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话说西汉 > 兵起沛县

兵起沛县

    48岁的刘邦在芒砀山(河南永城芒山镇)做山贼的日子里,山外的秦帝国也乱了起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举反秦大旗,虽然很短时间便失败了,但是它引起的蝴蝶效应让秦帝国境内满地狼烟。各地人们纷纷起来反抗暴秦,这股风潮也来到了刘邦的家乡沛县。做为沛县的父母官的县令大人此刻心里心急如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本来做为秦国地方官,他应该保境安民,抵抗反秦势力对本县的侵袭,可是他手里无兵无将,力量薄弱如果抵抗简直是以卵击石。但是如果加入反秦义军中,将来如果义军被打败,我可是罪加一等啊。思来想去这个县令拿不定主意,只好喊来在沛县很有名望的人事部长萧何和负责刑事的曹参商议。

    其时此时此刻萧何和曹参也正在一块琢磨这件事情,听到县令召见他们便马不停蹄的来到县衙,三人落座,屏退下人,县令便开了口说:二位大人,我们的临县发生了民众反秦的事,我们该怎样应对以测万全呢,我想听听你们有什么建议?听了县尊的话,两人沉默了一会,向来颇有主意的萧何率先说道:“县尊大人,你也知道,秦国严刑峻法,老百姓颇有怨言,你看看临县的起义才几天,秦国各地就乱成一锅粥,六国后裔纷纷复立建国。从这些我们就能看出来秦国是多么不得民心,有道是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看目前的形势秦国是长不了的。在看看我们的沛县民贫地狭。抵抗张楚政权肯定是死路一条,而且咱县的父老乡亲也不同意你这么做啊。”县令听了萧何的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继续追问到:“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具体说说,畅所欲言嘛。”

    萧何没谦让,一股脑的把和曹参之前商议的话说了出来:“大人,咱们为今之计顺民心起来反抗暴秦才是上策,但是有个问题这个头不能由你来当,因为你本身是秦朝任命的地方官,之前替秦朝也做了一些不得民心的事,如果你来当这个头,沛县子弟未必会信任你。我的建议是你由你把本县逃亡在外的人找回来,并承诺以往过错既往不咎。这些人必然感恩戴德依附于你,你再把他们编练成一支有震慑力的队伍,到时候不怕人不听你的。”坐在萧何旁边的曹参一直没有说话,只是时不时的点点头表示认可。县令听了萧何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说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办吧,

    于是萧何就与曹参出了县衙,他们一起来到樊哙的狗肉铺里,把樊哙拉到后堂说:“樊哙你赶紧拿上我的书信找到刘季,我要说的话都在上面,他一看便知。事情紧急,缓则生变,你这就去吧。樊哙知道萧大人一向和邦哥走的近,就没有多问,径直骑上马,向芒砀山奔去。

    再说说县令这边,萧何曹参一出门,县令一琢磨就发现出了不对,听手下的人说刘邦是逃亡的人中最大的一伙,而刘邦与萧何、曹参还有那个武夫樊哙关系很近,如果刘邦招来,我能控制的了局面吗?我一个外地来任职的县令,他们都是本地人,没了秦朝的依靠,到那时我可什么都不是啊,再说大秦把六国都灭了,这些土鳖能翻起什么大浪来。县令想来想去还是决定静观时变暂时绝对不能造反。

    于是县令马上叫来侍卫说:“传令,关闭沛县所有城门,没有我的命令一只鸟也不许飞进来,另外多叫些人去把萧何曹参给我抓起来,听候处置。’他拿知道这个侍卫平时和萧何曹参关系要好。出了县衙就把县令的话赶紧告诉了他们两个人。所以在城门关闭之前,两人便逃之夭夭奔刘邦去了。

    两个人出城没有走多远,就碰到刘邦带着一帮人直奔沛县而来,众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就直奔主题,萧何对刘邦说:“阿邦啊,情况有变,县令反悔了,不同意起义了,并且要捉拿我们,不是我二人跑的快,此时就在大牢里待着了。”刘邦听了眉头紧锁说:“萧大人啊,我既然从山里出来了,就没打算再回山里去,不能走回头路。你看强攻咱们能拿下沛县吗。”在萧何旁边的曹参听刘邦说完马上接过话茬说:“阿邦,咱们人少,又没有攻城器械,强攻万万不可,只能智取方为上策。”刘邦听完曹参的话说:“说,智取,怎么智取,只要能拿下沛县,少死人,什么办法都行,你二位好好计议一下。”最后两人商量决定这样干,采取里应外合之计拿下沛县方为上策,因为往往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刘邦听了他们的计划点头称是,就说咱们就这么干,大手一挥,出发了。

    众人来到沛县城下,刘邦就把事先准备好的书信让弓箭手射入城内,书信的大意就是:父老乡亲们,天下苦秦久已,咱们沛县在秦朝统治下,年年沉重的徭役死了多少年轻人,今天修长城,明天修坟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而且赋税层层加码,我们每家每户过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现在临县的陈胜已经举起义旗,马上就到咱县来了,我们的县令此时让你们上城据守,是让你们当垫背的。你们可不能听啊,你看看咱们县城墙破旧不堪,陈胜来了一推就到,到时候你们也会城破身死。所以现在你们不能再听县令的话了,他是想让你们死啊,今天我刘邦带着人回来了,带着你们奔好日子去,你们赶快杀了县令,放我们入城。

    县城内也很早就听说,这个陈胜打下一座城就有屠城的习惯,看了刘邦的书信,觉得说的不无道理,而且听在刘邦队伍里的家人传回的消息,这个刘邦是赤帝的化身,跟着他肯定错不了。于是百姓们一下聚拢在一块,杀了县令,打开城门迎刘邦入了城。进城后众人就推举刘邦做了他们的领头人。其实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城里相当一部分人想让萧何曹参做他们的头,他们认为这个刘邦就做过一个小小的亭长,论经验,论能力萧何曹参都比他强,可是两人坚辞不受,官面上的话就是他们带兵打仗方面不入刘邦,只会做点书案工作,刘邦原来在芒砀山带着逃亡的能生存下来证明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等等。

    其实他们内心的小九九他们自己知道,造反这种事失败成功各一半,一旦失败,领头之人必然很惨,他们仅仅是从犯,还有退路,大不了说自己是胁迫,就是死也只死自己一个,领头可是得诛九族的。在二人的力辞和推举下,秦二世元年10月,公元前209年,刘邦接受大家的拥立,称为沛公,正式开始反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