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话说西汉 > 项羽登场

项羽登场

    谈起项羽,我们脑海中总能浮现这几个词汇。“力拔山兮气盖世”、“霸王别姬”、“破釜沉舟”等等。可以说两千多年以来项羽的形象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项羽,名籍,字羽。在古代如果你称呼一个人名字,那是让人很不爽的事,代表你很不尊重他。所以今天我们叫的项羽其实是他的字。项羽生于公元前232年的秦国下相(江苏宿迁),他的家族是楚国的豪门世家,最为出名的要数项燕了,也就是项羽的爷爷,由于项燕在秦国灭楚时给秦国造成了很大麻烦,所以灭亡楚国后就项家严厉打击,这使得幼年的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过上了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的生活。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忘记项燕临死时留下的那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时刻想着复兴楚国。

    项梁把复兴楚国和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项羽身上,所以对他要求很严,遍访名师教项羽读书,可是项羽根本不是读书的材料,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就是不行。文的不行那就学武吧,可是武也没让项羽燃烧起来,项梁同志很生气,就说:“羽儿,你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到底想怎样,你爷爷的仇你还报不报了?”项羽也不胆怯说:“叔父,学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干的事,我学它也就是写写自己名字用的:你又让我学武,什么刀枪棍棒的也只能抵挡住一个人,这两样我都不想学,我要学万人敌的本领。”项梁听了项羽的话很高兴,心想:“是啊,我们项家都流淌着先祖平天下的血液,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于是决定不再聘请老师了,就由自己亲自教授兵书战策。

    再说说这个项梁,年轻时不是个安生的主,在躲避秦朝政府追捕的时候,还到处惹是生非。但他的社交能力很强,每次都能靠熟人化险为夷。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发生的时候,项梁为了躲避仇家的报仇在吴县(江苏苏州)安了家,在这个地方他混得风生水起,结交了很多士族和英雄好汉,

    当年十月份,会稽郡(郡的首府在吴县)的郡守殷通私下把项梁叫到府衙征求他关于秦国大乱,本地该何去何从的意见,这个郡守没有绕圈子,直截了当的对项梁说:“项梁兄,今年长江南北都乱了起来,这是上天要亡秦啊,是避免不了的,我虽是秦朝的官员也不想绑在这艘破船上与它一起沉没,有道是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我想由你和桓楚率领本乡子弟反秦,你意下如何。”

    项梁听了郡守的话,暗自思量:“你这个郡守平时做秦朝的帮凶,在会稽坏事做尽,反秦是肯定要反的,但你殷通当这个头是不行的,江东父老也是不会同意的,不如杀你立威,大师可成。”内心计议停当,项梁开了口,说:“大人,你思虑长远,我愿马首是瞻,追随大人起事,只是你说的这个桓楚,如今逃亡在外,我侄儿与他是好友,不如我把羽儿叫来问问如何。”殷通点头称是,项梁立即出了出了府衙找到项羽,把自己的打算悄悄告诉了他。,两人带上佩剑就直奔府衙而去。

    来到殷通处,项梁先进去,让项羽在府外候着,自己进去见了殷通,寒暄了一下,就转入正题:“大人,我把羽儿喊来了,你看看是不是把他喊进来你亲自问桓楚的下落。”郡守称善让项梁出去把项羽喊进来,趁着去叫项羽,他仔细观察府里没有什么人,可见殷通今天是把他们都支走了,正中下怀。不一会,项羽便快步走了进来,殷通还正奇怪他叔侄俩回来的表情不对呢,说时迟那时快,一把剑已经穿胸而过,郡守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项羽手里还在滴血的剑,头一歪,死了。

    23岁的项羽不愧是杀神降世,第一次杀人,手不抖,心不慌,干净利落的结果了一郡之首。府外的守卫听到内堂的动静一下子冲了进来,只见地上都是血,向来与郡守大人交好的项梁手里提着大人的头颅,胆小的见了这情景,直接吓得腿一软跪倒在地。有四五个胆大的准备冲上前去准备替大人报仇,被项羽如砍瓜切菜的般的结果了性命,只见他怒目圆是视,大声呵斥:“你们还有谁,不想或的尽管上来,老子今天来一个杀一个”剩下人此时那还敢造次,早已匍匐在地哭求饶命。

    就这样,叔侄两人占据了府衙,他们又把本地有名望的豪族士绅韩过来,项梁在堂上直截了当的说:“现今天下,群雄并起,你们和我都是楚国后人,正是复兴楚国的好时机,我和大家平时相处的不错,如果复国成功,我当与诸位共富贵,共享天下。如果你们中有人不愿意追随我,那也可以,只需跟我的侄儿说一声就可以出去了。”看着侍立一旁的项羽和地上东倒西歪的死人,堂下的士绅也明白眼前的局势了,不从就是个死啊,于是不约而同的说:“我们愿意追随项梁公,共谋复兴楚国霸业。”于是公元209年10月,项梁杀殷通,自立为会稽郡郡守,以项羽为裨将,召集江东子弟8000余人,正式开始反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