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话说西汉 > 项梁之死1

项梁之死1

    话说项梁给齐赵两国发出了求援信,他自信的以为两国肯定会派来援兵,就算赵国不来,起码齐国田荣也会毫不犹豫的率领大军来驰援,可是事与愿违等来的不是什么援兵而是田荣的一封回信。

    信上是这样说的:“项梁公,你前不久对我的援救,我万分感谢。你英武非凡,率领威武之师与章邯所率领的秦军对垒,我万分钦佩。可是,我在出兵之前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你能够答应。前不久,齐国出了一些乱子,我率军平定之后,却让三个元凶逃跑了”我听说伪齐王田假逃到了贵国,田角和田间逃到了赵国,不杀三人,我恨难消。如果武信君能把田假杀了,又用你的威名说服赵王把另外两个逆贼也杀了,我会毫不犹豫的起兵去协助你。

    项梁看了信的内容非常生气:“田荣啊!你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当初你有难,我去救你之时,也没讲什么条件,如今老子有难,让你来,你反而跟老子讲价钱,气煞我也。”如果今天我为了你的那点援兵,杀了田假,那我就太没义气了,这让天下的英雄豪杰知道了会怎样看待我项某人呢?谁还敢来投奔我呢。

    项梁严词拒绝了田荣的要求,而田荣呢,也是说到做到,不见三颗人头,老子就是不出兵。他收到项梁的回信心里暗自思量:“那三个货逃到你们那里一点用处也没有,而他们对我却有切肤之痛。你们为什么如此袒护,莫非他们叛乱是你们的授意的,心里也是愤恨难当。”

    没有等来外援的项梁,于是决定独立面对秦军,他命令侄子项羽和刘邦先进攻城阳(山东甄诚),攻下之后再取定陶(山东定陶),这样做是为了防备这两个地方的秦军与濮阳城中的秦军遥相呼应。项羽和刘邦的到命令后,立刻行动,不费多少功夫,第一个目标顺利完成。但在攻击定陶时,他们遇到了麻烦,打了几天始终无法攻克。于是他们也不在这里干耗,调转大军改变目标进攻雍丘(河南杞县)。等到两人赶到雍丘时正好也刚刚来到此地由李由率领的秦国大军。这个李由可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是大有来头的。

    李由,秦国丞相李斯之子,蒙恬的学生,公子扶苏挚友。当年就是因为他坐阵荥阳,使得吴广久攻不克,命陨于此。在秦二世赐死扶苏和蒙恬的时候,因为和李斯的关系,他并没有收到牵连,反而受到了朝廷的重用。

    此时此刻,李由正驻扎在雍丘城内,看着城外乌压压的楚军,他并没有慌了神,而是淡定从容的一面加紧防御部署,一面派人向章邯求援,李由虽出身官宦之家,但并没有没有官宦子弟那种高人一等的气势,而是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深受官兵的爱戴。

    城外的刘邦项羽担心迟则生变,没有过多停歇就开始了进攻,。双方激战了整整三天,在第四天的中午,李由已经遍体鳞伤,但仍然坚持继续指挥作战。一直坚持到下午,雍丘城才被攻破了。楚军和秦军在城破后,进入了巷战阶段,李由本人也战到最后一刻钟,死的时候,仍然手持长矛,屹立不倒。项羽是个很看重英雄好汉的人,下令把李由用棺木盛殓后运回上蔡老家安葬。

    听说项羽和刘邦攻下雍丘,灭了李由,项梁率大军就来到了定陶,准备再接再厉乘胜追击拿下这个难啃的骨头。对于自己侄子取得的战果,项梁很高兴,瞬间腰杆直了起来,觉得项家军无敌于天下。骄傲自满情绪在他的内心无休止的蔓延。我们普通人都知道一军统帅是很忌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这种坏情绪的,因为与这种情绪伴随而生的往往就是兵败身死。

    项梁公情绪上的变化引起了他军帐内一个叫宋义的注意,他规劝项梁说:“项梁公,行军打仗,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场战役的胜利,左右不了大局,我们还是得谨慎从事,低调点好。如果我们因为一场战役的胜利,使将领们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懈怠松懈,这是会坏大事的。”要说这个宋义说话还是很注意分寸的,没有用什么过激的话去指责项梁,而且这样劝谏也完全是出于一片公心。

    可是项梁听了宋义的话,没有一点虚心纳谏的意思,内心充满了对宋义的不满,可是这个宋义资格相当老,是原来楚国的令尹(丞相),自己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只好阴沉着脸说道:“你提醒的对,很及时。我们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的,”说完这句话,项梁突然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宋公,根据目前局势,我认为我们楚军力量还是有点不足,如果单独抗衡秦军,势必损失巨大,鉴于此,我想劳烦你亲自去齐国一趟,再好好劝劝田荣,晓之以理,让他务必率军前来,与我会战章邯这个劲敌。”

    项梁的后半句话明显就是想支开宋义,明知田荣因为田假不回来,还让宋义出这趟差。这不是在整人吗?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他项家祖传的心眼小,不能容人,这样的人撑死就是个将军,决不会有更大的成就。

    宋义听项梁这样说,心里是老大不痛快,知道项梁在故意整人,但也只能应承下来。看着宋义的不情愿的出了中军大帐,项梁心里窃喜,这个讨厌鬼终于走了。

    宋义回到自己住处,一想:“你赶我走也好,你项梁如此为人必有一败,我也不会在这里给陪葬,你给了我一个恰当的理由离开这里,让我逃出生天,我得谢谢你。”越想越高兴,宋义一刻也没有停歇,马上收拾行李,带上几名随从就出发了。

    在去齐国的路上,宋义遇到了齐国的使者高陵君,他打马上前问道:“高陵君,这么巧,你有何贵干啊,莫不是去见项梁公吧。”高陵君笑呵呵的说:“是啊,宋公,齐王命我去求见武信君。”说完,高陵君就打算继续赶路。

    宋义看高陵君急着赶路,马上拦住说:“你啊,这么着急干什么,触霉头吗?我劝你还是慢一点好,去早了未必是好事,我料定那项梁不听人劝,傲慢自大,必然失败,你去的晚,还可能躲过一劫呢!”

    高陵君很惊讶,心想宋义你这么说你家主公呢,有幸灾乐祸的意思。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说:“谢谢宋公的提醒,我会注意的。”说完就继续赶路了,不过赶路的速度比原来慢多了。

    宋义这个人其实也有点不地道,你和项梁是一个阵营的,怎么能当着外人说自家主公呢,你和高陵君也不是至交好友,万一所言所语传入项梁的耳朵,你宋义不就是是自寻死路吗?

    果然一语成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