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元气三国 > 第七十章 大幕拉开

第七十章 大幕拉开

    见面的时候,袁绍完全蒙了,对方的野心都写在脸上,麾下桀骜的精兵悍将,一个个露出戏谑的表情,神情之蔑视对小皇帝没有半点尊重,若无董卓在前面带头行礼,就差明言告诉天下人,主公要当皇帝,老子们要造反。

    袁绍高坐马上,神情傲然地俯视对方,以势压人:“我道是谁的兵马如此精锐,原来董刺史到了。”

    董卓转上马,直视对方:“哈哈哈,咱家救下陛下和陈留王也属侥幸,全赖陛下洪福齐天,方才让咱家得此泼天大功。”

    “咱家只是没想到,堂堂京师重地,数万兵马竟然被几个阉人闹腾成这样。”

    一众京都将领闻言面带羞愧之色,董卓见此情景冷笑道:“众位将士,送陛下回宫。”

    西凉将士们齐声高喊,气势如虹:“喏!”

    面对扑面而来的雄壮气势,袁绍刹那间猛然惊醒,此时此刻他心知董卓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人,当年刘宏的话董卓都当屁放,更别说是现在的自己了。

    洗脑何进他可以做到完美操控,但是董卓这个人,外表看起来粗狂,实则相当胆大精明且野心勃勃。

    更别说身边还有李儒和贾诩,这两个顶尖的人才在帮着出谋划策。

    人家是奔着那皇帝的目标来的,三言两语根本不起作用,现在拼的是硬实力。

    但是,如果干掉他呢?

    袁绍思维转的非常快。

    谁都知道董卓这货勇猛无比,背后的西凉军更是身经百战,威震西北。

    近些年更是连连征战,打出了赫赫威名,为大汉开疆扩土立下功劳。

    万一打不过呢?

    不过还能补救,因为还有丁原的并州军在,人数上少了些,战斗力上相差不多,若是依托城防防守,双方战力有的一拼。

    袁绍还是纠结怎么做的时候,人家董卓行动了。先是趁着救驾的势头,在百官没有察觉到危机的时候,吞并了何进留下的大部分兵权。

    紧接着使了一手离间计,一匹马让吕布砍了义父丁原,把丁原的兵马也搞到手下。

    然后进入洛阳城,继续霸道的兼并京都剩下的兵马。

    袁绍的,袁术的,曹操的,西园八校尉所有兵马全被兼并吞噬。

    这些人在董卓眼里,还不如捅了义父的吕布重要,人家再不是个东西,好歹还有个投名状。

    再看那些文武大臣,这么久了什么表示都没有,最大本事就是躲在背地里算计自己。

    兵权在手,董卓,成了洛阳城的大爷。随着兵威的强势,野心也愈发的强烈。

    看到洛阳几天没下雨,他便以此为理由罢免司空刘弘取而代之,不久迁升太尉,假节钺,虎贲。

    得到了代帝亲临,行使相应的权利,可以先斩后奏,还能直接发起战争。

    百官迫于董卓兵威,无人出言反驳,任由事态发展。

    即便位列三公,董卓还觉不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轰动天下。

    废帝!

    废帝的原因很简单,一为挟功立威,试探人心;二是少帝刘辨过于懦弱,实在是不入董卓的眼。

    董卓膨胀的厉害,自认为没人敢反对自己,特意举办酒席宴请群臣,等大家推杯换盏气氛正浓,突然出言道:“咱家欲效法伊尹、霍光,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如有不从者,斩!”

    袁绍闻言大怒,拍案而起:“你一个外臣,自封太尉也就罢了,算你救驾有功。现在还要废帝,你是不是想造反啊?”

    董卓大怒:“你是个什么东西,是不是觉得咱家的刀不够锋利啊?”

    袁绍丝毫不慌,拔剑指着董卓说道:“天下英雄无数,我的剑也非常锋利。”

    现场所有人都被惊住了,大脑一片空白,没人能想到,袁绍竟然会正面硬刚,一身的英雄气,当真是非同小可,震慑诸臣。

    董卓那个气啊,当场就要拔剑杀人,李儒在旁边拦着低声道:“大事未定,不能乱杀。主公!”

    “哼!”袁绍说完扭头便走,装完之后带着一家老小直奔河北,这盘棋烂了。

    袁绍决定,重新布局。

    他计划效仿刘秀,以河北为根据地,一统天下。

    董卓那个气啊,恨不得当场砍了袁绍,李儒暂时劝住了他。

    李儒悄声告诫董卓:“袁氏门生古吏遍布朝堂和天下,暂时还砍不得。”

    董卓疑惑地看着李儒:“周杰不是说嘛,只要老百姓愿意跟着咱们走,还怕他什么袁氏。砍了又如何?”

    李儒道:“咱们刚来中原,民心未附,经不起有心人的煽动。”

    “再说了,治理天下也不能全靠老百姓,老百姓只能作为基石。”

    “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根本没啥能力,只能被动接受指挥。想要夺得天下,咱们还是需要读书人的帮助。”

    董卓恍然,百姓知道的东西很少,想忽悠很容易随随便便就能忽悠住。

    读书人花花肠子多,根本忽悠不住,而且很难收心。读书人和世家的投靠,往往都伴随着权力与利益交易。

    想到这里他说道:“两者相比,还是作为基石炮灰的百姓,更让咱喜欢哪。”

    李儒心里也认同这种想法,但是他不能这么说,只能说:“得到百姓的拥护,起码能利于不败之地。”

    董卓点点头,两个人在上面嘀嘀咕咕大半天,丝毫不把下方的文武百官放在眼里。

    周杰心里觉得董卓和李儒这样有点过头,却也没觉得有啥不对,毕竟他也是第一次造反,都特么成了敌人,还装什么装。

    历练了这么久,再单纯的心也变成了彩的。同样的膨胀,同样的牛逼感,油然而生!

    只是他对董卓废帝这种无脑的操作,有些看不懂,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你董卓想要造反吗。这么做你还如何收服人心?

    如何步步蚕食?

    更别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么明目张胆的大家会信你才怪。

    想到这里他脑袋嗡的一声瞬间清醒,突然明白过来董卓的心思,这才是他想要的结果。

    天下大乱!

    只是,朝廷上下除了西凉那些兵之外,还有那个大臣是你董卓的人,有那个大臣真心依附与你,你就敢这么玩?

    周杰没有劝说,现在不是时候,大家都在兴头上,他在等着李儒去提醒董卓。

    等和李儒聊得差不多了,董卓才清清嗓子,大义凛然地说道:“先皇在世时,本就要立陈留王为帝,后被何进佣兵擅立弘农王为帝。”

    “你们这些臣子,咱家算是看透了,一个个都满嘴的仁义道德,事到临头,畏惧强权,全都无视了先帝的遗旨。”

    “你们只是想要一个怯懦的,好掌控的小皇帝罢了。比起聪明机智的陈留王,你们更愿意立怯懦的弘农王为帝。”

    “何进虽是大将军,但在你们这些人的眼里,他自始至终都是个杀猪的。”

    说到这里,董卓想起自己的身份,突然觉得这些老谋深算的家伙,会不会也在敷衍自己?

    玩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这么一细想,越看下方这群低眉顺眼的家伙,他这心里越是来气。不过可以先忍一忍,看看有没有机会让这些家伙臣服自己。

    废立之事,便这样暂时不了了之。

    董卓回到军营之后,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他的心思在朝堂上展露无疑,哪些文臣不管是信还是不信,都无所谓,主要是他们的态度如何?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董卓对百官那是极尽拉拢,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就等着下次提废立的时候,有能站出来支持自己。

    百官看到袁绍的作为和结果,以及董卓突然和善的态度,亲切的笑容,以为这家伙再霸道,心里也是忌惮他们这些大臣三分的,于是就让人效仿袁绍,在董卓第二次提废立之事时,出面炸了一下刺。

    大臣出班道:“我不同意废帝。”

    董卓挥手,吼道:“来人,拉下去砍了。”

    所有大臣人都吓傻了,没想到人家董卓,压根没有把朝廷的百官放在眼里,可他们忘了一件事,不是谁家的背景,都是“四世三公”。

    西凉军见人反对,直接拿刀砍人。

    所有人都被董卓这个魔王给吓到了,没人敢再吱声,低着头静静地聆听来自魔王的低语。

    董卓再次询问:“废立之事,诸位还有谁反对?尽管站出来。”

    见众位大臣默不作声,董卓满意点头:“若无异议,那新帝便择日登基。”

    下方众大臣齐齐有气无力道:“悉听尊命!”

    汉召宁元年,少帝刘辨被废,九岁的陈留王刘协登基,改元永汉。

    强退此次废立的董卓,自此权倾朝野,更加肆意妄为,且自封为相国。

    来人神色匆匆道:“相国,相国-----”

    “何事惊慌?”董卓面色沉稳。

    “袁绍挂印走了。”

    董卓神色微冷:“追,给咱杀了他。”

    旁边李儒劝道:“袁氏门生势力庞大,逼急了恐生变故,咱们好需要时间。”

    董卓想起长安还未得手,当即收起脾气:“好说,下旨,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袁术为南阳太守。”

    “哈哈哈哈,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反,让他们反---”。

    “对了,再多封几个,咱要看看他们,会不会变成群雄争霸。”

    李儒进谏道:“相国,刘辨被废为弘农王,朝廷内外心存怨愤,各地诸侯颇多异议,不如斩草除根,断了他们的念想。”

    “嗯,你看着办吧。”董卓毫不在意地摆摆手。

    当天夜里,李儒亲自带人,将何皇后与弘农王母子杀死。

    董卓是重用士人不假,可他想杀谁就杀谁,谁惹他不高兴,让人直接拉出去砍脑袋。

    很多硬气一点的大臣,都被西凉军抄家灭族,按惯例董卓拿大头,将士们分一杯,最后剩下散给当地百姓。

    给百姓吃白食?

    怎么可能!

    百姓们压根没有得到任何好处,除了个别西凉将领愿意拿出一部分物资分与百姓之外,大多数西凉将领及其手下士兵,不去剥削老百姓就不错啦。

    西凉军上下官兵,常年在边关与蛮族作战,性子野,野猪嚼细糠是头一次,一旦放开军纪后果不堪设想。

    朝廷上暂时肃清一波之后,没有大臣再敢站出来,明面上反对董卓。

    董卓本人也开始解锁副本,夜宿龙床,霍乱宫闱。

    上行下效,西凉军内的浮夸享受,奢靡之风开始兴起。

    看见西凉军欺男霸女,胡乱杀人夺财,特意针对富贵人家,军队军纪开始涣散,士卒开始变得像土匪,官官相互之下拉帮结派,腐败不可避免。

    周杰看不下去,严律麾下军纪,重则军法处置,轻者关紧闭小黑屋。每日操练兵马,维护辖区治安,让麾下将士们无瑕他顾。

    同时很明显的感受到,整个西凉军内正在发生的不良变化。于是上书,希望董卓整顿兵马,严律军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