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我在聊斋世界修长生 > 第三十七章 鸣冤

第三十七章 鸣冤

    “已经到子时了?”鲁逊看着玄都。

    “没有啊。”玄都又在院子里转圈,“朋友,你这里也太乱了吧?我帮你收拾吧!”

    这朋友怎么感觉这么怪?

    “唉…”鲁逊话讲到一半,只见玄都手一挥,七个女子出现在院子里。

    这些女子个个年轻貌美,出现后先对玄都一拜,接着又拜鲁逊,“少爷。”

    鲁逊看了看,认出女子中的一人,正是在破道观出现过的李绮。这些女子都是玄都卷来的生魂?

    “你们快把这院子收拾干净,这些野草什么的全部弄走!”玄都双手叉腰,意气风发。

    “是。”七名女子熟悉地跑到其他角落,拿到锄头铲子之类的工具…

    鲁逊看得呆若木鸡。这玄都指定是在夜里出来过,要不然这些女子怎么会这么熟。

    看玄都过来,鲁逊赶紧问,“你这桃也太显眼了,能让它们不这么容易被发现吗?”

    “不挺好看的吗?”玄都看了眼桃树,不解地问。

    “是很好看。可是这么好看,别人看见了就想来偷啊。”

    “为什么要偷?他们没有吗?”

    “他们也有…这桃子太好看了,他们更喜欢,就会来偷。”

    “喔。”

    “你有办法让它们不那么好看吗?”

    “有啊。”

    “那你快让它们普通一点。”

    “不行。”

    “啊?”

    “变丑了不好看。”玄都拍拍桃树干,只见原本奇异的桃,慢慢变成一片树叶。

    “这样总行了吧?”

    鲁逊仔细看了看,发现桃子那蕴含的炁还在。他走过去抓住那片树叶,树叶又变成了半个头大的桃。

    “你怎么做到的?”鲁逊热切地问。要是自己也能学会这一招,不是就可以变身了?

    “就这么做到的。”

    …

    聊了半天,鲁逊是死心了。

    玄都所有的法术,好像都是生而知之,至于跟他学习,想都别想。

    还有一点,这玄都长得不好看,却还有点外貌主义。桃子要好看,拘的生魂也貌美。

    院子里原本有石块铺成的小道,其他的花池也都有围出来。但随着日久荒废,加上吴伯种菜,这些痕迹都被泥土盖住,一些地方更长出野草,看着确实慌乱。

    这七个女子也不知用的什么手段,没过多久就将院子里的野草和菜全都锄掉,原本被泥土盖着的路径也露出真容。

    等到七个女子去屋里收拾,玄都用起法术,只见花池里生出一簇簇野花,小池塘里也生出一个泉眼,咚咚地开始冒水,没多久就蓄满水,水面生出几朵睡莲。

    玄都施法完毕,只见院子变得幽静别致,跟之前的院子比,简直是变个样。

    “怎么样,好看了吧?”玄都问到。

    “是好看了。这些你。”鲁逊点着头又问,“你怎么不用到子时就能出来了?”

    “我也不知道,就是跟着你,感觉精力充沛,没以前那么容易困了。”玄都认真地答道。

    这是好事啊!鲁逊想了想,又问,“那几名女子你打算怎么办?”

    “你说怎么办?”玄都反问。

    “你要问问他们,他们要是愿意投胎转世,我可以想想办法。”

    ……

    第二天早上,神清气爽的吴伯起床一看,以为自己睡在了别人家。

    再三确认这就是自家的院子,惊异的他连忙去房里找鲁逊,却发现床上整整齐齐,空无一人。

    鲁逊昨夜休息的很好,起的也很早。因为担心大郎的案子,他早早出门,就守在衙门附近等着。

    等吃完一碗豆花加两根油条,周广和王庚一起出现在县衙大门口。

    周广拿起鸣冤鼓前的两根大鼓槌,咚咚咚地擂起鸣冤鼓。

    来往的行人无不被鼓声吸引,纷纷围了上去看热闹。

    本地人印象里,滁县很少有需要升堂公判的事。一般需要升堂公判的,事都不会小。

    等到看热闹的人足够多,鲁逊也悄悄凑了上去,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旁观。

    没过多久,滁县县令就做中堂,重重地一拍惊堂木,“升堂!”

    “威~武~”

    三班衙役唱诺,并一齐抖动水火棍,官衙肃杀之气迸出。

    县令看着周王二人,“你们是什么人?有何冤情?”

    “大人,小生是本县秀才王庚!”

    “小生是本县秀才周广。”

    两人自报家门后,王庚将找人连夜写好的讼书呈上。

    县令接了讼书观看完,皱着眉说,“华家一案,所有人都已认罪。”

    门外看热闹的众人,一听是华员外的案子,无不议论纷纷。

    “肃静!”县令重重地一拍惊堂木,接着对周王二人道,“你们今日过来鸣冤,可是有了重要的线索?”

    周广有些语塞,王庚却发现县令对自己使了个眼色,立刻心领神会地说,“禀大人,是有新线索。”

    “华家一案,除非王家女儿死而复生,否则就是铁案,你们可是寻到了她?”

    发现县令又使了个眼色,王庚顺着答道,“正是。”

    听到说王家女儿找到了,围观的百姓又议论起来。

    “找到王家女儿了?”

    “不是说被害了吗,给丢在井里,没找着。”

    “我就说华员外是被冤枉的。”

    …

    县令又拍了几下惊堂木,“传王家女儿!”

    县令其实就是做戏,不想让人家知道他是翻案的主导者。

    没过多久,两名差役拖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女人上了公堂。

    “下跪何人?”县令问。

    哆哆嗦嗦的王家女儿说了半天,这才将家门报清楚,“民女是王老汉的小女儿,名唤王秋娥。”

    “就是她,王老头的小女儿!”

    “她没死,王老头怎么报案说华员外害死他女儿?”

    “我听说王老头是想讹钱,华家没给。”

    县令再次重拍惊堂木,“肃静,再有出声者,叉下去!”

    俗话讲,灭门知府,破家县令。这年头官府生杀大权在握,百姓畏惧官府如虎。见县令大人真的发火,所有人都不敢再出声。

    “我且问你,你去了哪里?”县令问。

    “民女去了扬州。”王秋娥答道。

    “为何去了扬州?”

    “民女…民女害怕。”

    “你害怕什么?”

    “害怕…”

    “害怕什么!”县令步步紧逼,声音大如雷。

    王月娥心头恐惧,正准备交待清楚。公堂之后突然传来一个雄厚的声音,“你是害怕华员外一家人,是也不是?”

    县令回头一看,不动声色地微微皱眉。

    来人同样一身青色官袍,正是滁县县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