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1988之实业大亨 > 第一章 重生88春

第一章 重生88春

    1988年,龙江省哈市技师学院。

    陈青的目光紧紧地盯在身前被夹住的铁柱上,双手操控着车床的摇把,对着铁柱进行切削。

    俩三分钟后,铁柱上出现了间距2.54毫米的螺纹。

    陈青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满意足的拿起自己车出的零件。

    拿尺量了量,完全符合图纸要求。

    监考老师发现有人车完零件,立马走过来接过陈青手中的螺纹杆,目测了下。

    “基本没问题,你合格了,去外面等着吧。”监考老师略显意外的看了一眼陈青,没想到天天调皮捣蛋的陈小子居然是第一个完成任务的。

    陈青也不理会周围人羡慕的目光,冲着监考老师羞涩一笑,走出了车间。

    他前世干了七八年的车工,还考了8级车工证,一个螺纹对他来说实在是不能再简单了。

    看着学校大墙上的字,陈青挠了挠头。

    改革春风吹满地,劳动人民真争气。

    自己还真重生了!

    那前世辛苦半辈子打拼的江山岂不是白费了?

    陈青摇了摇头,重活一世,前世的那点小成就还算啥。

    感受着自己结实的手臂和平坦的小腹,以及那浑身上下好像使不完的力气。

    陈青没法不满意。

    今天是他中专技能考试的日子,不同于后世,现在的中专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成绩好的甚至能直接进入编制单位,混几年当个小领导都行,比起后世的985211也不遑多让。

    陈青的理论忘得差不多了,但实践绝对没问题。

    按理来说应该也能混个毕业证,甚至进入某个大厂上班,端起一份铁饭碗。

    可重生的陈青哪还能看得上这个,心思早就飘荡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了。

    “考得怎么样?能不能合格。”陈青的老师林建设走上前问道。

    陈青摆了摆手,“没问题,你就等着给我发毕业证吧。”

    “你小子别给我装蒜,要是考不过,我让你妈打死你。”林建设先是一笑,随即恐吓起了陈青。

    “算了吧姐夫,我妈说晚上到家吃饭,我大哥他家也来。”

    陈青一点也不虚自己的姐夫,当初要不是有他搭桥,二姐还真不一定能看上一名普通老师。

    要知道这年头,劳动人民的声势虽然有所下降,但其依然目空一切。

    作为顶了自己老妈上班的二姐来说,找对象那真是随便挑,排队的红娘差点没把门槛踏平。

    “嘿嘿,家里缺点啥,你跟我说,保准晚上给你带过去。”

    林建设一脸的傻笑,能娶到陈青的二姐,他天天躲在被窝里乐。

    陈青眼睛一转,问道:“姐夫,我记得你们那时候好像强制认购国库券来着,你家还有没有?”

    这时候的国库券在南方已经可以自由交易,但在北方却根本无人问津。

    还当那玩意是废纸,不少人甚至一拿到手就出去找人八折卖了,根本不等着到期兑换。

    “那玩意我家倒是有,不过你要它干嘛,不到年份又不能兑换,快到年份的我也拿不出来。”林建设一脸好奇,不知道这个小舅子要国库券干嘛。

    “当然是拿来赚钱,我跟你说,这玩意现在南方就收,1块面额的轻松卖到1块1,那钱和捡来的没啥区别。”

    陈青一脸蛊惑的说道,他今年才16,即使弄到了国库券想要去南方兑换,家里也不可能同意,还不如让自己的姐夫跟自己一起去。

    “真的假的,你一个中专还没毕业的学生怎么知道的,这事我连听都没听过。”林建设上上下下打量着陈青,一脸的狐疑神色。

    “唉。”

    陈青叹了口气,道:“你一个老师,平常都不看报纸吗?头俩个月报纸上就说了,开放国库券自由交易。”

    林建设回忆了下,也不敢确定报纸上有没有陈青说的那些内容,却又不想在小舅子面前露怯。

    “我当然看报纸,只不过没关注国库券,身为老师的我,关注的当然是国家大事。”

    “国库券为国家提供经济发展,怎么就不是国家大事了。”

    “行了,我也懒得和你墨迹,你就说要我干啥吧,别跟我拐弯抹角。”林建设有点恼了,小崽子咋这么能说,以前怎么没发现。

    “我现在也没想好,就是随口一说,你等我计划计划。”

    陈青想了想,他刚才也是一时激动,才跟自己的姐夫说了这么多,其实他也没什么具体的计划,只是突然想起来这事,觉得自己能做而已。

    这年头,南方倒腾国库券的已经有不少人发了大财,北方碍于交通原因,市场完全没被挖掘。

    市面上轻轻松松就能收到九折的国库券,当然了,这些都是距离期限还有四五年的券,一些快到期的券转手到银行就能换钱,傻子才跟你换。

    这些一百元面额每年七八点利息的国库券,放在沪海甚至能卖到一百二十左右,可在哈城,能按照原价值收券你就偷着乐吧。

    可笑吧,就连北方的银行都不认可这东西的价值。

    而且不少银行因为卖不出去国库券,甚至会被上级处罚,弄得北方银行根本不敢储存这些国库券,只想着往出卖。

    可现在让陈青为难的是,收券需要本钱,他一个还没参加工作的学生,兜比脸都干净,哪来的钱做生意。

    此事暂时作罢,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不少考生都走出了车间。

    一个身高体壮,国字脸的大汉走到陈青身旁,嗓音浑厚且低沉,“你考得咋样,我看你第一个就出来了,不会是作弊被老师逮到了吧!”

    陈青抬眼看向自己的小伙伴,笑道:“那怎么可能,老师一眼就认定我合格,才让我出来等你们的。”

    这人名字叫赵虎,和陈青属于发小,从小玩到大的那种,双方的父母交情也很好,毕竟都是前后院的邻居。

    前世的时候,赵虎和陈青一样,毕业就进了厂子,直到九十年代末下岗潮的出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