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我的丞相父亲 > 第十三章:武侯纸,诸葛瞻的野望

第十三章:武侯纸,诸葛瞻的野望

    这批青竹共计出纸两百余张。

    将其去水、压平、晾干后,诸葛瞻分了些与费祎,另外的纸张则被他收起,预备明日送与谯周。

    蒲元兴冲冲的离去,却被诸葛瞻叫住。

    “造纸的事,其中工匠你想找谁?”

    蒲元不加思索的答道:

    “我的匠铺本就有不少工匠为朝廷造刀,只要匀出部分人来,便可新建个造纸坊出来。”

    诸葛瞻不急不缓的说道:

    “纸张暴利,除少数部门特供之外,我并不打算低价出售纸张。这是国家财源之所在,应该用些更为忠诚之人。普通的工匠若是被利诱,恐怕会将此事泄露出去。”

    蒲元挠了挠头:

    “那依小侯爷之见?”

    诸葛瞻看向费祎,行了一礼问道:

    “文伟叔父,不知我汉军中伤残兵卒是如何料理的?”

    费祎答:

    “给一笔抚恤,令其回乡。”

    诸葛瞻点了点头:

    “造纸并非什么难事,且到时会用水力风车取代人力,不如就让汉军中的伤残军士来做这件事。一来可以展现朝廷之仁慈,军心必归我大汉;二来伤残军士本无谋生之计,若置之不理,其必死于乡野,还不如由朝廷集中安置;三则伤残军士难以泄密,即便泄密也容易捕获,不知文伟叔以为如何?”

    费祎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可,因为你千里奔袭汉中、令北伐大军免于刀戈的缘故,蜀中已有雏凤之名,此事若是宣扬出去,天下都将会知道诸葛家又出了一匹千里驹了!”

    诸葛瞻的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费祎与他简单告别,便拿着制好的白纸匆匆离去。

    诸葛瞻则邀罗宪留宿,两人共食晚餐,接着秉烛夜谈、抵足而眠。

    清晨,拿柳枝蘸着细盐刷好牙,接着洗漱,并与罗宪一同进餐。

    马车上,罗宪很是激动的拿过一张张白纸仔细的看着。诸葛瞻则打着哈欠,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昨天晚上说是秉烛夜谈,其实是罗宪问,诸葛瞻答。

    若不是诸葛瞻想要收服这个蜀汉后期的良才,按照他的习惯,天一黑就该上床睡觉了。

    罗宪开口赞叹道:

    “丞相真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啊!”

    诸葛瞻心中腹议:

    “这明明是我做出来的啊!”

    似乎是察觉到了诸葛瞻的小情绪,罗宪莞尔一笑,揉了揉诸葛瞻的脑袋:

    “当然,师弟也有大才!”

    闲聊片刻,便到了谯周府上。诸葛瞻兴冲冲的想要向谯周展示自己制造出的白纸,却见谯周看到自己后,一声长叹,缓缓说道:

    “李正方死了。”

    李正方即李平,他在自己声名鼎赫之时将名从“严”改成了“平”,那看不见的运势也随之一落千丈。

    玩弄拙劣的阴谋被诸葛亮罢黜,废为平民。

    万万没想到他就这么死了。

    李平能文能武,曾率郡兵以少胜多击败过叛军,也能治理州郡,还是修订《蜀科》的五人之一;他所修理的蒲江大堰一直保留到后世,造福一方百姓;但他的性格缺陷也极为明显。

    过分骄傲,目中无人,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

    他和杨洪有冲突,气的后者弃官而去;王冲是他的牙门将,因为被他记恨而叛逃魏国,就连他的同乡陈震都对诸葛亮说他腹有鳞甲,不可信任;跟同僚辅匡的关系更是不睦。

    一个性格高傲的人是压根成不了政治领袖的,李平被废颇有些理所当然的味道。

    看着陷入悲伤情绪中的谯周,诸葛瞻小心翼翼的呼唤:

    “师父?“

    谯周自顾自的解释道:

    “李平被废之后,常希望丞相能够启用自己,不料这才过了三年,丞相竟然病卒于五丈原。李平担任尚书令时,蒋公琰都不过是尚书郎而已,又怎么会去启用李平这个废人呢?”

    “是故丞相死,他也随之激愤而死。”

    诸葛瞻疑惑的问道:

    “师父是跟李严有旧吗?”

    谯周摇了摇头:

    “并非如此,我只是在感叹又一个时代的离去罢了。”

    谯周在心中叹息道:

    “我何尝不是另一个李正方呢?诸葛丞相一死,无人敢用李正方,可又有谁敢用我这个蜀人呢?”

    “我出生在官渡之战后,那时候袁绍与曹操还在;等到我求学、拜师时曹操已死,曹丕继位,蜀中则是丞相治蜀;现在李严已死,上一个时代已经结束,蒋琬执政,恐怕再过个二十年,将会是你执牛角耳。”

    诸葛瞻逐渐理解,这是一种物是人非,英雄豪杰们已经故去,戏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

    正如那些个穿越者前辈,他们开局是拜蔡邕、郑玄为师,而自己是拜谯周为师。两者的学问有差别吗?

    并无,只不过是需要学阀大佬的背书罢了!

    张飞多次求见刘巴,结果刘巴压根不屑跟张飞这个武夫交往;黄忠被拜为后将军,关羽大怒,终不与老卒为伍。

    事实上别说武将了,哪怕是诸葛亮都被人看不起。

    诸葛亮在与杜微的书信之中自嘲自己是浊流,而杜微是清流。

    世家与寒门的分歧,武将与士人的冲突随着世道安静不仅没有延缓,反而愈演愈烈。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谯周从那悲伤中摆脱:

    “徒儿,你要做的东西做出来了吗?”

    诸葛瞻将竹纸献上:

    “师父请看,这是我用青竹所制的竹纸,其原料只要用到石灰与青竹,成本低廉,却能造出远胜麻纸的白纸。”

    谯周拿过那洁白的竹纸,掌心在白纸上轻轻摩挲:

    “这纸洁白如雪、轻薄如翼,确实远胜过麻纸。不如就叫做...”

    诸葛瞻抢答:“白纸?竹纸?”

    谯周瞥了诸葛瞻一眼,缓缓说道:

    “叫做武侯纸。”

    诸葛瞻的表情呆滞,老师你说的跟武侯有什么关系啊?

    谯周却满意的摩挲着武侯纸,向书房走去。

    诸葛瞻乖巧的研磨,将毛笔递给了谯周,谯周心中大慰,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思索片刻,笔尖触纸,随后更是一挥而就的写下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不是我爹写给我的吗?

    诸葛瞻挠头。

    谯周满意的点了点头,将那武侯纸拿起,在面前荡了荡,这才将那武侯纸纸递给了诸葛瞻:

    “送给我的小徒儿,这是汝父给你的劝诫,也是我给你的劝诫。”

    “谢师父墨宝。”诸葛瞻好奇,谯周的书法若是能留到后世,一字千金?

    “详细说说你造纸的过程吧!”

    诸葛瞻一一为之道来,连和费祎要官都全盘拖出。

    “你要那个官做甚?”谯周一副没好气的模样看着诸葛瞻

    “那就是个匠人之位,朝廷对你另有封赏,区区600石的散官也值得要吗?”

    诸葛瞻的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

    “嘿嘿~”

    “徒儿总有些奇思妙想想要做,这就需要大量的匠人帮衬,这造纸不就是吗?”

    谯周捋了捋胡须:

    “接下来你想做什么呢?”

    诸葛瞻思索一番,纸都已经造了出来,怎么能没有一个图书馆呢?

    学阀何以为学阀,这不就需要对知识的垄断吗?

    建造个私人图书馆,以会员制的方式运行,只有答题通过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这座图书馆。

    到时候再请一些大儒来讲课,那这座图书馆岂不是成了蜀汉的学术中心,而这批人才也将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等等,我是不是发明了科举制?

    诸葛瞻忍不住笑出了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