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隋卢英雄传 > 第四章:吃人魔王朱粲

第四章:吃人魔王朱粲

    帝至雁门,为突厥所围,瑀谋曰:“夷俗,可贺敦与兵马事,况义成公主以帝女为之。若走一介使镌喻,宜不战而解。又众商陛下已平突厥,方复事辽东,故怠不肯战。愿下诏赦高丽,专讨突厥,则人自奋矣。“帝从之。既而主诡辞谓突厥,果解围去。然帝素意伐辽,又衔瑀以谋擫其机,谓群臣曰:“突厥何能为,瑀乘未解时乃绐恐我!“遂出瑀为河池郡守。

    ——《新唐书·卷一百一·列传第二十六·萧瑀》

    落魄文人给朱粲出了一个主意:冒称突厥“可达汗”。

    原来,今年八月,大业天子二次北巡,打算与突厥始毕可汗结盟,一同讨伐高句丽。

    不想这几年大隋内忧外患,突厥早已不如当年恭顺,此次更是窥破了隋军的虚实,那始毕可竟率领二十万大军,将大业天子围困在雁门郡郡城三十七天。

    据说突厥兵勇猛攻城,箭如飞蝗,纷纷落在皇帝面前,不可一世的皇帝竟然被吓得六神无主,嚎啕大哭,连眼睛都哭肿了。

    为了解围,在萧后的弟弟、新安郡王萧瑀劝谏下,万般无奈的皇帝下了两道诏书。

    第一道诏书,赦免高句丽,不再征伐。

    这赦免高丽何抵抗突厥怎么又扯上关系了?

    原来,皇帝三年三征高句丽,无数军兵浪死辽东,如今,满朝文武皆害怕他随时会下诏第四征出征高句丽,所以军队军心不稳,士气不振,门阀世家更是借机抱团,或明或暗抵制天子。

    萧瑀暗中劝谏皇帝,为了鼓舞士气,对抗突厥,应明告天下,赦免高句丽,没有第四次征伐了。

    雁门被围,彻底打断了皇帝的脊梁骨,所有雄心壮志尽付流水,他当即下诏:赦免高句丽,从此不征。

    第二道诏书,召募天下勤王兵马,赴雁门解围救驾。

    当时勤王诏书遍发天下,许多普通百姓都听说了此事,尤其是在各世家大族集体传播之下,天子被突厥人吓得魂不附体,大哭不止的传说,也随着勤王诏书,传遍天下。

    世家丑化皇帝的一个恶劣的后果就是,大隋的普通百姓,在视高句丽如鬼蜮之后,现在又谈突厥色变,畏突厥如虎。

    因为有了这个前因,朱粲便听从了落魄文人的主意,自称突厥“可达汗”,宣称要率部北返草原。

    其实,贼军所谓北上,不过是跑出了张须陀任职的齐郡,借道河北诸郡,然后向西南绕个大圈子,再向官军兵力薄弱的东南富庶之地而去。如果可能,还可以顺便回乡报个私仇。

    而普通百姓不知“可达汗”为何物,只听说是一股流贼,便最终讹传成了“可达寒贼”,倒是白瞎了朱粲这一番小心思。

    贺一信长篇大论,将关于朱粲和“可达寒贼”的前因后果讲了一遍,众人皆是一幅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样子。

    小程壬已经处理好贺一信全身的伤口,还帮他简单绑了头发,换了一身新的袍服。见贺一信停了口,他忙将早已准备好的一碗蜜水递了过去。

    贺一信将一碗蜜水一饮而尽,程壬接过空碗,随口问了一句:“贺大哥,既然贼人的虚实都已经打探清楚,以您的身手,怎么还能漏了形迹,不但惹出了贼人首领,还连小狗子都没逃出来。”

    贺一信擦了擦嘴,叹了口气,“唉,若不是贼人所作所为太过骇人听闻,我们也不至于暴露行踪,小狗子还为了救人,中了贼人埋伏,折在了贼营。”

    贺一信继续说道:“天明之前是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时候,也是人睡得最熟、防备最弱的的时候,所以军中斥候大多选择在四更天的时候潜入敌营。”

    “我们原本打算是快进快出,在天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候出营,不想这一番审问下来,耗时太久,等我们处理好那贼人头领,外面已经是天色微明,贼人火头军已经开始埋锅造饭。”

    “为了不暴露行踪,我带了小狗子偷偷潜出帐篷,混入了火头军中。原本以为火头军守备更为松懈,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我们叔侄都放松了下来。”

    “原本一切顺利,不想走到一半,就因为多看了一眼,就因为多看了一眼,小狗子就没有逃得出来。”

    贺一信再次平复了一下情绪,开始讲述今天凌晨叔侄二人惊心动魄的经历。

    话说二人也不遮掩身形,一路向营盘边缘行去。

    小狗子虽然身形较矮,但贼人营中本就裹挟流民,拖家带口的妇孺并不少见,时不时就会被带到中军,所以军士伙夫各自忙碌,并无一人多看他们一眼。

    两人一路不停,期间又路过一顶大帐,这帐篷明显比其他地方高大齐整,看起来也干净许多,十几个火头兵正忙碌着准备食材。听他们谈话,不停说着大王如何,大王如何,原来是为贼人大头领朱粲准备餐食的所在。

    两人一边听着军士谈话,一边却是脚步不停,不想就在快到帐篷门口之时,小狗子却突然拉了拉了贺一信的衣角,又扬了扬下巴,示意他向帐篷门口看去。

    贺一信并未转头,只是顺着小狗子的目光,用眼角余光斜斜瞥去,入眼便是一口蒸锅,上面架了一个硕大的竹制蒸笼。那蒸笼虽然只有三层,但与普通蒸笼相比,不但面积大了一倍,而且每层的高度也高了一倍,所以看起来颇为怪异。

    贺一信不明所以,但他不想多事,便对着小狗子微微摇头,示意他快走,不想小狗子却又再次对着帐篷门口扬了扬下巴。

    贺一信不由又向那帐篷门口看了两眼,不想,这一看,便看出了一场祸端。

    刚才只是匆匆一瞥,目光又被硕大蒸笼吸引,所以贺一信并未注意周边情形,这一次看过去,他终于明白小狗子让他看什么了——只见蒸笼旁的案板上,平躺着两名赤裸裸的四五岁幼童,也不知是被喂了药还是用了其他手段,两名幼童都昏睡不醒,只是胸口微微起伏,让人知道他们还活着。

    这情形实在太诡异了。

    便在此时,一名军官打扮的贼人掀开帐篷走了出来,一边走还一边训斥:“大王就要醒了,那‘含酥脔’还没准备好,你是不是屁股上的伤好得太快了!”

    训斥了几句还不解气,那军官又威胁道:“你小心了,大王这两天心情不好,惹恼了大王,让你一身肥肉都做了军粮!”

    话音未落,一名一脸横肉的胖厨师,脸上带着怎么看怎么让人讨厌的谄媚笑容,前后脚从帐篷里跟了出来。

    那厨子手里提着一把锋利的砍刀,微微佝偻着身子,赔了十二分小心,一叠声对那军官说:“朱将军,朱将军,瞧您说的,您就是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耽误大王的早饭啊。”

    “我马上将这两个小崽子剥洗干净,上笼蒸熟。将军放心,小崽子肉嫩,蒸小半个时辰口感正好,保证误不了事。”胖厨子顺脚踢了旁边一名不开眼的军士一脚,“那个谁,赶紧给蒸笼生火。”

    说完,他转身来到两名幼童躺着的案板前,站定肥硕的身形,伸手将一名幼童拖到自己面前,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提起手中的厚背砍刀,恶狠狠一刀,向那幼童脖颈剁去。

    自从发现两名幼童开始,似乎是猜到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可能,小狗子的脚就像生了根一样,定在帐篷门口一步也不肯向前。

    现在见那厨子竟要杀人,几乎是本能反应,只听他脆生生大喊一声,“看刀!”然后双手一扬,便见两把小巧的飞刀,一把朝那厚背砍刀飞去,一把直奔那贼厨子面门。”

    小狗子毕竟不到十岁,力气不足,所以飞刀并未能崩飞势大力沉的厚背砍刀,不过万幸的是,那贼厨子完全没有防备,惊吓之下,砍刀失手砍在了幼童脑袋旁边的案板上。

    再看贼厨子,只见他捂住左眼,指缝间露出半把飞刀,大声惨叫着倒在地上翻来滚去。

    变故突起,那朱姓军官却反应极快,他看都不看胖厨子一眼,军靴重重一踏,直接朝叔侄二人飞扑而来。

    贺一信见形迹暴露,情知靠两人不可能杀出贼人营盘,他先是一脚踹向那扑来的军官,然后拉起小狗子,大喊一声:“夺马!”便拖着他返身朝刚才路过的马厩飞奔而去。

    那朱姓军官双手一封,原本想硬接这一脚,不想一股大力涌来,整个身体倒飞而去,正砸在那巨大蒸笼之上,半响爬不起来。

    小狗子虽然年纪小,但速度却并不比贺一信慢多少,他一边如灵猴般上蹿下跳,一边还随手射出飞刀,前退拦敌,后阻追兵。

    这飞刀一共十二柄,原是程咬金在小狗子七岁生日时,吩咐家中铁匠高手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平日里,小狗子对这十二柄飞刀爱逾珍宝,每次打猎时都要全数收回,不曾失落一柄,今日却顾不得了,一路上射了个干净。

    幸好马厩距离厨房不算太远,趁着绝大部分贼人还未被惊动,两人一路冲杀,没费多大功夫就闯进了马厩。

    “点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