才登上皇位。朱元璋草根出身,朱棣竞争上岗,朱高炽则经历了靖难之役和激烈的夺嫡之争才成为皇帝,朱瞻基也曾与朱棣一起出征漠北。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朱祁镇既没有苦心,也没有劳筋骨,八岁就成了皇帝,这对明朝来说将是好事还是坏事?在朱祁镇登基初期,由于年龄太小,日常政务由内阁处理。而朱祁镇整天在皇宫读书玩乐,对宦官王振非常宠爱。虽然这引起了太皇太后的警惕,并多次提醒孙子不要信任太监。然而,随着太皇太后和内阁元老相继去世,王振的权力越来越大。无论是贵族外戚还是文武官员,他们都必须奉承王振,以保持仕途。长大后的朱祁镇,对王振更是深信不疑。

    朱祁镇二十三岁这一年,瓦剌太师也先南下攻打明朝。在王振怂恿下,朱祁镇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非要学习太爷爷朱棣那样五征漠北,于是下令出兵50万,御驾亲征。没人想到这次亲征会是明朝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灾难。当明军走到大同时,王振听说前线战败,就要掉头回去。由于长途跋涉和后勤供应不足,士兵们已经筋疲力尽。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偷袭,明军很可能会崩溃。不幸的是,也先大军一直跟随明军,朱祁镇和王振仍然浑然不知。到达宣府时,也先发动袭击,朱祁镇派陈国公朱勇率军阻击,结果全军覆没。随后,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彻底击败,随行的所有文官武将都在战场上战死,有一名将军战死前,奋力杀死祸首王振,但为时已晚,皇帝朱祁镇被俘,最精锐的三大营也全军覆没。消息传回北京,朝廷震动。在如此紧要的时刻,孙太后仍然想保住儿子的皇位。下旨立朱祁镇三岁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于谦等大臣强烈要求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迫于形势危机,孙太后同意让朱祁钰登基,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而皇太子仍为朱见深。

    这时也先大军正挟持着朱祁镇向北京进发,想用朱祁镇叫开明军的城门。没想到朱祁钰早就准备好了,命令各地守将不要为太上皇开门。朱祁钰任命于谦重新整编经营,整顿军备,加强城市防御,动员城中军民备战。在也先到来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先得意洋洋地以为明朝的军队已不堪一击,没想到他到了北京城后,光靠3万人马根本打不破北京任何一座城门,不到一个月就匆匆逃走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让于谦名留青史,也让朱祁钰的声誉达到了顶峰。然而,正当朱祁钰以为自己已无后顾之忧了,朝中开始有人建议尽快迎回太上皇。朱祁钰表面上不说,但心里不想让朱祁镇回来。经过于谦的劝说,朱祁钰不情愿地派使者与瓦剌谈判。

    公元1450年,太上皇帝朱祁镇从瓦剌回来,距离土木堡之变已经一年了。北京紫禁城已经换了主人。朱祁镇回来后,被软禁在南宫,禁止任何人探望。虽然史书上说朱祁钰对大哥很不喜欢,处处刁难,但朱祁镇在南宫的生活却远没有史书描述的那么尴尬。据史料统计,朱祁镇在南宫七年。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顾。在婴儿死亡率极高的古代,这六个孩子都长大了。从这方面来看,朱祁钰在物质待遇上并没有严苛的对待太上皇。然而,从高高在上的皇帝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太上皇,这对朱祁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也为朱祁镇未来对朱祁钰家族的报复奠定了基础。

    1452年,朱祁钰不顾群臣反对,强行将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从太子废为沂王,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改为太子,还废了自己的原配汪皇后,改为太子的生母唐贵妃为皇后。不久,朱见济夭折,唐皇后因过度悲伤也去世了,朱祁钰以皇后的礼节将她埋在天寿山。此后,朝中要求复立朱见深为太子的声音越来越大,朱祁钰充耳不闻,把希望放在自己还能再有儿子上面。五年后,朱祁钰病重不起,石亨、徐有贞等人在得到孙太后的手诏后,带人冲进南宫迎接太上皇朱祁镇复辟。20多天后,朱祁钰去世,享年29岁。朱祁镇处决了朱祁钰重用的于谦、王文,废除了朱祁钰帝号,将其以亲王礼制埋葬在北京金山,并命令朱祁钰的妻妾全部殉葬,而被废的汪皇后因曾为太子求情逃过此劫。

    公元1464年38岁的朱祁镇去世,庙号英宗,临终前废除了残酷的殉葬制度,成为朱祁镇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善政。明宪宗登基后,善待婶母汪氏,并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汪氏最终在正德年间去世。享年80岁,与朱祁钰合葬。

    评曰:朱祁镇初立,三杨佐之,尚有所为,惜三杨年事已高,先后亡故,待其淡出政坛,阉人王振,始专国政。时瓦剌部也先大举入寇,朱祁镇从王振劝进,御驾亲征,竟于土木堡所虏,而尚能守节,拒拟降书,亦无忝先达。赖于谦之勇,防备京师。也先不能克,既而释之,朱祁镇还大明,虽有享太上皇之名,然则囚之南宫,后因景泰帝疾笃,政变复位,大戮景泰朝士,赐死于谦。俟其改元,犹知用贤远佞,并罢洪武以来嫔御殉葬之制,后世以为德政。因按明史所书,朱祁镇母非孙太后,云宫女所生,其母之生平,却无所录。朱祁钰临危受命,寻登大位,以系人心,受权得势,取之合法。是时朱祁钰信任贤能,究心政治,虽强寇深入,而国家晏然。其治有方,亦有所共睹矣。然锐意变储,系朱祁镇于南宫,不得朝谒,众持不可,不以为允,未几,太子蚤夭,朱祁钰病卒,朱祁镇乘间得势,其名遂绝,惜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