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人怕出名

    眼下,孟川没有时间研究‘判官笔’。

    他来到宋淮身边,再次为其注入一缕文气,算是保住了对方的性命。

    约有盏茶功夫过后。

    宋淮才算是吸收了那缕文气,渐渐恢复一些气力,

    “子渊...你斩杀邪祟的手段...”

    孟川刚想解释什么。

    却又听到宋淮的声音,“切记,不可太过张扬,告诉他人。”

    孟川一愣,旋即点了点头。

    宋淮在他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一脸欣慰道:

    “此前为师救你,在你体内注入文气,不过月余,却轮到你来救为师...子渊,为师没看错你。”

    孟川作揖道:“老师言重了。”

    他扶着宋淮,慢慢走下城头。

    与此同时。

    夏幽、虎妖、田蓁以及不少百姓等,都看到了雷鬼消失,天地重归宁静的一幕。

    于是,他们便暗自猜想起来:

    “是孟秀才杀了邪祟?”

    “什么狗屁雷鬼,遇到先生,还不是照样烟消云散?”

    “主人...原来这么强吗?”

    “邪祟呢?死了?是被孟先生所杀?”

    “后生可畏,万万没想到,孟小哥竟有此实力!”

    “...”

    孟川暂时并未听到这些声音。

    与邪祟一战,虽成功将其降服,但自身也有受伤,衣袍多有损坏,看起来较为狼狈。

    此刻,他正背着宋淮,前往县学的方向。

    师徒二人,似乎忘却了方才那场大战,一路上,都是有说有笑:

    “老师,您是如何知道,学生就是青莲先生的?”

    “听你说,你是因写杂文而成儒修,为师便买了不少杂文来看,发现青莲与你文风如出一撤,为师便以为是你,果然没有猜错。”

    “还是老师您聪明,不过让学生没有想到的是,老师您居然是七品儒修...”

    “为师像你这般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七品了,不过后来遇到一些事情,跌落了境界,如今,算是重新捡回来,但也到此为止了。”

    “老师您有故事?”

    “世上芸芸众生,谁没有故事?你若想听,待你考上举人,为师慢慢讲给你。”

    “...”

    随着雷鬼消失,危险解除后。

    在二人前往县学期间,县令杨铭,便让百姓们陆续返回城中。

    城外,生还的几名斩妖司吏员,在经过短暂休息后,便也搀扶着夏幽缓缓回到城里。

    不多时。

    孟川便将宋淮背到县学的卧房里。

    然后就打算出门买些补药。

    这时,已经躺在床榻上的宋淮,突然开口道:

    “子渊...”

    闻言,孟川回头,问道:“老师,您还有事吩咐?”

    宋淮正色道:“有时年少成名并非好事,为师有切身体会。”

    孟川稍稍一愣,瞬间就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了。

    斩杀雷鬼,不出预料,今后自己肯定闻名于周边州县。

    这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人怕出名树怕壮。

    虽然也有种说法是出名要趁早,但有时候太早了,往往会摔得很惨。

    再则说,如果都传他斩杀了雷鬼,那么被其他修士知道后,引起他们的好奇与觊觎了该怎么办?

    或是遇到邪祟的报复呢?雷鬼可能有朋友存在。

    “老师,学生明白了。”

    孟川深深作揖。

    待他前脚刚走,宋淮便喃喃自语道:“阳间阴判么?”

    “子渊,不知你身上,还有多少惊喜,在等着为师?”

    语罢,他想起一些事情,又继续说道:

    “收徒如此,说什么也要给京城那厮显摆显摆。”

    ...

    孟川刚走出县学,就被眼前一幕惊呆了。

    只见,县令杨铭与捕头齐彪,带着很多百姓,站在他的面前。

    “诸位...”

    孟川话还没说完。

    就看到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家抱拳道:

    “孟大先生,老朽,谢您救我棠邑县数万百姓之命!”

    语罢,还欲下跪叩首。

    这番感谢之言,着实是将孟川惊到了,他连忙将老人家搀扶起来,

    “您言重了。”

    随后,他又见到,越来越多的棠邑县百姓,跪地谢恩。

    孟川略显手忙脚乱,想将他们一个个搀扶起来。

    这时,杨铭开口道:“孟秀...孟先生,这是您应该享受的尊荣,要不是您,全城百姓,都将有性命之忧!”

    闻言,孟川顿时摇头,向百姓大声道:“诸位,听我说,今日斩杀邪祟之事,并非孟某一人之功。”

    “是斩妖司以及小生恩师前赴后继对付邪祟,才使得小生侥幸斩杀邪祟,你们要谢的,应该是与邪祟争斗中死去的那些人!”

    此话一出。

    一旁的杨铭,不由得点头道:“不卑不亢,沉得住心,真是一颗好苗子!”

    百姓们听到孟川的话,也陆续站起身来,同时纷纷议论起来:

    “做好事不求他人报恩,孟先生是有君子之风啊。”

    “是啊,就冲这点来看,孟先生是一位淡泊名利的真君子!”

    “...”

    面对众人与传入耳旁的嘈杂声音,孟川忽然想起宋淮的叮嘱,再一次大声说道:

    “诸位!诸位!且听小生一言,你们若是真想报答小生,还望答应小生一件事情。”

    此话一出。

    有些百姓,就下意识认为,难道,孟先生并非什么都不贪图的人?

    紧接着,再一次听到他的声音后,他们才明白过来,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如今邪祟已除,小生希望,诸位传播此事时,不要提是小生斩杀了邪祟。”

    “要提,就提斩妖司,提杨大人,提小生恩师宋淮,正是他们的前赴后继,才让大家免于此难!”

    “或者,大家可以提青莲先生,是他,告诉了在下斩杀邪祟的法子。”

    ‘孟川’已经得到了斩杀邪祟的奖励。

    至于名气,就让青莲去获得。

    但百姓们不是傻子,有些聪明人,暗自认为,最近因写志异杂文而有点小名气的青莲先生,其实就是孟川,二者是同一人,

    “孟先生真有大德,不贪图功利,甘愿将这一份名望,让于他人。”

    “孟先生不写杂文后,便有一位叫做青莲的人去写了,但是大家都没见过那位青莲先生,怕是压根就不存在,只是孟先生喜欢清净,不愿被名利扰了己心。”

    “...”

    不管他们是怎样的想法。

    但是,他们尊重孟川的意愿。

    先前那位率先向他道谢的老先生,转过身去,面向所有百姓,大声道:

    “你们都听清楚了吧?以后,就说是那位青莲先生,帮助咱们棠邑县里的人,斩杀了邪祟!”

    这位老人家,在县城里的辈分,似乎很高。

    虽然,县里的百姓,都听了孟川的话。

    即使以后与人去说雷鬼一事,也只字不提他的名字,只提‘青莲’或斩妖司等人。

    但他们都认定,青莲与孟川,是一人,即使不是,救他们的人,也是孟川,而并非青莲。

    就算以后,他们对外人有说漏嘴的情况,但孟川也有自己的措辞,当遇到有别人问他时,可以很好的搪塞过去。

    总之,是能将影响降到最低。

    如此一幕,皆被不远处的一只黑猫看在眼里,它喃喃道:

    “就知道孟先生不愿被世人打扰,才用了青莲二字为化名!”

    “吾真聪明!”

    ...

    随后。

    杨铭下令,让众人散去。

    孟川正打算忙自己的事情时,突然见到斩妖司的人过来。

    夏幽被人搀扶着,见到他,有气无力道:

    “孟先生斩杀邪祟的手段,真是让在下大为震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