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马桶秀才成长录 > 第十六章 隐秘的身份

第十六章 隐秘的身份

    第二天一早,张晨家晚上发生的事早已在村里传开了,有好些个妇人都纷纷上门来宽慰张晨。

    面对村妇们热情的嘘寒问暖,张晨完全是哭笑不得,这哪是来宽慰啊,分明是来打听这纺织工坊的事情。

    张晨只好对妇人们说道:“过几日待工坊建好,我就再多做几架纺车,到时候大娘嫂子们要是有空,也可以一起过来帮忙纺线,我给你们算工钱。”

    此话一出,妇人们立刻七嘴八舌的询问工钱怎么算,管不管饭。

    你一言,我一语的,院子里顿时又热闹了起来。

    “张晨,你准备找几个人帮忙啊?”

    “我家丫头能不能来,她纺线可快了,不要工钱,管饭就行。”

    “张晨,那个工坊什么时候建好啊?”

    ……

    妇人们七嘴八舌的询问。

    其实村里妇人们现在如此着急也是有原因的,前几天还在持观望的态度,但眼下再有十来天,野菜就要下去了,这样一来她们就没事做了。

    没事做就意味着没有收获。

    她们不怕干活,也不怕死人,只怕饿肚子。

    最后张晨只好答应会尽快建好工坊,争取让每个人都有活干,妇人们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妇人们离开后,张晨简单的吃过了早饭,小钰便带着唐芸来了。

    “张大哥,我们刚刚来的路上遇见了王婶,听说你要再找几个人过来纺线?”小钰一进门便问道。

    张晨点头,“没错,不然就你们俩人纺线,这得干到猴年马月去?”

    “可你这工坊还没建好呢。”

    “无妨,明日我要牛铨去找几个木匠过来,一起帮忙做,争取早些把工坊建起来,这样才好投入运作。”张晨笑着回应道。

    话音刚落,牛铨便找来了。

    也没有进院子,站在门口对张晨招了招手:“张晨,你过来一下。”

    “牛大哥,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早?”张晨笑着走出来。“明天我想请你去一趟县里,找木匠做点东西。”

    “行,这是小事。”牛铨往四周扫了一圈,低声问道:“昨天那个光头你认识吗?”

    “不认识,”张晨摇头:“谁知道崔文远从哪儿找来的狐朋狗友,不是说之前是做过土匪的吗?”

    说完,张晨马上意识到不对劲。

    牛铨和铁柱往日都是中午过来,如今这么早跑过来,显然这个光头有问题啊。

    “怎么你认识他?还是村长那边有什么消息了?”

    “我要是没看错,他可能和倭人有关!”

    “倭····倭人?!”张晨心里咯噔了一下。“这怎么又扯上倭人了?”

    对于靠海的村民来说,倭人就是笼罩在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虽说萍庄并不靠近海边,与海只隔了两座山,如果光头与倭人有关的话,那事情就严重了。

    “牛哥,你怎么发现他与倭人有关的?”

    张晨好奇问道。

    按理说村里对倭人最熟悉的是村长,毕竟早些年有过交锋,为什么别人没认出光头与倭人有关,只有牛铨一个人认出了?

    “因为我看到了他后脖处的印记。”牛铨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太阳花便是东陵岛倭人的印记。”

    张晨闻言呆立片刻,随后问道,“可那光头分明就是汉人,他身上怎么会有倭人的印记?另外这东陵岛又是在哪?”

    “这东陵岛位于东海之上,距离内陆很近,当你那伙袭村的倭寇便是东陵岛的,据说一些被抓去岛上的汉人都会被烙上这样的印记,逼迫他们为其卖命。”

    “原来是这样,”张晨闻言,不由松了口气:“看来这光头必是先前被倭人抓了去,现在又逃了出来,只要不是倭人的细作就好办了。”

    牛铨不明所以,好奇道,“你怎知他不是倭人的细作?”

    “你见过那个细作穷成半夜来闯民宅偷东西的。”

    听张晨这么一说,好像的确如此,就算是伪装成细作,也不至于混得如此凄惨。

    “对了,此事村长知晓吗?”张晨突然问道。

    牛铨摇头,“我还没来得及去说,这不先来找你了吗?”

    自从来到大明之后,张晨的第一目标是做个富贵闲人,从来没想过要与什么人去抗衡。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现在不仅因他死了一个人,还捅伤了一个土匪,而其还是与倭人有关联的土匪。

    “你还是赶紧将此事告诉村长,为了稳妥起见,一定要将这光头的身份弄清楚,如果确定跟倭人不再有联系就好办了。”张晨正色道。

    张晨的心有点凌乱了。

    前世生活在红旗下,一片海晏河清,别说土匪,村霸流氓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他除了上学,就是操心怎么赚钱,完全没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

    见张晨一脸无奈,牛铨以为是他有些害怕了。

    便宽慰道,“我这就去跟村长说,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倭人近年一般都在沿海活动,很少再来咱们这边,我也观察了一下,除了我,应该没人认出他与倭人有关,大家都觉得光头是和崔文远一起胡混的地痞,只要咱们俩不往外说,村里不会引起恐慌。”

    张晨闻言,笑了笑,“好,我没事的,你切记要村长不可声张,最好是将他交给官府处置,但前提是一定要问清楚他与倭人是否还有联系,我前面所言只是我的猜测,你一定要证实!”

    “好!”说完牛铨便朝村长家跑去。

    “对了,你刚才说让木匠做什么?”牛铨刚跑出没几步,便突然回过身来。

    “你今天去县城吗?”张晨问道。

    “估计会去一趟,不管怎样今天村长都会将那光头送去县城,我一同去便是。”牛铨答道。

    “好,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张晨去家里把已经做好的几个纺车部件包起来,又掏出一粒碎银子递过去:“你让木匠就按照这个做就行了,一样先做一个,做得好我再找他。”

    “好。”

    牛铨接过包裹和银子,转身走了。

    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张晨稍微休息了一下,就让小钰去把铁柱叫了过来。

    他准备在小作坊旁再搭几间小屋,需要用不少木头。

    后山木头很多,但是张晨昨日在斗光头时,不慎手被割伤了,只能找铁柱帮忙。

    除了砍伐树木搭棚子,张晨还希望再去后山找一些结实又有韧性的树木,再打几副弓弩,以备不时之需。

    昨晚的事情给他敲响了警钟。

    张晨从来都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虽然张晨觉得那光头与倭人有联系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张晨不敢心存侥幸。

    因为代价太大了。

    如果真的有联系,他不希望自己连还击之力都没有。

    铁柱之前砍了那么多年柴火,对后山的树木了如指掌,找他帮忙最合适。

    结果两人还没出门,刘婶子带着男人来了。

    “张晨,你不是说今天要搭工坊吗?我把你刘叔喊过来给你搭把手。”

    刘婶笑呵呵说道。

    “那正好,我刚才还在发愁跟铁柱俩人抬不动树呢,有刘叔帮忙最好不过。”

    张晨笑着答应:“刘叔,您受累。”

    虽然刘婶前几天和他发生了冲突,但是现在已经和解了,既然她要来帮忙,也没必要往外推。

    “应该的,应该的。”

    刘叔憨憨笑了一下,说道:“等你的纺车做好了,记得给你三婶子一碗饭吃就行。”

    “您放心吧,谁不请,我也先请刘婶。”张晨笑着答应。

    话音刚落,张嫂带着男人也来了。

    接着是乔伯两口子、吴叔两口子……

    最后几乎半个村的人都来了。

    这下都不用张晨动手了,乔伯和吴叔带着男人去砍树,妇人们留在工坊里修整院子,搓麻绳,忙得热火朝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