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还源 > 第二十六章 瞋心若不止入地狱如箭射

第二十六章 瞋心若不止入地狱如箭射

    缓缓的吸一口气,再缓缓的吸一口气,你心中的那股似要爆炸开的感觉有没有停下来?

    没有。

    当瞋心的火烧起来的时候,就像一场肉眼可见,沛莫能御的山林大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你看到的每一个人或物,听到的每一个声响,想到的每一句话或画面,都在助力你的瞋心如剑林一般提山倒海的疯长肆虐。

    这时即使天上下大雨都不再起一丝一毫的作用。没有人可以阻止它的熊熊燃烧,失控蔓延。

    除非它把视线之内的一切都焚为灰烬,连带把自己也一并燃烧至虚无。

    它总是这么激烈的,狂热的,不带丝毫理智的,不受一点约束的,不顾一切后果的横冲直撞,上至九天,下至九幽,没有它的足迹到不了的地方。

    可是这场弥天的大火造成的弥天大祸原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它既没有这么大的势力,也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它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火苗,甚至一个小火星。

    那时随便一勺水,或者一铁掀泥土,或者踩几脚,就可以让它不再继续发展壮大,以至不可收拾。

    可是人们为什么不在它还很小很小,还没有成气候的时候,就把它熄灭呢?

    在日常中,有形的火是人们肉眼可见的,很容易就认出火在燃烧着或者开始渐渐变大。因为很容易认出,就很容易掌控它的当前形势,可以及时通过有效的方式把它熄灭。

    可是当心中的瞋火燃烧起来的时候,它是无形无相的,你是没办法看到它的存在且正在越烧越大的。有时即使你意识到了自己正在发怒和怨恨,你依然没有办法控制得住它,因为你没有可以熄灭瞋火的智慧之水,更遑论你连认都认不出来它?

    宋远一样。

    当他发现自己又对自己的媳妇发火之后,那已经是在他们激烈争吵过后了。

    可是即使他发现之后,他用他所知道的一切佛法的道理,他依然不能空掉心中那极强烈的怨恨感。

    当你看到一个的衣服,一个人的鞋子,一个人的牙刷,每一件和她有关的东西都能让你升起一股强烈的憎恨感。

    可是那个人并没有对你做什么,她也没有骂你,没有打你,没有污辱你,她只是没有按照你的意愿和想法做某件事。

    宋远一开始也没有想要发怒或发火,他只不过站在丈夫对媳妇的立场上,想要通过自己话语改变媳妇的某个观念或某种状态。

    比如想让她少看一会儿手机,因为手机上的东西没有办法提升她的认知,只会让白白的消磨她的斗志和宝贵的时间。

    想让她多多练字把字写漂漂亮亮,磨练并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好提高自己的自信,并增加职级晋升的砝码,因为她的职业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想让她阅读中华原版古典名著,如四大名著原版《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史为镜,了解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瓦上霜的无常变幻和天道好还的因果定律,并提高文学素养,开拓人生的视野,不再因为见识短浅,胸无点墨而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搞得自己和别人都很辛苦而不自知,或者总是留下一堆烂摊子,让别人为她善后。

    想让她阅读中华经典处世三大奇书《草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学习基本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和变通方法,如何在纷杂的工作中心不散乱慌张,如何从生活中或工作中产生的挫折或不满中轻松的脱离开来,在生活和工作中修行,好让自己福慧双修,功德圆满。

    ...

    这些事都不是可以急在一时的事情,宋远也知道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所以他在刚开始说自己的媳妇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自己一定要达成什么目的,或者说让她必须得按照自己的意愿做。

    他只不过是开开玩笑,或者调侃调侃,并没有当真。

    可是他的媳妇也许心情不好,也许生来说话就喜欢使用反问的语句,总之她不同意他的观点。

    比如:宋远问她:“你吃过饭了吗?”

    他的媳妇一定不会回答:“吃过了”或“还没吃”,她一定说:“现在都几点啦,还没吃饭?”

    这时宋远还没有任何情绪上的事,可是这时他意识不到他心中的瞋火已经在燃烧起来了,现在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火星。

    所以,他在她反驳后,因为这一个小小火星的存在,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或结果,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时,这颗火星闪了几闪,他于是说更多的话,来论证自己刚刚说过的观点刚刚是正确的。

    宋远调侃道:“你说话怎么总这么噎人?怎么总是不顾别人的感受?你就不能少说点反问句,多说点陈述句。直接说吃过了,或者没吃。”

    可是两个不同的人,父母不相同,出生环境不相同,成长的经历不同,父母灌输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同,自己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言传身教也不同,怎么可能会有相同的观点?

    于是他的媳妇再次没有同意他的观点,反而再次用反问句反驳道:“你自己说话就好听着了?每次不是刺刮别人这,就是嫌弃别人那,吵架时更是乱说一气,我根本都没有那样想,你总是什么难听说什么。”

    那瞋火的火星开始连成一片,宋远不再调侃,想对媳妇讲讲道理了:“照你这么说,别人都是错的,你总是对的,如果别人说你,你为什么不能听进耳朵里,记到心里,为什么总是要和别人对着干?你说说我说过的啥话你认同过,我说过的啥话你不反对?”

    媳妇冷冷道:“我早就和你说过,你总说你话啥我都反对,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和你的感觉一样的,我说话你又有哪次不是反对,我做啥你不是一样看不顺眼?二十三那天,在厨房拖地,嫌弃我不拖地,说什么来着,“你跟拖地有仇了?””

    这时那瞋火开始燃起了一点点的火苗。依着这小火苗,宋远不满道:“我没有用反问句,我说的是“我看你是跟拖地有仇了”。再说了,这也怪我说你?二十三是送灶间爷上天宫的大日子,谁家不先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才把灶间爷送上天宫,临走前还要祈祷灶间爷上大多说家里干净,少说家里邋遢。你倒好,厨房脏成那个样子,满地的泥糊涂,你就把灶间爷送上天宫。”

    媳妇不满的回道:“你还好意思说我为啥不拖地了,人家刚开始不是不干,拖了地之后,是谁嫌这不干净,那不干净,既然干也挨吵,不干也是挨吵,那我为啥还要干?”

    宋远心中的瞋火猛的一跳,开始燃烧起来,对于这种歪理他怎么会认同:“哦!!!你拖完地这也是泥道子,那也是黑点子,你说你装模做样的拖那一趟干啥?”

    媳妇高声道:“所以我不拖啊!既然干了还挨人家的吵,我图个啥,谁干得好谁拖!”

    宋远心中的瞋火熊熊的燃烧起来:“干个啥事儿都糊弄,除了吃喝拉撒,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啥都不会。你不会,别人给你说了,你照着弄呗,自己弄又弄不成,别人说你也不听,真不知道你这种人一天天的想干啥。”

    媳妇高声反驳:“人家能,人家多能啦,人家啥都会,俺啥都不中,啥都不会,啥都弄不成,所以俺不干。”

    最见不得这种烂泥扶不上墙,一点上进心和自律能力都没有,还沾沾自喜的人,宋远心中的瞋火在脑海中狂飙四方:“你做人做事能不能用点心?别人说的话,你能不能听到心里去,哪怕就一次?真不知道世界上怎么会有你这种人。事情做不好不是想着我一定要做好给你们看,总是摆出一副死猪不憚开水烫的样子。你们说我站不直,那我干脆就躺下来。就像在深城时,两个人一起出去,每次我起前面,你就在后面,我在后面,你就走前面,你看看满大街的男女,有哪个不是肩并肩一块走的?”

    媳妇也怒火冲天:“你还说嘞。在深城时,你走得快,我走得慢,你不说等着我,总是一个人噌噌往前走;等你回到家,你的心安顿下来了,走得慢了,又嫌别人走得慢了。总之,啥都是别人的错,你啥都是对的。连不拖地也是我的错,人家就一天天等着吃就行了,啥也不用干。我就不喜欢拖地,人家看见一次说一次,看见一次说一次。这世上的人有的喜欢这,有的喜欢那,人家不喜欢拖地也是错。”

    宋远心中的瞋火已经漫山遍野:“你总是这么多事儿,你为啥就不能正常点儿?”他掰着手指头数着,“你不喜欢吃黄豆,不喜欢吃西红杮,不喜欢吃吵鸡蛋,又不喜欢拖地,你怎么那么多的不喜欢和不愿意干。哦!现在家里除了做饭就是拖地两件事,换做以前到了收小麦的时候了,一个媳妇告诉大家“我不喜欢收小麦,我不干了”,到了收玉米的时候,这个媳妇又告诉大家“我不喜欢收玉米,我不干了”,人人都这个鸟样,天下还不大乱?”

    媳妇厉声道:“嗯,她啥都该干了,地也都拖了,现在就去拖地去,你都啥都不用干了。光等吃就行了。”

    瞋恨的怒火烧上了须弥山顶,宋远肺都要气炸了,脑袋嗡嗡响,恶狠狠的盯着媳妇,如果眼光可以杀人,她一定已经挂了几亿次了,他声嘶力竭的吼道:“难道我不是正在佛像那里上供吗?难道我不是正在佛像那里上供吗?如果我在厨房里需要用得着你吗?”

    他怕自己会吃人,转身去了另一个房间,在房门口一拳砸在门上,他的媳妇还在喋喋不休的说着什么,他揪住自己的头发猛的摇晃着身体乱揉一通,无力的倒在床上,这一瞬让他有种毁灭一切的瞋恨。然后,他发现自己的脊椎拉伤了,只要一动脊椎的某一段就钻心的痛,他躺在床上一天不吃也不喝,心中万念俱灰。

    自此,一点瞋恨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把宋远和他媳妇生生的带到了炼狱。

    宋远从一开始就从没想过要和媳妇起冲突,或者真的对她有什么不满想要教训她,恰恰相反,他很在意她,也很关爱她。可是这一点瞋心是如何从一点火星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呢?

    如果一开始,宋远没有设定想要改变自己媳妇的这样一个目标,进而在内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相状的话,就不会有依据这个相状而进行的以后的种种推波助澜的对话和争吵。

    而不要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并执持这样一个相状是最容易化解这场灾难的最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就像你不给一辆可以自动驾驶的车使用导航设置目的地,车就永远不会发动并行驶起来。

    而如果一旦行驶起来,一定要能够及时觉察到自己已经处在行驶起来的状态。并且,此时如果心中再产生任何相状并执持的话,也就等同于给车重新设置了新的目的地。

    所以,在能够及时觉知自己已经处于行驶状态的情况下,还要有能力让车及时停下来,只要我们把心中那个相状拿掉,失去了目标,心也就回复到静止状态了。

    如果这三种都无法做到,那就和宋远一样入地狱如箭射一样迅速了。聪明的人绝不会反复的犯同一个错误,宋远有这个决心,你呢?我的朋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