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浮沉 > 第五十一章、郑婉宁

第五十一章、郑婉宁

    随着这些义军特意避开他们,李九江的收获越来越少,只能放弃大路,深入到群山之中,挨个村落的寻找。

    刚才的一幕就是,正在行军途中,看到远处有阵阵浓烟冒出,李九江判断应该是贼人在劫掠村子,快马加鞭带领队伍赶到的时候,贼人已经离去了。

    剩下的是惊慌的村民,无助哭泣的妇人和燃烧着的房屋,问清楚之后,得知贼人掠夺了昨夜刚刚攻破了村中大户的院子,又将村民家的存粮一扫而空,还绑了村中不少青壮和妇人,才刚刚离去不久。

    顾不上安抚这些村民,李九江当即带着队伍顺着村民指认的方向追了下去。

    追出四五里路,便看到一伙贼人押送着粮草正在前行,同样是一个冲锋下去,根本没有遇到抵抗贼人便四散而逃了。弄了李九江很是郁闷,让手下兵卒去追击溃兵,自己则是勒住战马,看着被绑成串的村民和满车的粮食。

    “多谢军爷救命!”

    “多谢军爷救命!”村民扑啦啦跪了一地。

    “好了好了,都起来吧!来给他们解开绳子,有会赶车的吗?把这些大车都先赶回村子再说。”让人解开绳索之后,李九江问。

    “军爷,庄户把式基本上都会赶车!”有带头的回道。

    “好!那赶紧把车都调头,一会往回赶!”

    车队调头回来,骑兵们也押着俘虏回来了:“报统制!歼敌四十七人,俘虏三十个,剩下的都顺小道跑了没敢追太远。”

    “好不错!尸体挖个坑埋了,稍作休整回村子。”李九江安排道。

    骑兵又押着俘虏在路边沟里挖了几个不大的土坑,将尸体扔进去草草埋上了事。本着多次打扫战场的经验,敌军尸体和俘虏身上早就被骑兵们摸了个遍,这种从敌人身上摸来的东西都是归自己所有,一般原则是谁杀的或者谁俘虏的谁摸,没人跟你抢,没有斩获的就只能等着战后的赏赐了。

    李九江也对这个事情见怪不怪,也没有组织士兵们的动作,只要不打缴获的主意,能让他们有点额外的收获也是可以接受的。

    “嘿,老哥摸到啥好东西了?还藏的那么严实”一个士兵问另一个。

    那个把口袋往自己盔甲里使劲塞了塞:“嘿嘿嘿,一个带宝石的戒子还有一副手镯,这可是好东西,回头给我婆姨带带。”

    “厉害啊能搜到这种宝贝,我就惨多了,才搜出来一锭银子!”另一个说道。

    “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打仗的时候你要奔着像官的去才行,小兵能有几个东西!”

    “对对对,下次得注意了”

    两人正在交流着经验,听到不远处吆喝启程的声音,连忙整理整理衣甲,翻身上马准备出发。

    回道村子,再次相见的亲人相拥而泣,哭罢多时,全村老幼跑到李九江跟前,扑通跪地:“多谢军爷救回我们的家人!”

    李九江赶紧下马搀扶:“乡亲们都赶紧起来吧!我们就是咱同官的乡勇营,见到大家受难自然要帮忙的!快起来吧!”

    村民起身之后,李九江又问道:“这每家每户被夺走了多少粮食自己心里都有数吗?”

    “有有有!”

    有说一石的,有说两石的,也有说半石的。根据他们自己说的数量李九江让人开始给他们分发粮食,至于有没有人说谎倒没有人在意,身后大车上数百石粮食呢不差这一石半石的。

    但是钱财李九江却没有提,粮食可以发还,但是钱是肯定不行的。

    这个村子总共有五十六户村民,把他们被抢的都发完以后,车上还剩下了一百多石粮食,自己这些人还要作战,带不了这么多,干脆又给每户发了一石,剩下的放在骡马背上应该能够带走了。

    弄完一切,李九江准备在这个村子里让队伍休整一夜,问及村民有没有空的房子居住的时候,得了好处的村民,当即就表示,可以腾出一部分房子来给队伍居住。

    又有人提出,村中百姓的房子多数都很破败,村中地主大户家的房子修的比较好,就是里边昨天死了不少人怕李九江觉得晦气。

    “哈哈哈!这有甚的!我们都是刀口上舔血的,还怕死人吗?”一句话众军都笑了起来。

    “那小民就带军爷过去!”村民连忙引路。

    虽然是地主大户,但是院子和城中的大户没法比,六间正房,两侧各有四间厢房,后边有个跨院,跨院里是牲口棚和粮仓一类。

    这倒是能满足李九江和几个队长再加上卫士的住房需求,其他人就住不进来了,又让村民腾出了附近的几间民房,才把所有人都安置下。

    傍晚时分,村庄又恢复了一派祥和,炊烟从各家冒了起来,说起来大部分村民们也算是因祸得福,被抢的粮食回来了还每家多出了一石,至于那些家中有人身亡或者女人被糟蹋的只能暗自伤心。

    这里边最惨的就数地主和几家富户了,他们基本上都是义军仇视的对象,基本上全家都被杀死,房子被焚毁的也是这些富户的房子,好在地主家的房子没有被烧,不然就只能住破草房了。

    屋中点起烛火,李九江看完书记整理上来的战斗和缴获情况,将统计书册放在桌案上,站起身走到墙边架子旁看起来,架子上摆放着不少的书籍,《论衡》、《孝经》、《尚书》、《传习令》、《论语》、《孟子》、《大学》等等,多数都是李九江没有看过的。

    “看来这家还是个文人之家,可惜没有活人了,这些书倒是不能浪费,得带回去让他们哥俩多读读书。”别看李九江平时不怎么爱看书,但是对两个儿子要求还是挺多。

    目光扫视看到书架上方放着一本《孙子兵法》,便伸手从书架上拿了出来,坐回座位翻开观看: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之前从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领兵的李九江,正抱着书看的起劲,猛地发现自己跟前站着一个人,武者的第一反应就是摸刀,伸手到了腰侧发现什么都没有,才意识到自己房间之内,刀已经放到旁边架子上了。

    抬头观瞧站着自己桌侧的这人,十五六岁的年纪,瓜子脸稍微带着一点点婴儿肥,清莹秀澈的大眼睛,挺翘的鼻子,樱桃小口,端是一个美人胚子,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是一盆菜还有几张蒸饼。

    “你是何人?”李九江问道。

    “军爷正坐在我大兄的书案前。我姓郑!”女孩轻轻的将托盘放在桌上,没有丝毫胆怯。

    “原来是郑家的女子,怎么会安排你送饭?没事了下去吧。”

    “我要杀了俘虏之中几个杀我父兄的贼子,如果军爷能答应我,郑婉宁愿为奴为婢侍奉终身!”说着便跪了下来。

    李九江一愣,片刻后用书册拖着郑婉宁的下巴,把她的头抬起来:“多大了?可读过书?”

    “十六,从小便跟着大兄一起读书。”

    “嗯,文文弱弱的,杀人不是杀鸡,你做不来的!”

    “父兄之仇不共戴天!求您成全!”郑婉宁一头触底,额头上立时青了一块。

    李九江思索片刻:“这有吧,杀你父兄的贼人你指认出来,我让人帮你杀了,你可以看着他们动手!”

    “多谢军爷!”郑婉宁也知道,真的让自己下手杀人她不一定能够下得去手,能看着仇人死在眼前也算是告慰父兄在天之灵了。

    李九江喊来自己亲卫,让他带着郑婉宁去指认贼人,然后当着她的面杀掉。再准备几口棺材将她的家人入殓下葬。

    “郑婉宁谢过军爷,大仇得报之后便来侍奉左右!”郑婉宁起身便要往外走。

    “哎,姑娘你误会了,老夫已经年逾四旬,要你一个十几岁的丫头侍奉做什么,等葬了你的家人你就先跟在军中,等回去以后你就跟在我大儿身边吧。”李九江哑然失笑。

    “是”。

    没多久,外边便传出了贼人被杀时候的惨叫声,和郑婉宁的哭泣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