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梁爱情故事 > 39.方圆的房间

39.方圆的房间

    “呸……贪官。”石米在隔壁茅房暗骂。

    “嘿嘿……今年我已经向云徳轩推荐了二十名寒门学子。”马知府继续道,“能在云德轩读书,是他们一生的福气。”

    “大人也算投桃报李,对他们仁至义尽。”

    “屁,哪个管他们死活,”马知府满脸嫌弃,“我只不过希望他们能再创佳绩,若有人再次高中,那我们……嘿嘿。”

    “大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杨师爷竖起耳朵,“大人,隔壁茅房好像有动静。”

    “不可能,方圆又不在,府衙内院只有她一个女人,”马知府话题一转,“方圆和陆伍最近在忙些什么?我怎么这两日,没见他们。”

    “不晓得,全府衙,只有他们房门紧闭。”

    “呸,还是京城来的呢,不懂礼数,”马知府吐了一口痰,“师爷,我拉完了,你纸匀我一些。”

    “大人,我也没带够。”

    “你……正反面用。”

    匆忙地提上裤子,石米惦着脚,率先出了茅房,回头望见茅房墙上隐约有一个白色大字“女”。

    走错了。

    “呸,说小爷是送财童子,”石米回头望了一眼隔壁茅房,轻声嘀咕道,“小爷只不过把你们当藏春阁的姑娘。”

    走进连廊,连廊两边载满了柳树,遮住了视线,一肚子气的石米竟走错了路,绕到了后院。

    而恰时晌午,衙役正值午休,竟连一个能问路的都找不到。

    晃了一会儿,突然,石米发现一个紧锁的房间,跟其他房门、窗户大敞的房间相比,它显得很突兀。

    回想起刚才偷听道,石米笃定,这一定是方圆的房间。

    房间的门外挂了一把锈迹斑斑的黑色大铁锁。

    用力摇晃铁锁,石米拾起一个柳树枝,捅了半天,还是打不开;他拾起地上的石头的砸了几下,铁锁仍纹丝不动;气急败坏的石米直接扑上去,张开大嘴咬了一会儿铁锁。

    “啊。”石米捂着牙,疼的坐在地上。

    一片绿叶柳叶飘落,正飘在他的头上。

    抬头望了一眼,房间外一个参天大树,石米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

    他猛地跳起身,爬上柳树,顺着树枝,爬上房顶,石米轻轻的挪走瓦片,房间的内的样子,尽收眼底。

    想从房顶跳入,可石米伸腿,怯生生地尝试了几次,总觉得有点高。

    “还是老杨家的抻面最好吃。”

    “他家烧麦更好吃。”

    听见两个衙役走过,石米一晃神,脚下没站稳,掉入房间内。

    “砰,砰。”

    摔在桌上的石米,又滚到地上,捂着嘴,石米疼得在地上打滚,闷声骂娘。

    趴了良久,他才爬起身,扫视周围,房间对称的摆了两张黑色方桌子、两个一人高的衣柜、两张实木床,床上挂着纱账,一边是白色的纱账,另一边是厚厚的粉色纱账。

    难道是方姐姐和陆伍住在一起?

    突然心生烦躁,石米翻了翻更近的衣柜,果然,打开一个衣柜,尽是女人的衣服。

    “品味不错。”石米心念,衣服虽然很素雅,但是质地很考究,干净的清香味儿,让人心旷神怡。

    表情逐渐变得猥琐,他翻出了方圆的亵衣,捂在鼻子上,石米嗅了嗅,又换另一件。

    五颜六色的亵衣,让石米笃定,她一定是个外冷内热的好姐姐。

    忘记了自己来的目的,石米掀起粉色的纱账,躺在床上,想象着方圆就在躺着在边,挂着笑容,石米竟睡着了。

    醒来时,已是下午。

    迷迷糊糊,踮着脚,石米来到摆满文件的桌旁,最显眼的地方,摆放了一本厚厚的《大梁律》。

    散乱摆放了一些信件,都是大理寺魏大人询问父亲石仲武案件的信,石米大概翻了几页,没有什么新意,每封信上出现最多的词就是“务必查实”。

    桌角还有厚厚的一摞书,令石米犯困,书中夹着一摞装订好的草稿,引起了他的注意。

    抽出一看,尽是父亲案件相关人员调查,记载的很全,很详细,甚至包括严世宽,医者霍之文,甚至包括德胜楼每一个店小二的调查。

    “石家二夫人赵文君,赵王爷的妹妹,大梁的郡主,嫁给石仲武十七年,性格沉默老练,现在石家真正的掌事人,话语权……”

    ……

    “四夫人,李芙蓉,西南边关李将女的嫡女,自幼习武,为人热情豪爽,性质直接,较好突破……”

    觉得很有趣,有些竟是自己不知道的,他翻了几页,找到了父亲,但记录却少得可怜,而且每一句的末尾都是“问号”。

    “石仲武,大梁开国那年搬至中京?原籍?生意人,乐善好施,布业?马匹?铁器?粮食?生意涉猎范围广?”

    想知道方圆是怎么记录自己的,石米快速翻阅,找到自己时,气得脸都白了。

    只有短短的两句话,一句是“财主家的傻儿子”,另一句写得字体更大,更醒目,明显是后加上去的。

    “脑子似乎有病。”

    气得将草稿纸摔在地上,如果手中有一把火,他真想把这个房间点了。

    草稿内飘出一张单独的纸。

    俯身拾起纸,石米表情严肃,因为他知道了父亲可能的死因。

    这是一份仵作的验尸报告。

    “1.胃中检测出毒药,鹤顶红成分;2.眉心处有一红点,似乎是银针一类暗器;3.尾椎处,有一米粒大刀口,一把极细的长剑刺入其中,伤及五脏;4.身上大大小小,有十处刀疤,系陈年旧伤。”

    父亲真的是被人杀害的?

    握紧拳头,石米咬牙读完了这份报告,父亲到底得罪了谁?谁是凶手?

    虽然与父亲的关系很差,但他不是死于旧疾,而是死于非命,自己如芒在背,仍然难以接受。

    更让他担心的,背后的凶手,是否会到此为止?会不会危及石家?

    甚至,会不会斩草除根?

    认认真真的,石米将桌上所有与案件相关的信件,信息又读一遍,牢记在心。

    直到天色渐黑,看不清字迹,石米才停下来。

    借着月光,石米轻轻地,将资料按原样整理好,望着散在地上的衣服,他放弃了,准备离开。

    “咔咔!”

    门外铁锁头传来轻微的声音。

    心里“咯噔”一下,不好,是方圆和陆伍?他们回来了?

    扫视四周,他快速寻找,哪里可以藏身。

    悄悄地,石米爬上床,钻进粉色纱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