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浮沉 > 第二十二章、庙山村(求推荐求收藏)

第二十二章、庙山村(求推荐求收藏)

    人员招募完毕的时候李元并没有想着把队伍拉回县城来。

    一是在县城没有足够的地方给这些人居住和训练,二是这些人现在忠心还是问题,如果贸然拉回去再被人收买过去自己不就白忙活了嘛!那干脆就不如趁着入冬之前就地训练一些日子。

    这些日子陈长文养伤养的的差不多了,前几天还和怜月在他们的小院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婚礼,还请李元参加了,看他好啦李元也催着他开始干活。

    这不,两人带着人押送两百石粮食和各种器具来到了队伍临时驻扎的庙山,庙山村现在已经有点人满为患了,原本这个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小山村,现在涌入了两百多人,比人家本来村子里的人还多,现在他们住的房屋是用了十石粮食跟村子里的人家租来的是个院子。

    李元的到来在庙山村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管队官来了,还带来了大批的粮食,据说这个队官不仅年轻还是九江镖局的大少爷,都想见识一下,便都往村口出观望。

    八尺的身高,猿臂蜂腰一身武士劲装的青年出现在大家眼前看上去甚是英武,不管是什么时候在很多数人的心中颜值即是正义,看着这英武不凡的队官这些一辈子没有穿过不带补丁衣服的山民不自觉的就产生了敬畏之心。

    李元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先是宣布今日聚餐让大家大块吃肉吃个痛快,另外又宣布明日开始比武选官,除了两个百长由陈习和谢承先担任,剩余三十二个职位:二十个十人长,八个管二十五人的小旗,四个管五十人的总旗全部都通过比武产生,自己带来的十个趟子手也会参与其中,想要拿到这些官职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接下来公布待遇,十人长饷银每年二十两,小旗每年三十两,总旗每年五十两,选拔方法和待遇一经公布立时在队伍之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每个人都是交头接耳摩拳擦掌,能来到这里的每一个都是有些本事的谁也不服谁,都想着自己能捞个一官半职,这不光是面子问题还有白花花的银子,一个总旗的饷银都快能赶上县令了。

    宣布完这一切之后,李元大手一挥,开始煮肉做饭。又是爆发出一阵欢呼。

    陈习和谢承先将李元和陈长文请进他们临时的指挥所,落座之后开始汇报:“少镖头,这次咱们招募这些乡勇,总计是两百人,各个都有些武艺,稍加训练就是优秀的战士,招募的花费安家银一千两,预支第一个月饷银二百五十两,收够猎物花费五百两,合计一千七百五十两,消耗粮食五十石。”

    十来口大锅支在村子的晒谷场上,阵阵的炊烟在庙山村上空飘起,有的炖着肉,有的住着黄米饭,炖肉的香味传出老远,村里的孩子怯生生的围在大锅跟前目不转睛的盯着,嘴里留着口水,负责做饭的伙夫抽空的时候还吓唬一下孩子们,快步抓住其中一个:“又来一个,来打开锅盖放锅里煮了!”

    吓得孩子哇哇大哭,一帮糙汉则在哈哈大笑。

    很快肉就煮好了,黄澄澄的黄米饭散发这阵阵清香,乡勇们早就迫不及待了,单等着一声令下开饭,李元站在打谷场的碾盘上,大声喊道:“弟兄们,今天我李元请大家吃饭,大块的肉,大碗的饭,能吃多少吃多少,不仅是今天,从今以后弟兄们跟着我,只要有我一口吃的绝不会饿着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谢队官,为队官效死!”陈长文和陈习、谢承先等人率先开口应道。

    “谢队官,为队官效死!”

    “谢队官,为队官效死!”

    一阵阵喊声越来越响亮。

    “好开饭,把酒搬上来,一人一碗酒!”李元一挥手,四个人抬着两个大酒瓮出现,大海碗每人倒了一碗。

    “弟兄们,喝了这碗酒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喝!”李元端着碗。

    “喝!”

    “喝!”

    巴掌大的肉块盛到碗里,配着黄米饭,甩开腮帮子这通吃,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吃口肉配上一口酒那叫一个美!

    “哥,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吃的这么痛快过!太香了!”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边往嘴里塞着肉便叨咕着说道。

    “你才多大点就一辈子了,我看这个官不错,说不定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和这个小伙子长相有几分相像,年龄看着长上几岁的年轻人说道。

    “嗯嗯,要是能捞个官就更好了,小队长就多着五两银子呢!够娶个媳妇了,哥你要参加比试吗?”这小伙问道。

    “参加,反正有没有坏处,真要能捞个官当当咱家日子也能好过点!”年轻人狠狠的咬了一口肉。

    “我觉得哥你肯定行,咱周边几个村里没有一个能打过你的!说不定还能弄个总旗呢!”

    “哈哈哈,要是哥能争到个总旗,拿到饷银就给你娶个媳妇!”年轻人哈哈笑着说。

    “哥你又笑话我!”小伙子一脸的窘迫。

    “笑话你啥,你都十八了也快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了,来多吃点吃饱了长身体!”说着把自己剩下的半块肉放到弟弟碗里。

    这种大块的肉还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的了的,别看这些乡勇吃的香,可李元和陈长文两人实在是受不了,只放了粗盐做调料的大块肉,带着浓重的腥臊之气,李元勉强的吃了半块就顶住了,陈长文更是只吃了一口,好悬没有吐出来,恶心的紧扒拉几口米饭才压下去。

    看到有些个几口把自己碗里肉吃完的,两人直接把自己的分给了他们,换来的是对方不住的感谢。

    转了一圈和大家交流了一下的李元看到不远处的村民和孩子们,正在眼巴巴的看着他们吃,心中有些不忍,挥手叫人过来:“去盛上一些肉和饭分给那些村民们,占了人家的地方也要表示一下。”一时间小山村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吃完饭以后时间还尚早,李元又拉着陈长文一起四处转一转,这个小山村比他们想象中还要破败,至少要有百十年的房子破败不堪,漏风漏雨的地方用石块泥巴勉强糊住,路上能见到的人基本上都是男人,衣服也都是补丁摞着补丁,这么冷的天气还是单衣,甚至看到有的孩子赤着脚,在到处跑。

    全村转下来居然没有看到一个女人,连个女娃娃都没有,两人不禁有些好奇,按说这种穷苦的地方,女人也要参加劳动才是,可是却没有见到人,忍不住好奇拉住一个村民询问,得到的答案让两人吃惊不已,见不到女人是因为都窝在家里,两个原因一是村里来了这么多男人,女人抛头露面不好,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家里没有多余的衣服,平日里男人要出门干活,衣服男人穿,女人能穿的衣服已经衣不遮体了,无奈只能留在屋里,做些手工活。

    “女人们不是都会织布的吗?织了布为什么不做身衣服穿呢?”陈长文好奇的问道。

    “呵呵呵,一看您就是贵公子,不知道咱老百姓的苦,女人们织布是要拿去卖钱的,不然每年的税怎么交?交不上税官府就要拿人,到时候即便放回来人也半残了,一个家里没有了男人那也就算是完了,谁家舍得辛苦织出来的布自己用呢!”那村民苦笑着对两人将。

    “现在税很多吗?”

    “多!多的不得了,除了官府正税还有各种摊派,今年又增加了辽饷、剿匪征,抗灾征好些呢,有些都叫不上名字来,一年的收成剩不下几个!”

    “哎!没想到过得这么苦!”

    “咱们着还算不错了,这两年老天爷照顾最起码没有饿死人,听说北边都饿死了不少人呢,也不知道明年咱们这怎么样,求老天爷保佑吧!”

    两人都沉默不语,没有了再闲逛的心情,往回走的路上陈长文说道:“我现在知道咱陕西为啥这么多造反的了,反也是死不反也会饿死,倒还不如反呢!”

    “富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咱们先管好咱们眼前的吧,不能让咱们眼看到的百姓饿着,一会回去了你差人回去再运些粮食和布匹过来,分给他们一些吧。”

    陈长文点点头没有说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