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终将归去 > 第十四章 愿你如薄莲,季季有来生(下)

第十四章 愿你如薄莲,季季有来生(下)

    等我三人到了,我才发现这地方比我想象得更加荒凉,因为常年没人经过,池水边长满了一米多高的菝葜,那时我们还都是小孩,菝葜几乎都到了我们的勃颈处,难怪耳东回来时的衣服上满是被扎戳的痕迹。

    耳东带着我们往里走,我已十分避让,手上还是不免被菝葜的刺儿带出两三条划痕来。等穿过了外围的菝葜丛子,就见着了那个“鸟嘴池”,池水碧蓝,天上的白云时不时被盛在池面,这夏季雨水本就旺盛,远远就看着那山水从石缝间淌进池里,耳边尽是那山水入池的“哗哗”声响。

    “看,看,看,那儿,薄莲!”,耳东大喊着往那薄莲处跑。

    鱼包紧跟在后头,“等等我,等等我!”。

    我还是第一次见着长在枝杈上的薄莲,也是十分惊奇,紧追着他俩。薄莲的枝杈并不粗,最粗的位置在那枝杈刚冒出泥土的地方,也就孩童的手腕粗细,刚出了泥土,枝杈就捡直往那池中央长去,似是被那池中的碧水勾引着。枝杈上挂着薄莲,入了池水,薄莲在那碧水里清晰可见,水中的泛影将入了水的部分映大了许多,整个薄莲并不像平时看着的溜圆,出了水的小,入了水的大,似那葫芦。

    耳东趴在刚出了土的枝杈上,身子向池面伸去,向我和鱼包比划,“你们看,我就说够不着吧,得有人帮我,不然我早带着给你们吃了!”。

    鱼包上前扶着耳东的大腿,“我扶着你,你再往前爬爬。”。

    耳东顺着枝杈又往前挪了似有一个头的距离,离得了那薄莲还是差出了许多。

    “我去找根棍子吧,来的路上我看着有一根端头弯着的棍子,应该能勾着那薄莲。”,鱼包说着又往那菝葜丛子中钻,一会功夫便没了丛子被拨动着的“嘙唦”的声响。

    耳东下了枝杈在那池边坐着,“涛仔啊,你看那,总共有八个,一会我使使能耐,尽量摘下六个,咱们三个人,一人两个。嘿嘿……”。

    “唉,你说这现摘的会不会比我们那天吃的味儿要好上很多?”,我也有点激动地应着耳东的话。

    “那是肯定的啊,而且你看这水还干净,在这水里的肯定也比别处好吃。”。

    我和耳东就这么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鱼包却一直迟迟没有回来。

    我站起身来,“我去找找鱼包吧,他本来就是从外乡后搬来的,平时也不上这山里面来玩,估计是走错道儿了,你在这等我回来,自己别去够那薄莲了啊!”

    耳东点头同意,我便转身也钻回那菝葜丛子里。

    等我带着鱼包重新回到池边,池岸上已经没了耳东的身影,那一刻我还不知道,从今往后,我的生活里,再没了那个鲜活的叫耳东的人了。

    父母和村里的大人找到我和鱼包,已经是半夜,我俩依偎着蜷在那菝葜丛边,虽记得回去的路,却不知道来的时候是三个人,剩两个人了该如何回去。

    再和耳东去面对面,是在那天下半夜的月光下,池边人头攒动,空气里耳东母亲的啌哭声夹着人群里的窃窃私语,耳东就只是在那边很安静地躺着。正常这个时候耳东应该拉着我去看这围满人的圈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应该会被挤在这人群外,等上不长时间,耳东应该会从这人群里钻出,然后搂着我的脖子,把进了人群后探到的秘闻都一五一十地抖露给我,他的表情应该是绘声绘色的,时而还会放声大笑的。

    耳东的母亲应该恨极了自己,如果不给耳东买那薄莲,耳东可能就不会寻那山间的薄莲去。

    我也恨极了自己,我是三个人里年纪最大的,如果我能阻了这进山的想法,耳东过了那个半夜,第二天一早该又摸索到我家寻我来的,在我床边喊着“涛仔,涛仔”。

    我记得我曾问过曾奶,人死后是不是有来生,曾奶和我说人死后做多好事的,得升了天堂得着福报,没有来生。福报我并不关心,心里倒是希望耳东能像这薄莲,季季有来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