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岭南生存日记 > 理塘王朝奋斗史

理塘王朝奋斗史

    理塘王朝奋斗史

    ……

    一年,坤太祖降生于极北之地。

    正当天生“雄鸡”祥瑞,更有鸡神在半空中“舞蹈”之异象,族人皆以为奇。

    六年,坤太祖崛起于中州,率领部众在一处不知名池塘定居。

    十年,一日午时。坤太祖在梦中得仙人指点,言理塘有帝王气。

    坤太祖不知其所言,正欲追问之,却突然从睡梦中醒来。

    他愣了一下,好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疯了一般,冲出门口,正好看见了那处不知名池塘,联想到前因后果之后。

    立即派人在池塘前立了一块石碑,坤坤爆手持名为锐刻五的神兵,为其刻上“理塘”二字,强行将天命加注己身。

    十三年,坤坤爆率领子弟在“理塘”石碑之前,筑天坛,祭黄天,称大帝。

    削碑部分,铸为“理塘皇玺”。

    建立理塘皇族,统治理塘王朝。

    世称“理塘坤武太祖大帝。”

    十五年,坤太祖制定“爵位制度”,子弟皆为公侯卿相,皇族内部无不欣喜若狂,更加拥戴“坤坤爆”国王的统治。

    十六年,坤太祖欲整合诸夷,建立“大中州共荣圈”,助力中州共同繁荣发展。

    遂遣使四方,邀请诸夷酋长与之会盟。

    哪知,夷人“果然”枉费坤太祖的“一番良心”,竟大胆截杀理塘国使,公然挑衅理塘王朝。

    不久,组建诸夷反理塘大军,互为鸡脚,共抗理塘反动“贼兵”。

    十九年,坤太祖悉发国中兵,四方出击。

    经三次东征北伐,终扫灭中州诸夷。

    使二百余人归附王化,国力大增。

    二十二年,坤太祖以理塘本土为王畿,发起北原、南山大开荒建设。

    三十年,在北原建立新的居留地【天津】,派皇族子弟“丧坤”出镇,领省刺史。

    同年,在南山建立居留地【四川】,派子弟“程坤”出镇,领省刺史。

    四十年,坤太祖制定【十年计划】,力求将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强大的农业国,国内迅速兴起“农业建设狂潮”。

    五十年,经过长期发展,在坤太祖的统治下,理塘王朝国势日盛,逐渐统一中州。

    五十九年,烈阳纪元,全球变暖。

    世界开始建立大大小小的国家,但依然改变不了理塘王朝“宅兹中国,光宅中原”的正统地位。

    六十一年,坤太祖建立联盟【大武论山】,先后有不少国家加入。为了应对理塘王朝的威势,其他国家纷纷报团,同年,联盟【北方联防】、【自由协约】、【东南互保】、【西南联盟】成立。

    六十一年,【小坤】伯爵被刺杀在王畿省郊外,经查是盘踞在西南的【橙国】所为,王畿省刺史【靓坤】得知这消息后,怒而上表,扬言要为弟报仇,维护“理塘皇族”的威严。

    英年丧子的坤太祖并没有做出回应,禁卫军将复仇心切的【靓坤】侯爵拦在宫殿门外。

    后来,经过同样经历丧子之痛,每日“以泪洗脸”的【乔碧萝】皇后的口述,说:“太祖每日都骑着他的宝马【珍珠】,腰悬神兵【锐刻五】前往理塘打猎,一打就是一天,还经常站在“理塘”碑前发呆。

    六十五年,坤太祖将“理塘皇族”驻地迁往【四川】。在东方相继开辟【长安】【齐州】二省,派遣【爱坤】侯爵镇【长安】、【段坤】侯爵镇【齐州】。

    七十年,【北方联防】爆发严重正治危机,西南三国起兵合击【橙国】。

    七十三年,坤太祖发起【大陆战争】,联合【大武论山】九国合击【北方联防】。

    发【天津】、【长安】、【四川】、【齐州】四镇兵马出击【橙国】,坤太祖率“禁军”御驾亲征,皇族子弟程坤公爵、丧坤伯爵随同出征。

    ……

    七十四年,由坤坤爆大帝发起,以理塘王朝为主的【大武论山】八个加盟国,集结二百六十三人大军,约十个军团,出兵南下,合击【北方联防】。

    五月份,理塘大军在爱坤侯爵的率领下,借道扬州,过扬州桥,从大别山西面,向紫国的北方要塞—“柏乡”发起进攻。

    参战部队分别是:

    理塘中央军团、四川军团、扬州军团。

    (四十七人);

    暗国远征军(四十二人);

    双鱼国远征军(三十六人);

    ……

    七十五年,青国开拓军团在大别山以西,扬州以东的河岸建立“步突”前线营地。

    程坤公爵趁柏乡城还没组建军团之际,立即命令扬州军团率先渡过大江,从步突向柏乡城发起直线进攻。

    早冬月,柏乡防线被理塘军轻易撕碎,柏乡总督弃城而逃,扬州军团成功占领柏乡。

    七十六年,扬州军团乘胜追击,向东闪击泥塬,紫国大军措不及防,泥塬军团被迅速击溃。

    霜寒日,泥塬军团指挥官阵亡,其余部众尽皆被杀,泥塬城旋下。

    至此,连丢两座军事要塞的紫国已再无反击之力,失去了西面的天然屏障,大别山东面平原宛如没有衣服的美女一般,任由理塘大军采摘。

    七十七年,初秋日。

    理塘中央军团及时赶到泥塬城,指挥官丧坤伯爵立即率领二十二人向更南方的土塬城发起进攻。

    (土塬城建立在贺江河湾之上的大平原,是紫国的经济重镇、政治中心,是大别山东面平原最大的城市,贺江航线连接南方诸国的中央枢纽,商业、手工业产品集散地,紫国首都的西北门户、陪都)

    ……

    凉秋日,紫国的同盟国—黄国终于响应了紫王的战争号召,黄王命令最精锐的朱和军团驰援泰康。

    与此同时,理塘中央军团包围土塬城,局势岌岌可危,而北门的平谷城和河南的泰康城不为所动,均闭门自守。

    七十八年,土塬城投降,归附理塘王朝。

    紫国最后的“泰平”防线分崩离析而不能守。

    ……

    起始日,理塘大军继续进攻平谷城,同时,紫国最后的泰康军团和黄国的朱和军团在贺江岸边会师,向西进攻,意图收复土塬城。

    青国远征军与暗国远征军会师于泥塬,但与理塘军团完全脱节。

    ……

    晚夏日,

    理塘中央军团向北,追击紫国平谷军团。

    而紫、黄联军突然在南方登陆,紧跟着理塘军的步伐,发起背袭。

    同时,青、暗联军轻装出阵,分开左右两翼,趁势对紫、黄联军展开包围圈。

    ……

    (此次三方混战,是第三次大陆战争过程中,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最重要的战役,直接影响了战后南方的正治、经济格局,甚至国际格局的巨大变动,大别山区域的归属,也决定了全天下的命运,大陆的均势平衡被打破,大陆出现了统一的契机)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