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我有无数道兵 > 第六十四章金光眼千里观运

第六十四章金光眼千里观运

    闲话少叙,且说谭山一番切割,感觉神魂足够,便催葫芦运转,

    片刻之后,就见葫芦口微微张开,吐出一窍,

    就见此窍巴掌大小,浑身迸发瑞霭祥光,又照温韵之彩,颇显不凡。

    随着窍穴成型,谭山心神再动,兜手一丢,抛入一道道兵兵炁。

    再刻法咒道:

    “天眼詹清清,地睛发灵灵,阴阳化银瞳,万化显真形,

    灵光皆入目,通天达神明,法运奉天意,金光发仙兵。”

    顷刻间,便见异象:

    无边际,氤氤氲氲的雾霭;漫天飞,烂烂漫漫的烟霞。

    彩鸾鸣,咿咿哑哑的律吕;丹凤啸,嘹嘹亮亮的笙笳。

    地涌出,五光十色的华莲,挂天际,闪闪灼灼的霓虹。

    当真是金光耀目,大地生灵。

    伴随异象,便有一百道兵显形,

    就见这道兵,色成银白,中坠黑珠,体发金光,下托祥云,上生瑞霭,约有碗口大小,好似眼珠成精。

    谭山为之起名为:千里金光观运追魂道兵。

    盖因此道兵乃是一阶青史道兵,共有三大神威,

    其一:千里眼,施展此术,这一百道兵便可远观千里,犹在眼前,

    其二:金光眼,目光所至,可发金光,追魂夺命,破敌消灾,

    其三:遮天观运,此神威可遮掩天机,观察气运真灵!

    此界修士高手众多,动辄修行上万载!

    在长久的修行堆积之下,许多高手具备了洞穿时间长河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推演天机之能!

    当然,因为生在大千世界,万灵皆有真灵护体,这导致未来千变万化无法尽知。

    但已经发生的事情,却可被推演看破。

    一旦被看透过往,许多阴谋诡计,就如掌中观纹,再无施展余地,也无隐私可言。

    但有此遮天神威,便可遮掩天机,令人无法轻易推演自身过往,也算个护身之能。

    而所谓观运,也好理解,此神威继承谭山的本命瞳术:观灵法眼,又经银珠天眼加强,

    一旦运起,可观他人气运强弱,实力高低,可寻灵脉,观地煞,妙用无穷!

    这遮天观运之神威,已脱离术法之境,达到小神通的地步,

    也因此,这千里金光观运追魂道兵才能成就一阶青史之列!

    而最令谭山惊喜的是,或许是因为灌注的神魂够多,

    这道兵不但灵性十足,且只需一次灌输足够多的法力,

    便可无需窍穴温养,长时间在外游荡,

    最远可以在万里之外,与谭山心神相连,共享视线。

    如此,只需每隔一段时间回返一趟修整一番,补充下法力,

    便可持续不断地运转观测,当真是物美价廉,最佳辅助道兵。

    道兵新成,谭山顿觉手痒,当即心神转动,

    一百名千里金光观运追魂道兵,简称千里眼道兵,便向这周边四散而去,

    谭山闭目凝神,内视眼窍,就见灵慧魄火之上,一百幅画面清晰可见,

    四处转动视线,再施展千里眼神通,周边千里方圆尽收眼底。

    若是百名道兵齐齐施展千里眼,

    则周边万里方圆,都将事无巨细,无所遁形。

    不过,仅仅坚持片刻,谭山就不得不满脸痛苦的揉着眼角,放弃了随时观测万里这一疯狂想法;

    万里方圆,实在广阔,谭山如今神魂尚弱,灵慧也小,

    根本无法一次性同时承担和处理这么多的信息,

    若是再继续坚持,只会是一片眼花缭乱,丝毫看不清东西。

    而且一百道兵同时开启千里眼,对法力消耗也实在太大,

    谭山这点微弱法力,根本就坚持不住,还是老老实实安心观察,

    谭山打算每隔千里,放一个千里眼道兵,

    然后不定期的开启千里眼,对人多及容易过人的地方,例如县城、山寨、官道、天空、地下等地重点观察一番就行!

    若是何处有大事发生,再调用道兵,详细观察,

    如此足可保证,周边万里发生的一切变故,都可在短时间内,被自身所知,并加以处理。

    说句泄气的话,万一熐炙伪朝大举来袭,自己提前知晓,也能有个揣摩准备和逃命的时间,如此,也算一条后路。

    随着千里眼道兵放出在外,

    谭山又催千里眼道兵窍穴,施展小神通:遮天观运,对自身以及这云雾山周边的天机加以遮掩。

    虽说自己乃是穿越而来,这世上应该无人可以看透自己的跟脚来历。

    但如今有个防护更显安心,也能顺便庇护一下高顺、李道通众人,也免得被人暗手所阴。

    若有人出手推演自身天机,有了防护,自己也可提前知晓。

    随着这一番布置,谭山顿时只觉心中落下了一块巨石,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今自己有了信息优势,在今后与熐炙伪朝的反抗斗争中,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处理完这诸多杂事,谭山当即闭目凝神,运转功法,吸引灵气,

    灵气再经五行法阵消磨凝练,已恢复法力。

    如此三天时间眨眼即过,谭山只觉浑身法力乃至神魂都更显凝实;

    对五行法阵的应用也越加纯熟;

    甚至在五行法阵的带动之下,谭山感觉自身对阵法的理解也在节节攀升。

    他有自信,只需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不借助阵盘,布设出一些简单的阵法。

    也正在这一日,谭山正眉头紧皱,苦心转眼阵法之际,

    突然收到千里眼道兵传来视野;

    凝神观望,就见得在青阳府府城之外,有一簇兵马正在聚集。

    细细数来,就见此军约有五千之数;

    看其军阵严整,铠甲精密,旗帜纷纷,战鼓鸣锣,又见斧戟高架,刀剑绕身;

    胯下皆骑乘飞天异兽,掌中皆持有丈八长枪,可谓军器精良,不似等闲。

    再以千里眼观之,可见军气凝异兽,煞气冲云霄;虚空处愁云荡荡,旭日下血色辉辉。

    一看便知非同凡响,不可小视,等闲军汉难是其一合之敌,精锐军卒也难挡其十合之数。

    再看那当头带军一将:

    头戴紫金冠,额头绑束带,面如樱花粉,目如秋水瞳。

    紫青袍罩锁子甲,虎蛮带玉扣玲珑。

    脚踏处飘金带银,掌中枪恰似蛟虫,

    胭脂马蹄踏红云,清风箭挂鞍随行。

    大红旗上闪金字,青阳都监名胡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