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蜕变之我爱我家乡 > 第17章 村里的流言

第17章 村里的流言

    咪兰看着自己合作社的牌子,上面大大的字是那么的显眼,从现在开始要努力工作了!这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感觉自己又有了动力!

    挂牌那天县里、乡里的领导都很支持,特别是李朝阳主任更是帮了很多,因为他搞了一辈子的农业,希望农村、农业有新的发展,希望有年轻人来接手老一辈的事业(当然这里的事业并非就是种地),现在的农村呀越来越萧条,年轻人都呆不住了,都纷纷往城里跑呢,哪怕背井离乡也要出去,实在是留在农村看不到未来呀!

    合作社成立那天,因着县里的大领导都来了,村里一开始都在观望的村民心里有了动摇。也不知是从哪传出来的:桃源村要有大动作了,怕是要征收土地来发展大规模的现代新型种植业,说是要种新品种,什么从外面引进的市场行情很好的经济作物……

    还有村里要统一进行种植规划,村民可以用地入股,还可以加入一起管理什么的……

    听说咪兰要开公司了,这女娃还找了县里的人帮忙,还听说她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忙碌村里新农村建设的事了……

    还听说现在有些农村发展可好了,都住的小洋楼,家家户户有小轿车,门口都是柏油马路……

    没几天功夫,村里就流言四起,都传得有模有样的,沉寂了多年的桃源村开始活泛起来,人的心思也活络起来了。

    这不沉不住气的一些人都开始从咪兰的爸妈身边入手了,都开始旁敲侧击打探消息,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会吃了亏落了后。

    合作社办公室:

    “杨叔,村里的留言,您给有听说了?”咪兰问。

    “流言,什么留言?”杨正康疑惑的望向咪兰,突然脑里灵光一闪,拍了拍大腿说道:“哦,你说的关于合作社的留言!”

    “嗯”咪兰点了点头。

    “哈哈哈……”杨正康大笑几声,在咪兰疑惑不解之际继续说道:“这个嘛,你过来我跟你说。”

    咪兰不解的把头凑过去。

    “这些流言是我找人传出去的。现在村里人都想加入合作社呢!这省了我们多少事呀!你说是不是,要等着他们想通了加入,那要等到猴年马月的!”杨正康乐呵呵的说着,说完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浓茶。

    杨正康用的还是那种解放牌的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搪瓷口缸,口缸上面一圈有些地方瓷碰掉了都变成了黑色,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

    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咪兰深知村里的人虽然和善但是都很轴,要他们认同一件事是很难的,她之前就深深领教过了,除了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年轻人比较容易沟通一些。

    “那叔,我们这个地的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了?”咪兰随口一问,她也知道不能什么事情都靠老支书,自己也要拿出能办事、办得了事的做派来。还有好多事情待解决。

    “估计差不多了,过几天召集村里人开个村民大会,也好好好讲讲合作社的事。别急,我们慢慢来!”

    老支书语重心长的说着,又喝了一口茶!

    “叔,你这个是我们山上采来的茶叶吗?”

    “嗯,就好这口,别的茶喝不惯!”

    “叔,那天县里的书记说了这茶我们也可以做出一个产品来,可以批量生产。”

    “嗯,这个我们以前也考虑过,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没有做起来,都只是小打小闹,小本经营。”

    “叔,要不我们再完善完善我们的计划书,再想想还有哪些方面是可以拿出来发展一下的,比如说这茶!”

    “嗯,这个可以考虑,不过当前我们也不能把摊子铺太大了,要一样一样来,优先发展种植作物,把我们村的土特产先整出一两样来。”

    “嗯,杨叔说的是!”咪兰回道。

    接下来又说了一些,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杨洋身上。

    “我家杨洋在镇里教书,但是我看他对村里的事情也很上心,隔三差五的就跑回来看看。”

    “这倒是,杨洋就是个热心肠的人。他回来教书挺好的!叔,你们也能时时见到他。”

    “这倒是,这人老了就想子女陪在身边,不然总觉得心里空唠唠的。”

    咪兰,笑了笑,没有说话,这会她想起了在深圳打工的弟弟。以前自己在外求学,弟弟在家,现在自己回来了,弟弟又离家了。

    “大兰子,叔还是很佩服你的勇气的,放着大都市的好日子不要偏要回来山里种地。一个女娃子,不容易!好好干,干好了,你爹妈也就心里舒服了。做父母的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儿女成材。”

    “嗯,我知道叔,这些天也谢谢叔一直的帮忙,要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我知道,我爹那边是叔帮我说的好话,谢谢叔。”

    经过短短一个月的近距离相处,咪兰知道老支书是个热心肠的人,总是很关照村里的小辈。

    村头大槐树下一群村里的大爹大妈们吃过饭后都聚在一起唠家常。

    咪来从旁边走过。

    “喂,老咪,过来坐会,说说话。”村里的张老倌头朝咪来招了招手。

    你来闻声望去,不动声色的走了过去。他知道这群人又要从他嘴里套话了。

    “来来来,坐这里!”张老倌头挪了挪位置,留出一段空位给你来。他们都喜欢坐在树下的水泥和石头砌的围挡上。

    “你跟我们透露点你家大兰子的事情呗!”赵大妈忍不住说道。

    “我家兰子,没什么好说的呀!”

    “怎么会,前几天不是县里都来人了,不是说要成立合作社,这可是村里的大事,都一个村的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张浩的姨娘嚷嚷着。

    “就你声音大,可别吓着老咪!”张老倌头乐呵的说。

    “你说错了,合作社早就成立了!”沈二凤瞅了一眼张浩三姨得意的说着。

    “就你知道,你知道还待这干啥!”张浩三姨有点不悦的说,意思是你还不是半斤八两,还不是要等着人家咪来说。

    “哎,这有什么好争的,老咪你就别卖关子了,说说吧!”张老倌头拍了拍咪来的肩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