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诡异修仙:从小说家开始记录妖魔 > 第十二章:为辛家‘翻案’

第十二章:为辛家‘翻案’

    从宋淮的话里,孟川得到了以下讯息:

    第一,无论庙堂还是民间,对于妖魔方面的知识,都很匮乏。

    第二,朝廷想要得到妖魔的弱点,但是很难。

    迄今为止,朝廷也没研究出几个妖魔的弱点。

    但是...孟川懂啊。

    他前世所看的志异杂文里,对于妖魔特性或是弱点的描述,都很详细。

    如果,那些杂文里记录的妖魔,在这个世界也存在。

    那么,他便有了足够的用武之地。

    “即使现在朝廷废除了悬赏,但是我若将妖魔的事情,都记录在小说中,有朝一日被朝廷看到,会不会因此而受到重用?”

    “但前提是,我不会被他们抓去研究...要想好一个说头。”

    孟川暗自心想,他认为,将来还是要写志异类型的杂文。

    因为那不仅能使他增加修为,还有可能,为他创造出未来的财富。

    而且,要是前世志异杂文里,对妖魔描述的弱点都有用,还能让不少百姓,免于妖魔迫害。

    “该找一个什么样的理由,能将我知道妖魔弱点一事,搪塞过去?”

    孟川可不想再遇到‘夏幽’的质问了。

    就在他沉思期间,耳旁再一次响起宋淮的声音,

    “子渊,你靠闲书成为儒修,为师很欣慰,只是...你将来的重点,仍旧要放到科举上面。”

    孟川能成儒修,就代表着他是读书种子,像这种人,如果不能走科举入仕途,为朝廷效力,不免有些可惜。

    他明白宋淮的良苦用心,郑重点头道:“请山长放心,学生拎得清轻重。”

    闻言,宋淮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来年四月,你就要去参加府试,期间若有读书上的问题,随时来向为师请教。”

    他要重点关照孟川这个‘好学生’了。

    “多谢老师照拂。”

    事毕,孟川打算离开县学。

    待其走后,宋淮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喃喃道:

    “没想到,老夫老则老矣,竟还能在有生之年,教导出一位儒修,圣人待老夫不薄啊。”

    为人师长者,所求无外乎弟子能有出息。

    -------------------------------------

    夏幽离开县学之后,便来到了衙门里的停尸房。

    同时,有几位斩妖司的下属,正在研究尸体。

    见状,夏幽问道:“这李大户死因,可查清楚了?”

    有一名斩妖吏回应道:“大人,您所言不错,李大户的确是被邪祟所杀。”

    在夏幽来到棠邑县的那一刻,就听说了李有才的诡异之死。

    于是就犯起了职业病,命人研究起他的尸体。

    别说,还真就看到了一些问题。

    “大人,这李大户体内不仅存有邪气,腹中还有一根血线,心肺都没了,如果卑职所料不差,他应该是被一种名为产鬼的邪祟所害。”

    斩妖吏说道。

    因为血线的存在,导致李有才误食己身脏腑。

    闻言,夏幽微微皱起眉头,“产鬼...她们害人的方式,的确先是在生人腹中注入一缕红线。”

    “只是,对于这种鬼魅,我们斩妖司掌握的资料太少,除了以蛮力克之,几乎没有什么应对之策。”

    斩妖司刚成立不久,对妖魔的认知还太少。

    而自古以来,人们斩妖除魔,基本都靠蛮力,只是普通人可没有修士那样的广大神通。

    妖魔太多,强大修士太少,普通人难以自保,于是朝廷就想着研究邪祟的弱点,告知于民众。

    可惜,过去这么多年,依旧没什么收获。

    “命咱们的人,在李家附近徘徊,若是发现产鬼踪迹,速速来报。”

    夏幽下令。

    一众斩妖司吏员即刻动身。

    ...

    孟川在离开县学后,无所事事,便在自家院子里,一边读书,一边监督梓人修缮房屋。

    第二天一早,诚友书铺的陶谦,就将刚印刷出来的《产鬼》篇拿出来售卖。

    由于《画皮》杂文的爆火,不少百姓都期待孟川所写得第二篇杂文。

    所以,当天‘产鬼’杂文,就被出售一空。

    很多人在看完之后,都是忍不住议论起来:

    “这辛旺父女二人,是真的惨啊,而这个叫做李佑财的家伙,更是畜生不如!”

    “还有那个叫做徐文昌的县令,简直不配为官,竟教唆李佑财养鬼图谋人家的宝物!”

    “话说,这辛家...我怎么那么熟悉?好像听我父亲讲过,以前咱们棠邑县,确实有个大户人家姓辛。”

    “你们这些小娃娃,不知道以前的事,无可厚非,可是老朽却知道的一清二楚。”

    听到一位老人家的声音,那些杂文的读者们,便纷纷请教。

    随后,老人家缓缓开口道:“前些日子刚死的李有才,他是辛家的女婿,后来啊,随着辛家父女的死,这辛家,就成了李家。”

    “当时的县令,叫做许道隆,老朽记得,辛家父女的名字,与这杂文中记载的辛家父女如出一辙...”

    “而那个叫做辛柠的妇人,就是被说是与多名男子通奸,自觉羞愧,死在了县衙的大牢里...”

    听到老先生这么一说。

    所有人都觉得,杂文里的故事,是真实的。

    许道隆...徐文昌...

    李有才...李佑财...

    “这杂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那位辛家的大小姐,真是含冤而死?”

    “李家老爷前几日死了,难道真是被辛柠的鬼魂所杀?”

    “孟先生是真敢写啊!”

    “如果这是真的,辛柠也太委屈了!”

    “废话,孟先生敢这样写,那这篇故事,一定假不了!”

    “李有才死得好啊,大快人心!”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剧情。

    他们都可怜起了辛柠的遭遇,为她鸣不平。

    好在,故事的结局,坏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现实中...

    “若不是孟先生写了这篇杂文,咱对以前这辛家的事,还真不知道!”

    “是啊,若非这篇杂文,只怕真相要随着李有才的死,永远的埋在地下了。”

    “孟先生这是以杂文的方式,想为辛家父女求个公道!”

    “孟先生是好人啊!”

    “...”

    关于辛家的冤案,逐渐被世人所知。

    ‘产鬼’杂文的影响力,也随之扩散了出去。

    与此同时,一位斩妖司的吏员,听到百姓们都在议论有关‘产鬼’的事情,便是感到好奇。

    于是,他也买了一篇。

    当看到杂文里对痴鬼以及产鬼的特点和弱点描述时,立即瞪大了双眼,显得很是震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