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蜕变之我爱我家乡 > 第19章 迟来的刘守义

第19章 迟来的刘守义

    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越过人群走了过来,男人中等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标准的国字脸,五官轮廓立体有型,浓眉大眼,看上去很是精神。

    原来是村长刘守义,也是咪兰的姑父。

    “总算是赶上了,我们开始开会吧。”刘守义笑呵呵的说道。说话间就坐到了支书旁边的空位上。

    咪兰看到村长来了,还赶忙站了起来,小声喊了一声:“村长。”

    刘守义听到了咪兰在叫自己,转过身看着咪兰:“大兰子,忘了我是你姑父了,还叫上村长了。”

    “咪兰,坐下。”杨正康看不惯刘守义那副拿腔拿调的样子,叫咪兰坐下。

    “知道开会还不来早点,就等你了。再不来我们也不等了。”杨正康看也不看刘守义的说道,语气平静。

    咪兰知道自己的姑父当村长,村里大多数人都有意见,都在传言他的村长不是堂堂正正选举得来的,而是花钱拉拢群众投他一票得来的。说是村长村里的大小事情他都不怎么管,这次的村民大会倒是来的及时。

    要说刘守义呀在桃源村因该是最有钱的主了,前些年一直在外面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村里就他家的房子修得最高最豪华。他还在城里开了好几家大超市,大多数时间都在城里。说起超市就连这桃源村也开了一家,平日里就由他老婆咪多经管着。两口子常年分居,家里的一儿一女,大儿子在县里上高中,小女儿在镇上读小学。本来村里也有一所小学的,但近年来村里人都到城里打工买房了,适龄小学生也到城里读书了,再加上年轻人都在外面忙碌着,结婚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村里小孩越来越少,学校就并到镇上去了。

    刘守义知道这杨正康看不上自己,也不生气,笑了笑说道:“我也是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的,这个会很重要我不能不来。嘿嘿!”

    “嗯,村长贵人事忙,我们都知道。”妇联主任王水花瞅着刘守义说。

    “开始开会。”杨正康说。

    众人不再言语,下面的群众还在聊着家常,虽然声音控制的很小,但全部混在一起也显得吵吵嚷嚷的。

    “安静了,下面开会。”杨正康拿着摆在面前的话筒大声说道,声音洪亮,在场的众人顿时都安静了下来,齐刷刷的看着台上的几人。台上的人都默默的坐下。

    这台上依次坐着村会计李大山,副书记丁翔,副主任李国华,村长刘守义,咪兰,书记杨正康,妇联主任王水花、村民小组长赵喜旺、大学生村官梁一一。

    这些人除了梁一一不太熟悉,其余的都是村里的。

    经过这几天的时不时的相处,咪兰晓得了:这梁一一是北方人,在南方上的大学,毕业了就想着来农村锻炼锻炼。刚来没几个月这小伙子也被太阳晒得黑黑的了,(这里的紫外线就是比较强)倒是越来越像农村人了,当然前提是他不要开口说话。

    “下面开会,我先说两句。今天开会的目的我想大伙也都知道了,村里这些天也都传开了。是的,就是要说一说咱们村的这个合作社的事。”杨正康洪亮的声音在村委会的小院上空传荡。

    大家伙都安静的听着,有的认真的看着台上,有的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咪来挤在人群里,不仔细找还真看不出来,此刻他正望着台上坐着的女儿,看着女儿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阳光给她整个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村里成立合作社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通过合作社我们可以把整个村的资源整合起来,也就是把这土地集中起来开发利用,扩大生产规模,批量生产我们粮食、水果、药材还有茶叶等等,只要是我们村能种出来的优于其他地方的作物,我们就应该把握机会好好利用我们村这么好的自然条件,好好发展。”

    “好听的话我也不多说了,总之一句话,合作社势在必行,这是新农村发展的趋势。旁边村的有把地租给那些外来的发展现代化农业,你们也都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大棚,这些个农产品不愁销路,那些个外来老板赚得金满银满,但这和村里人没关系,村里人就只拿到了一点点的租金,也没有富起来。”

    “说这么多,就是让大家认识到这个合作社对大家是有好处的,对我们桃源村也是有好处的,我们可以共同富裕,改变桃源村的面貌。”

    “退一步说,要是最终合作社没有发展起来,大家也就是白干了一年半载的,我们也不会把所有的土地都收归一处,只是每家拿出部分土地来一起搞生产,大家都可以按照拿出来的土地大小来分发收益,具体的事项咪兰最清楚,由咪兰为大家讲解。”

    杨正康话赶话的说到了咪兰,一时间感觉大伙都在看着咪兰,咪兰也不紧张,在台上微微一笑。

    台下的人有开始窃窃私语的:

    “咪兰,就是个女娃子能知道怎么整合作社?”

    “她一个大学生一天地没种过,你们说她到底懂不懂种地的事。”

    “村里的事什么时候开始由一个嫩娃子说了算了!”

    “书记说的不无道理,这大学生或者也学过种地,会不会比我们会种,人家用知识、用科学种地,科学我们是不懂得的了。”

    “不知道老咪家这兰子是不是脑子坏了,城里人不当回家来当农民!”

    ……

    就这么会空挡,讨论声不断,当然都是轻言轻语的。

    咪来就在人群里,有些村民的话他是一个字不落的听到了,听着这些人都不太看好咪兰,咪来心里干着急。这一分钟他希望自己的女儿就此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也让村里人刮目相看。

    杨正康转头看着咪兰,把手中的话筒递到咪兰手边,咪兰从容的接过。

    台上的众人也都表情不一,有无所谓的,有等着看笑话的,有想着大展拳脚跟着一起好好干的。总之就是人生百态,总有一个想法属于你!

    咪兰搞笑的拍了拍话筒,感觉没问题才把话筒放到嘴边开始说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