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献策

    廖立回礼说道:

    “君侯到汶山郡,想必是要怀柔蛮夷,扩张国力吧?”

    诸葛瞻点头。

    廖立继续说道:

    “国是由民组成,无民不成国。民多则国强,民少则国弱。”

    “那么敢问君侯,现在的汶山郡,民在谁手中?”

    诸葛瞻不假思索的答道:

    “在豪强手中?”

    廖立摇头道:

    “错矣!”

    诸葛瞻一愣:

    “我错了?”

    廖立点头答道:

    “汶山郡自武帝起立而复废,废而复立。何故?”

    “其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朝堂的大人们觉得可惜便捡起来嚼几口,觉得寡淡就将其扔掉。”

    “只因汶山郡虽有汉人,但大量人口却是羌,氐,胡人。”

    “管了,就需要派兵驻守,徒耗军资;不管,蛮夷又要作乱,或是东出都安,威胁大坝。”

    “是故,设立郡县,又废掉郡县,如此举棋不定。”

    “汶山郡的民不在朝廷,不在豪强,而在野外,流落各地的蛮夷,他们才是汶山郡真正的民!”

    “所谓豪强,不过疥癣之疾!”

    “如果君侯想要扩充国力的话,那便需以蛮夷为重点。”

    “豪强若是愿意合作,则可;豪强若是不愿合作,亦无不可!”

    诸葛瞻沉默半饷,开口问道:

    “可是各家豪强拥兵甚众,白马黄家更是甚得蛮汉之心,我不打击,恐怕人心尽归于他。”

    廖立笑着摇了摇头:

    “君侯,我的意思并非是不管豪强,而是说君侯应当将重心放在蛮夷上。”

    “黄家若是捣乱,那便见招拆招。”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黄家的权势从何而来?”

    “不就是能得蛮夷之力吗?”

    “若是君侯将蛮夷尽数纳入麾下,那黄家便如同剪除羽毛的鹰隼一般,可不战而胜矣!”

    诸葛瞻赞同的点了点头。

    廖立指了指浩浩汤汤的岷江:

    “汶山万民皆仰仗于这条大江,我自都安而来,便发现大量村寨都是建造在岷江边上。”

    “君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廖立自问自答道:

    “这便意味着,只要我们有一只强大的水军,控制岷江,便能将这汶山郡牢牢掌控。”

    廖立一声长叹:

    “只是这岷江波凶浪急,不是善水啊!”

    诸葛瞻心中一动。

    古中国一直都是平底船,盖因人们想象不出尖底船这种三角结构连平衡都无法保持,又要如何在江海中劈波斩浪。

    就连郑和下西洋,也是沿着海岸线行进。

    而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

    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

    这为尖底船的建造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排水量越多,这艘船所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那它在水中便越不容易倾覆。

    尖底船毫无疑问是比平底船的排水量要多的!

    诸葛瞻越想越是兴奋,这不就是说,只要自己造出尖底船,就有能力实现控制岷江流域了吗?

    得要把蒲元这个大匠叫来,让他去做都安县令实在太过屈才了。

    只是让谁去接替蒲元去做都安县令呢?

    诸葛瞻有些头疼,想了又想,干脆写信给师父谯周,让他推举一二吧!

    我同门师兄总不会坑我吧?

    “君侯?君侯?”

    廖立眼中的诸葛瞻正在发呆,他连声呼唤着诸葛瞻。

    诸葛瞻回过神来,道歉道:

    “还望公渊先生海涵。”

    “公渊先生刚才说控制岷江,我刚刚想起我蜀汉的一名大匠曾经提过一种新式船只,或许他能解决这个问题!”

    廖立询问道:

    “可是蒲元?”

    诸葛瞻讶然:

    “正是蒲元先生,先生也认识?”

    廖立点头:

    “他曾经为丞相造三千把宝刀,皆削铁如泥。我又岂会不知?”

    诸葛瞻解释道:

    “蒲元先生能够造日行百里的战舰,等他到了以后,我们便能实施公渊先生控制岷江的计划。”

    廖立讶然点头,开口道:

    “若是如此,那更好!”

    “君侯想要怀柔蛮夷,我便有一计可助君侯成功!”

    “公渊,计安何出啊?”

    廖立目光灼灼:

    “互市!”

    “蛮夷茹毛饮血,可是人就想要吃热食,是人就想穿上华服,更不必说山中蛮夷攻伐不断,若是我们能够提供武器给他们,那他们自然愿意与我们交往。”

    诸葛瞻一愣,他虽早有此想法,却有些举棋不定。

    这个时代的人都认为高原上都是些不通王化的蛮夷,可诸葛瞻知道,只需300年后,这片高原便会催生出能与盛唐对抗的吐蕃帝国。

    这一切的起源便是文成公主入藏,将先进的技术带给了吐蕃人。

    自己怎么能做这种资敌的事?

    廖立看出了诸葛瞻的犹豫,解释道:

    “我们自然可以将生铁打造的锅与武器卖给蛮夷。生铁硬而脆,非常容易磨损,这样蛮夷们便需要不断向我们购买,才能补充消耗。他们越是购买,便越是依赖我们,宛如套了狗链一般,他们的脖子会被越勒越紧!”

    果然还是要蒲元过来的!

    科技真是第一生产力。

    廖立道:

    “互市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白马黄家,蚕陵周家,做的事与互市无二。”

    “他们背着朝廷将铁器,农具等卖给蛮夷,又从蛮夷那里买来人口,牛羊,马匹。我们要做的便是以朝廷的名义开互市,将生意从豪族手中抢过来!”

    诸葛瞻眼前一亮,补充道:

    “若是如此,豪强们势必跳脚,恐怕会有人按捺不住啊!”

    廖立说道:

    “正是如此,等到那时,君侯正好能以雷霆之力横扫一切宵小!”

    诸葛瞻心中盘算,自己能卖的不止铁器,还有细盐,蜀锦,乃至茶叶。

    古中国不仅有跨过中亚的丝绸之路,还有从成都出发去往南亚的茶马古道!

    不过此刻有的似乎只是煮茶,还没有后世的泡茶。

    汉朝人采茶叶作饼,将其烤炙后捣成粉末,然后加入葱姜、姜、橘子等调料,再放到锅里烹煮。

    煮成粥状,连同佐料一同喝下。

    茶叶很受牧民的喜爱,只因他们吃惯了牛羊肉,急需茶叶去掉肉奶制品的油腻。

    谁说茶马古道要向南走!

    我沿着岷江一路向西,就不行吗?

    决定了,诸葛瞻要在三国后期来一场茶叶大倾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