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马桶秀才成长录 > 第二十四章 虚惊一场(求收藏、追读!)

第二十四章 虚惊一场(求收藏、追读!)

    张晨和铁柱一路跑到村口,老远就看到村民们把几个骑马的人围了起来,远远望去好像并没有发生冲突,村长好像还在笑。

    最前面骑马的那个穿着青色长袍的年轻人好像也在笑。

    “不是倭人?”张晨觉得气氛有些不对。

    倭人进村不是应该哭声连天,喊打喊杀吗?这么和谐是什么情况?简直很诡异啊!

    难不成这敌人不是来打劫的,而是来下乡送温暖的?张晨扭头看了一眼铁柱,发现这货也是一脸懵逼。

    不对!

    不是倭人也不是山匪,眼前这群人皆着黄色飞鱼锦袍,腰挂一柄细长略带弧度的长刀,头戴黑色拢丝纱帽,众人神情冷厉,双目如电,一见便知绝非善类。诶呀我去,这尼玛是锦衣卫?!

    “咳,张晨你终于来了。”村长也看到了一脸疑惑的张晨,老远就喊道:“村里的娃娃认错人了,把贵人当成了土匪,你们快把弓箭放下去,可不敢伤了贵人。”

    哗啦啦!

    年轻人身后的锦衣校尉立刻分出两人挡在年轻人身前,剩下的人也各自佩刀,对准张晨。

    村长赶紧跑到中间,着急解释道:“张晨,小虎子看到有人骑马来村里,就乱喊土匪,你周婶以为真的来了土匪,就敲钟了。”

    村长指了指旁边,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被老爹扒了裤子抽屁股,一个老妇人,尴尬的站在一边。

    还好,虚惊一场!

    张晨收起弩弓挂到腰上,对着青袍年轻人行了个书生礼:“在下张晨,见过大人!”

    “张晨??你莫非就是那个山阴县里传颂的那个马桶秀才?”

    额····张晨顿觉那个尴尬啊!

    当看到跟在年轻人身旁的衙役,张晨一下子就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还是没躲掉啊。

    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位大人好像并不是变态,也算有礼貌,年轻人挥挥手,那些锦衣校尉立刻散开。

    指了指张晨手里的弩弓,笑道:“一直听人说土匪进村,村夫都是吓得跪了一地,还是第一次见到敢反抗的。”

    张晨扭头看了一眼,果然,村民们此时都是两手空空,只有他的铁柱两人手里提着弩弓。

    不过张晨并没有看不起这些村民,因为他亲眼看着男人们提着武器从砖窑跑回来的,此时肯定都藏在了身边的草丛里。

    这是村里的传统了,也是村民付出了无数鲜血为代价,总结出来的生存方法。

    如果倭人或者土匪只是索要钱粮,不是太过分的话,他们就忍了。

    因为不管是倭人还是土匪人多势众,村里青壮大多参军,剩下的这些人,确实打不过她们。

    钱粮再重要,也没有一家老小的性命重要,但是一旦敌人无辜滥杀,他们绝对会拼死反抗。

    像张晨这样光明正大端着弓弩冲出来的情况,确实非常少见。

    “这位大人可能不知道,这要是倭人或是新土匪他们为了立威,很可能滥杀无辜。我是打虎英雄,表现越强硬,他们就会越忌惮,可能就会收起立威的打算。”张晨脑子转得很快,发现认错人之后,马上就找到了说辞。

    “那你不怕敌人被激怒,杀了你吗?”

    “如果真如此,我宁愿战斗而死,也绝不会束手就擒任人宰杀!”张晨一挺胸膛,傲然道:“我辈读书人,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再说我也不是吃素的,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嘛。

    别管张晨冲过来之前,心里做了多少斗争,至少目前表现出来的气势确实悲壮。

    从看到那些锦衣校尉的反应之后,张晨就确认眼前的年轻人不是普通公子哥那么简单。

    这样的人最佩服什么人?不就是视死如归的勇士么?

    果然,听到张晨这么说,年轻人不住赞叹。

    “说得好,这才是我大明读书人应有的样子!比那些酸腐儒生好多了!”

    年轻人直接翻身下马:“听县里陆捕头说你文武双全,现在一看果然如此,不愧是能独自射杀猛虎的勇士!”

    张晨刚准备说话,就看到唐芸独自一人从小路上冲了出来,手里也端着和张晨一样的弩弓。

    哗啦啦!身后的锦衣校尉一下子紧张起来,又把年轻人围了起来。

    “唐芸,弄错了,他们不是土匪,快把箭放下。”张晨此刻终于体会到了村长刚才的心情,赶紧站到路中间。

    他斜眼瞥见唐芸手里的弩弓是上了弦的,要是一激动扣动了扳机,这乐子就闹大了。

    看到唐芸收起弩弓,张晨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不住了大人,这女子一时心急,希望您不要责怪。”

    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大明,最讲究什么上下尊卑。

    平民用箭指着军卒,就这一条就够杀头了,更何况还是指着大名鼎鼎闻风丧胆的锦衣卫。

    自己刚才来了一次,好不容易翻篇了,谁知道唐芸这姑娘又来一次……要是年轻人恼羞成怒,那就完蛋了。

    “哈哈哈!没事。”年轻人非但没有生气,还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人都说人以群分,果然如此,你是打虎英雄,家里妇孺亦是不凡!”

    好嘛,这一听便知这大人误会了,张晨赶忙解释道,“大人谬赞了,不过她····她并不是小人的内子。”

    “哦?”那年轻男子疑惑道。

    张晨并不想在这尴尬的话题上纠缠下去,连忙岔开道,“您驾临山野之地,可是有什么事吗?”

    年轻人说道:“我乃锦衣卫镇抚使汤松,奉牟大人之名巡视海防,途径山阴时听说这里有位勇士用自制的弩弓射杀猛虎,心向往之,便贸然来访,还望张贤弟不要怪罪。”

    不管是真心实意的礼贤下士还是作秀,汤松的表面文章无可挑剔。

    不过张晨却是大大震惊,锦衣卫镇抚使,可是堂堂从四品啊!竟亲自找上门来,张晨知道今天无论如何也逃不过去了,便大大方方的做了个请的手势。

    “不知是否有幸请汤大人去寒舍一坐?”

    “叨扰了。”汤松点点头,也不骑马,跟着张晨一起走进村子,村民们很想跟着过去看热闹,却被村长撵跑了。

    路上,汤松看到唐芸手里还提着弩弓,不由觉得好笑:“小姑娘,你也会使用弓箭吗?”

    “当然!”唐芸骄傲的昂起脑袋。

    “看到树上那个鸟窝没有,你如果能射中它的话,这就是你的了。”汤松笑着从腰上掏出一块玉佩。

    玉佩洁白清润,一看就不是凡品。

    唐芸呆呆的看着那枚玉佩,转头又看了眼张晨,似乎在询问他的意见。

    张晨则笑着点了点头。

    唐芸缓缓举起手里的弩弓,鸟窝在十几米外的树梢上,以唐芸的箭术,射中的概率大概有八成。

    果然一下便成功了。

    箭矢穿过鸟窝,又往上飞了近数米,然后才开始坠落。

    汤松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拿起玉佩递给唐芸:“小姑娘,你手里的弩弓能给我看看吗?”

    看到张晨点头,这才一把接过玉佩,把弩弓递给汤松。

    汤松拿起弩弓研究一下,就绞着轮盘搭上弓弦,然后对着十几米外的一棵大树扣动扳机。

    嘭!

    箭矢一闪而逝,钉在大树上,箭头整个没入树中,箭尾剧烈震颤,发出嗡嗡之声。

    汤松再次搅动转盘,抬手又是一箭。

    嘭!嘭!嘭!

    又是连续三声轻响,树上又多了三枚箭矢。

    “好箭法!”张晨由衷的鼓掌赞叹。

    四支箭矢钉在树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整整齐齐好像用直尺量过一样,每支箭矢中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好弓!”汤松也对手上的弩弓赞叹不已:“这种弩弓从未见过,勇士从何处弄来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