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生活开了挂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旧玉改制(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旧玉改制(求订阅)

    只见林鳄接过两样物品后,首先打开了纯净水,然后小心翼翼的滴了一滴纯净水在玉佩上。..

    水滴滴在了玉佩上,并没有立刻散开,反而如同露珠一样,经久不散。

    李成蹊在一旁看的直点头,看来林鳄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无知小儿。

    紧接着,林鳄又拿起放大镜,在日光灯的照射下,对着玉佩仔细的看了起来。

    他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看玉佩有没有裂纹。

    但凡有雕刻痕迹的地方,都逃不过他用放大镜的仔细查看。

    李成蹊眉头一挑,因为林鳄的这套动作是十分专业的,他觉得林鳄身上是有鉴定术在身的。而不是如他先前猜测,全凭运气或者祖上传下来的。

    而李丽莎则是另一番感受。

    以前,李丽莎一直认为林鳄就是个赛车高手,也就如此而已了,一个人在有一项特别优秀的能力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林鳄也太夸张了。

    林鳄完全颠覆了李丽莎的认识,他在赛车技能突出的同时,竟然还有着非常优秀的鉴定能力。

    李丽莎美目异彩连连,现在的林鳄让她极其陌生,同时也让她异常心动。

    对她来说,鉴定师林鳄比赛车手林鳄重要的多。

    要知道,她以后可是要在李氏集团上班的。有一个鉴定师做朋友,好处不可言表。

    这时候,李丽莎不在认为林鳄手中的那批古董古玩是从家里或者老师处得来的。大概率是他依靠自己的能力,一件一件的从市场上收购而来。

    那种沉稳的气度,以及自信的表情绝对不是在行家面前能装出来的。而且林鳄一手捏着玉佩,一手用放大镜观察的动作以及角度,都像极了她所认识的鉴定大师。

    要知道,李丽莎认识的鉴定专家都是和她家合作颇深的大师,是专家中的专家。

    李家开拍卖行的,结交的要不是真正的专家,那可是会砸招牌的。

    林鳄就在众人的注视下看了有七八分钟之久,然后轻轻地将这件所谓的“宋代玉鱼莲坠”稳稳地放回了红绸为垫的托盘中。

    李成蹊面色一肃,沉声问道:“怎么样?林小哥,有结论了吗?”

    “有了。”林鳄肯定的地点点头。

    其实,林鳄心中早已经有数了,只是为了不那么骇人听闻,所以拖延了那么久。

    就在他准备公布答案的时候,一个年纪三十多岁,四十岁以下的端庄女子走了过来。

    见到来人,李丽莎首先打了声招呼:“二娘。”

    她就是李丽莎的二娘?

    “秀芹,你来了。”看到女子,李成蹊笑着点点头。

    “老公。”秀芹走到李成蹊身边,搂住他的胳膊,然后继续道:“我听说你邀请了女儿的朋友到你办公室坐坐,所以好奇的过来看看,你不会嫌我多事吧?”

    秀芹,也就是李丽莎的二娘说完,便笑盈盈的冲着李丽莎点了点头。

    李成蹊拍了拍她的手,笑着道:“怎么会呢。”

    他接着将林鳄介绍给了秀芹:“女儿的朋友,也就是这位林鳄林小哥是为有本事的,我刚好有件玉佩拿不准,所以准备让林小哥帮忙看看。”

    “哦?”秀芹眼前一亮,看李成蹊的样子,林鳄本事不小。

    鉴定术可不是这么容易学会的,难道……是哪位大师的弟子?

    如果能结交这位林小哥,岂不是就能交好他的老师。

    这对她的儿子以后接手李氏集团,可谓是好处多多。

    想到这里,她看林鳄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她喜欢有本事的人,尤其是能为她带来利益的。

    就算林鳄是李丽莎的朋友又怎么样,她看中的是林鳄的师傅,至于林鳄,他喜欢李丽莎也无所谓。

    秀芹松开李成蹊的胳膊,走到林鳄面前,柔声道:

    “你好,林小哥。我家这位一般不会夸人,要是夸人肯定是有本事的人。林小哥是有本事的,不知道你师傅是谁,我认不认识?”

    林鳄摸了摸鼻子,怎么谁都好奇他的师傅是谁。

    可问题是,他的师傅是谁他又不能明言,只能将之前的一套说辞拿了出来。

    秀芹也是摇摇头,为不能见到林鳄的老师而感到遗憾。

    “老公,你让林小哥鉴赏的东西是什么?”

    李成蹊指着桌子上托盘中的玉佩,“就是这块疑似宋代的玉鱼莲坠,我也请了不少人专家看看,可惜都没有定论。”

    秀芹看到林鳄在一旁沉默不语,心下有些惊讶。

    这只“宋代玉鱼莲坠”她是知道的,李成蹊对它很是喜爱。心下一直有拍下来的打算。只是不能确定真假,因此一直耽搁至今。

    为此,不只是李成蹊请了专家鉴定,秀芹为了他,也是发动自己的关系,请了一位大师。

    可即使是专家和大师,对于这块玉佩也没有个定论。

    大师尚且没有定论,眼前这位小年轻,难道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

    如果他看出来了,岂不是比那些专家和大师还厉害?

    这不科学啊!

    在两人说话的时候,李丽莎挪步到林鳄身边,低声询问:“林鳄,你真看出来了?千万不要为了面子乱说。”

    林鳄只是笑了笑,没有出声。

    这时,李成蹊和秀芹也说完了,他看着林鳄:

    “林小哥,你现在就告诉我们结论吧。不用担心说错,我在这一行也干了多年,还是有点分辨能力的。”

    稍作沉吟后,林鳄开口了:

    “李叔叔,这块玉佩卖家准备多少钱出?”

    闻言,李成蹊伸出了三根手指:“三百万,拍卖的话,底价在二百万。如果是真品,三百万还是值得的。”

    一件传自宋代的古玉佩,而且是玉鱼莲坠,卖到三百是很正常的。

    近些年来,在拍卖会上拍出过不少宋代玉佩,最低的都是一两百万。

    林鳄笑了笑:“此玉佩玉色白,表面有赭黄色斑。外形为鱼形。器形无可挑剔,几近完美。”

    林鳄停顿了一会儿,又说:“鱼小头,长身,无鳞,鱼身弯成弧状,昂首,尾上翘,鳍短而厚,共6片,其上有细阴线。”

    李成蹊一听,脸上的笑意更甚了,心想这林小哥果然有见地,所言和专家鉴定的一样,可以说是分毫不差。

    “鱼身旁伴一荷叶,长梗弯曲,盘而成环……”林鳄继续说道,“宋代佩鱼之风又盛,出现了较多的玉鱼,样式、种类不一,或与荷莲、茨菇相伴,或仅单条鱼,或无鳞,或饰横向水线,或饰网格纹。这也是从器形判断玉器年代的一种方法。”

    “李叔叔,从外形上看,这是一块宋代玉鱼莲坠。而且,就年代来说,这块玉佩还真是宋代的。”

    李成蹊马上竖起了大拇指:“林小哥所言不差,我请的专家和大师也是这么说的!”

    秀芹听到这里,急忙问:“所以,这块玉佩是真的古董?”

    “阿姨先别急。”林鳄淡淡地说,“可惜啊,李叔叔……”

    “怎么了?”

    “这块玉佩的玉器是宋代的无疑,但是其雕刻的年代嘛却不是宋代的。”

    李成蹊脸色一变,声音陡然间增大了不少:“什么?你说这是旧玉再加工!”

    其实,只要是个懂行的人就应该听出林鳄的意思了。

    所谓的旧玉再加工,就是旧玉改制。

    旧玉改制是玉器行业中,造假手段比较高超的一种。

    经过改制后的旧玉,会冒充高档次的古玉出售,把低价位的古玉旧玉,改头换面一番,就能卖出高价,又很难发现,可谓是一条生财邪路。

    旧玉改制盛行于清朝,来源于清廷。此风逐渐传到宫外,流传于民间,并且延续至今,成为玉器行业造假的一种手段。

    如果真是这种方法,那大师和专家们持两种意见,也是情有可原了。

    李丽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低声问道:“林鳄,你是说这块玉佩是假货了?”

    “要说是假的,却也不算。这块玉佩的器形完美,玉质上佳,玉器成型的年代也确实是宋代,外形上几乎看不出破绽,但是……”林鳄指着玉佩,“旧玉的改制却不是宋代,而是清朝。”

    “清朝的雕刻图案……旧玉改制,原来如此!”李成蹊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怪不得专家们意见不一,怪不得他总觉得这块玉佩有什么问题。

    李丽莎听了林鳄的话,忽然想到了什么,轻声说:“所以……这块玉佩其实算是清朝玉佩?”

    林鳄点点头:“本来我只是看这块玉佩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但不敢肯定是什么,后来我看得仔细了,才看出来,你们看……”

    林鳄指着玉佩上的鱼形图案说:“一块玉佩,如果玉佩的雕刻成型年代一致,颜色不可能会有那么一点参差,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雕刻家用了古玉雕刻。最外一层和里层由于相差七八百年,颜色是怎么也不可能一致的。”

    李丽莎点点头,她曾经听专家们说过,宋代的鱼形玉器雕刻技艺水平极高,不可能出现这种色泽参差的区别。而这只宋代玉鱼莲坠上面,仔细看过后,还是能发现区别的。

    “这在旧玉改制中叫刻纹,是对壁、璜、斧等无纹或者少纹的玉器再加工,提高价值的一种造假手段。”

    说完,林鳄看向了李成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