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马桶秀才成长录 > 第三十六章 突生异变

第三十六章 突生异变

    刚才徐竖在,他不好质疑张晨,等到徐竖下山了,刘五凑上来问道:

    “您让人上山砍树,是要做那个投石车吗?”

    “是的,”张晨没有隐瞒刘五,点头承认。

    “这在峡谷地带,投石车靠谱吗?”

    “当然,”张晨自信说道:“如果在我标记的地方全部装上投石车,蒙古人来再多人马也别想冲过去。”

    “这么厉害?”刘五精神一震。

    认识这么久,他也算了解张晨,知道张晨说话向来保守。

    既然这么说,那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现在我唯一担心的就是时间不够啊。”张晨无奈的叹了口气。

    投石车结构比重弩还简单,而且不用使用箭矢,山上的石头、敌人的尸体、油坛子,什么都可以往敌人阵地上扔,杀伤范围和杀伤力比重弩更高。

    虽然发射速度比重弩还要慢得多,不过已经算是性价比很高的战争利器。

    唯一的麻烦就是建造投石车也需要时间,如果再给他一两个月时间,不!只要再给他七天,他就会从容得多。

    可惜蒙古人不会给他那么多时间。

    “您放心,蒙古人如果打过来,就算用人堆,我也带着兄弟们给您多争取足够时间。”刘五拍着胸脯喊道。

    “对付蒙古人的骑兵,不能光靠人堆,要动脑子。”

    张晨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对了,刘大哥你做汤大人的亲卫之前,带过兵吗?”

    “当然带过,我和老郑之前都是百夫长,与汤大人一同跟随着朱国公的,后来才进的锦衣卫。”

    “那我交给你一个任务。”

    “先生您说。”

    “你这样……”张晨从地上捡起一个木棍,蹲在地上给刘五讲解自己的计划。

    “行……可以……竟然还可以这样对付骑兵……”

    随着张晨的讲述,刘五的眼睛越来越亮,激动的恨不得现在就去找蒙古骑兵试试张晨说的办法。

    “等下徐副将来了,我让他给你调五百军士,你晚上就行动起来,不要拖延。”

    战场上一个不慎就是死亡的代价,何况汤松昏迷前还提醒过,蒙古人随时可能打来,所以张晨不敢心存侥幸,一切都按照最紧急的情况来处理。

    徐竖的动作很快,张晨这边跟刘五刚说完计划,他就带着两百军士到了。

    还带来一个坏消息。

    “刚刚斥候得报,在五十里外发现了蒙古探子……”

    吩咐军士留在山上砍树,张晨带着刘五和徐竖以最快速度下山。

    见到斥候后,张晨赶忙问了前方的情况,据斥候所说,在五十里外发现了蒙古人的踪迹,预计人数在一两百人。

    “再探!”张晨道。

    说话间,张晨再次派出了二十名斥候,分四个方向奔去。

    斥候撒出去后,此时天色已经擦黑,上山砍竹子的军士已经带着一千棵竹子回来了。

    刘五接手了前锋营,正好五百人,每人抱着一根四五米长的竹子,摸黑走向清水谷里的河滩。

    前锋营刚走,又是一营士兵,提着铁锹、锄头等物,也走进河滩。

    第二天一早,张晨得报一股蒙古骑兵的先锋已经冲进山谷,脸上抹着乱七八糟涂彩的蒙古骑兵,嗷嗷怪叫着挥刀猛冲。

    一眼看过去,至少有五十骑兵。

    说起来五十骑兵好像没多少,但是真亲眼所见,是非常可怕的。战马奔腾带起来的灰尘直冲云上,声音震耳欲聋。

    有些新兵已经被吓得浑身发抖,如果不是执法官举着战刀在后边督战,恨不得拔腿就跑。

    此时蒙古骑兵都快冲到山谷中间了,却没看到明军有任何动静。

    而不远处,张晨带着几个侍卫和传令兵,背着手站在高地上,低头看着脚下的山谷。

    再往前几百米,就是明军大营了。蒙古骑兵会踩碎沿途的一切,等他们冲过来,只有死路一条。

    可张晨就像没听到一样,也没有任何动作,依旧低头看着山谷。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只见冲在最前面的一匹蒙古战马,右前腿突然踩进了一个碗大的深坑。

    战马奔腾起来,惯性是非常大的。

    只听咔嚓一声,来不及拔出马腿的战马一头栽在地上,陷入坑中的右前腿硬生生被折断了!

    骑在马上的蒙古士卒直接被甩出去十几米远,才噗通一声落在地上,又往前滚了好几米才停下。

    右臂被摔得不正常弯曲,显然是骨折了。

    这只是一个开端……

    越来越多的战马栽倒在地!

    越来越多的党项士卒飞了出去!

    还有一些倒霉的士卒,被战马压到身下,当场就被压死了!

    噗通、噗通的倒地声!战马的悲鸣声!蒙古士卒痛苦的惨嚎声!

    不绝于耳!说来缓慢,实则极快。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冲在最前面的一排战马,全都栽倒在地上,形成一道直线。

    而后面的骑兵来不及停止,就这么眼睁睁的撞到那些栽倒的战马上,被绊得人仰马翻。

    就算有几个反应迅速,骑术高超的幸运儿,控制战马跳过去,结果下一秒马腿也踩进了坑里。

    一时间,山谷最南端几十米的地方,到处都是挣扎的战马和骑兵。

    而蒙古骑兵的大部队在付出了数十人马的代价之后,终于停下了狂奔之势。

    就在此时,张晨对着侍卫做了个手势。

    咚!咚!咚!沉闷的战鼓响起,传令兵拿出两个小旗,交替挥舞!

    明军大营内,迅速冲出一座方阵。

    方阵最前面,两排士兵举着巨大的盾牌,组建了两层盾阵。

    跟在盾阵后边的士兵,每三人抬着一根五米多长的竹子,紧随其后。

    竹子前端削得尖利无比,从盾牌中间的缝隙中穿插过去。

    从远处看过去,这座方阵的正面就像刺猬一样,密密麻麻全都是尖利的竹竿。

    如果有地球的军事爱好者在这里,恐怕一眼就能认出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其顿方阵的变种方阵。

    只不过马其顿方阵使用的一丈多长的长矛,还需要骑兵配合掠阵。

    张晨一下子找不到那么多长矛,只能使用削尖的竹子代替。

    至于骑兵,如果想凑的话,明军也能凑出来一些,但是没必要。

    这里的地形是峡谷,方阵的宽度是经过张晨计算好的,正好和峡谷一样,左边是山,右侧是河,根本不需要骑兵掠阵。

    高地上,张晨又打了个手势,鼓手立刻再次敲响战鼓。

    传令兵左手的小旗有节奏的来回挥舞。

    “进!”负责现场指挥的徐竖怒吼一声,方阵踏着整齐的步伐,齐步往前。

    蒙古是游牧民族,最崇尚勇士,一名飞到前边的骑兵伤势较轻,举起弯刀,怒吼着冲向方阵。

    可惜距离盾牌还有一丈多远,他面前的几根竹子同时往前一戳。

    骑兵只来得及用弯刀荡开一根竹竿,脖子就被另一根竹子洞穿!

    徐竖挑选的竹子,底部都有碗口粗,顶端稍微细一些,也和茶杯口差不多。

    当竹子拔出来,骑兵的脖子直接没了一半,连头都撑不住了。

    从头到尾,方阵在徐竖的指挥下,连停都没有停一下,依旧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推进,很快抵达被甩飞的骑兵集中地带。

    “停!”徐竖厉喝一声,方阵立刻停了下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