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合作

    张晨笑着摆摆手,谦虚说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生不才,做不到兼济天下,只能勉强给村里人找条活路。”

    汤松刚准备说话,一个汉子提着断成两半的锄头进来了,一脸心疼的说道:“张晨啊,我这锄头在窑上干活磕断了,你有空帮我修修吧。”

    铁器在大明对于村民来说属于贵重物品,很多人家的菜刀都是可以传家的宝贝,这把锄头就是他爷爷传给他爹,然后他爹又传给他的。

    “打铁的炉子被铁柱拆了还没修好,等过几天吧。”张晨看了一眼锄头的断口:“你把东西拿去给铁柱,等新炉子弄好了我给你修,再给你们重新打一些铁锹,比锄头好用。”

    “铁锹挖土好用是好用,但是那玩意太容易断了,你还是别浪费铁了。”

    “放心吧,我做的铁锹保证你用不坏。”张晨自信说道。

    “好,我相信你的手艺!”汉子笑着说道:“铁柱跟我说了,你要弄个新的法子打铁,做出来的铁器会更结实耐用。”

    “该死的铁柱,又多嘴。”张晨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

    果然,汤松对铁器的兴趣明显比对纺车和砖窑大多了,汉子一走就问道:“你还有改进炼铁之法?”

    “算不上改进,只是一些小发现而已,还没试过。”出头的橼子先烂,他和汤松才是第一次见面,在熟悉对方之前,张晨不想透露太多东西。

    汤松听出了张晨话中的敷衍,但是这次却没有轻易放弃,而是追问道:“你有何发现,可否赐教?”

    说完,还郑重其事的对着张晨抱了抱拳,一个是京城武官,一个是读书人,这已经是很高的礼仪了。

    铁器和军伍息息相关,张晨知道汤松不问个清楚,恐怕不会罢休,只好说道:“也不算什么大的发现,就是我在养父打铁的时候发现,炉子里的气流顺畅,炭柴烧得越旺,炼出来的钢铁杂质就越少,坚韧度也有所提升。所以,我准备把炉子改得更容易通风一些,应该能提升铁器的品质。”

    “真的?”汤松的眼睛一下子变得炯炯有神。

    战场拼杀,必须尽全力,要不然命都没了,所以兵器的损坏率很高,一场生死战下来,很多士兵的砍刀都是有破损的。汤松虽不是军中将领,但作为一个武官,对此自然关心。

    “这些目前还只是我的一个猜想,一切要等炉子建好之后才能知道结果。”张晨也不敢把话说太满。

    “不知还要多久?”

    “估计还得五六天吧。”张晨想了一下回答道。

    汤松思索片刻,转头对刘五道,“回县里的时候跟官驿说一声,先驻留半个月。”

    “半···半个月?可是·······”刘五疑惑道。

    汤松摆了摆手,“无妨,就先如此安排。”

    通过一番闲聊,张晨突然觉得能遇到汤松这样的合作者已经算是很大的幸运了,如果日后发现不对劲,再想办法抽身就是了。

    做出决定之后,张晨也便不再多想,就让铁柱放下其他事情,和牛铨一起全力建造新炉子。

    既然决定合作,张晨也就不再客气,发现兄弟俩进度太慢,直接开口找汤松帮忙。

    汤松知道这是张晨选择合作的信号,二话不说,把校尉调派了四个人给铁柱打下手。

    简单安排之后,汤松便启程返回山阴,静待这边的消息了。

    工坊的院子比平时更热闹了,不仅有妇人纺织的吱扭声,还多了汉子们豪爽的大笑,河边的砖窑更是热火朝天,男人们这些天做的砖坯已经堆了好大一片。

    有了四个壮丁帮忙,建炉子的速度一下子提升上来,只用了一天半,一个新式的打铁炉就出现在铁匠铺子墙边。

    翌日清晨,张晨带着铁柱钻进了铁匠铺。

    炉火已经点好,张晨打开老铁匠留下的箱子,取出几块生铁扔了进去,然后就让铁柱使劲拉风箱。

    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很快便把把生铁块烧到半软状态,张晨知道以目前的工艺,只能做到这样了,就把半软的铁块从炉子里取了出来,左手往上面撒着特制的矿粉,右手抡着锤子不停敲打。

    叮叮当当的声音响了一天。

    第二天朝阳初升的时候,张晨终于打开铁匠铺的大门,手里的钳子夹着两把长刀。

    当张晨将铁匠铺大门打开的时候,汤松早已得到消息,在门口等候了。

    张晨把长刀扔到门口,汤松马上带着校尉围了上去。

    就连准备换班的妇人们,也一个个停下手里的工作,伸长了脖子看热闹。

    “先别摸,还烫着呢。”张晨看到牛铨想要去捡长刀,赶紧出声提醒。

    虽然已经淬过火,但是长刀上的温度还是很高,摸上去恐怕要被烫块皮掉。忙活了一天一夜,把张晨累坏了,连着喝了两碗小米粥才缓过来。

    长刀已经冷却得差不多了,张晨让铁柱把准备好的木质手柄装上去,这才把长刀递给汤松。

    冷却之后的长刀通体黝黑,寒光闪闪,作为锦衣卫,汤松看到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屈指弹了一下,长刀立刻发出清脆的振鸣,数息之后才停歇。

    “好刀!”汤松不由赞叹出声:“贤弟,此刀看起来冷酷逼人,是否坚韧?”

    “大人你也看到了,这是炉子建好后第一次打铁,效果怎么样,我也不好说,只能试试才知道。”毕竟是来到大明之后第一次制作铁器,张晨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成功。

    “刘五,把我的佩刀拿来!”汤松开口喊道。

    “大人,您的佩刀是京中名匠打造,万一有所损坏不值当,还是用我的来试刀吧,反正是配的,砍坏了我再去领一把就行了。”刘五跑过去从战马上解下自己的佩刀,双手递了上来。

    刘五道佩刀属于明朝制式军刀的一种,刀身挺直,刀尖处有弧度,有反刃,长度大概在五十厘米左右,这一把长刀,融化之后足够打三把黑刀。

    “来,试一下。”汤松没有去接刘五的佩刀,而是双手握着黑刀刀柄,做好劈砍姿势。

    “大人,您小心了。”刘五抽出刀,毫无花哨的一刀砍向黑刀。

    铛!

    两刀刀锋相击,发出一声脆鸣。

    刘五手中的刀从中间断成两截,前半截掉在地上,发出“当啷”一声脆响。

    汤松收回黑刀小心查看,黑刀完好如初,刀刃连一点卷口的痕迹都没有。

    “再试试这把!”汤松拿起另外一把黑刀,对着身旁的木柱挥去。

    刷!

    刀光一闪而逝,小碗粗的木柱直接被斩成两段。断口处光滑如镜!

    “好刀!不,这是神兵啊!”汤松激动的两眼放光,仔细抚摸着黑刀,就像抚摸心爱的情人一样。

    “贤弟,这两把刀能不能割爱卖给我?”

    汤松一手提着一把黑刀,很不好意思的问道:“价钱随便你开,只要我能拿得出来,绝无二话。”

    “汤大人您既然开口了,那就二十两银子卖给你吧。”

    汤松是个骄傲的人,如果说免费赠送的话,他心里会不舒服。

    不如说个不高不低的价钱,对两边都好。汤松二话不说,直接解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递给张晨。

    张晨也不客气,笑着接过钱袋揣进怀里。

    “恭喜大人喜得神兵,属下为大人贺!”刘五扔下被砍断的军刀,抱拳跪下,其他侍卫也立刻有样学样。

    而铁柱则激动的浑身发抖。

    谁家教徒弟不是先当驴子使唤几年,能不能学到本事,还要看师父是不是高兴。

    铁柱已经做好了给张晨打三年免费长工的准备。

    可是张晨从来没有把他当成苦力使唤,从建炉子到昨晚打铁,从来没有避讳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