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回宣和靖康 > 第30章 摇摇欲坠的帝国

第30章 摇摇欲坠的帝国

    如同第一次汴京城被围一样,那次为了阻挡金军从护城河中投放的火船,李纲下令拆了蔡京家全部的假山。

    而这次,赵桓又下领拆了赵佶印假山。

    从而说明,当强敌如豺狼般涌来的时候,我们要为他们准备好猎枪。

    宋军有时也会主动出击,一种情况是为了延缓金军进攻的步伐,第待救援。

    另一种情况是赵桓到城上视察的时候。

    综合来评价,赵桓比他爹赵佶还是强一些。至少,他经常到城上来巡视,目的是鼓舞士气。

    当他来的时候,就会有士兵为了在他面前表现,杀出城去,与金兵交战。

    据说,最辉煌的战绩是两个人冲出去杀了五十余个金兵。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战了几日,到十一月下旬的一件事,让汴京的防守更加被动。

    护城河结冰了。

    接连下了三天雪,气温骤降。

    外城的护城河结了厚厚的冰,金军可以顺利的踩着冰面,来到城下,而守军在城上冻得连弓都握不住。

    更糟糕的是,不安的情绪在军民中开始蔓延。

    起因是人们发现使臣们又开始忙碌的穿梭与京城与金人的营地之间,新一轮的和谈又要开始了。

    人们想起上次金兵对城中金银的搜刮,不知道继续抵抗的意义何在?最终还是要被赵桓再一次出卖,宋军的士气低落到了冰点。

    而同样,勤王的队伍一支也没有到。他们的想法大约与汴京城的守军是一样的。

    宗泽倒是想去,可鉴于通讯的落后,当他知道消息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这次合谈的筹码已经不再是什么三城三镇的问题了,金人的胃口是整个黄河以北的地区。

    虽然说,目前整个黄河以北,大部分已经被金军攻陷,但是还存在几个棘手的问题。

    第一,还有一些城市,金军并没有拿下,这些城市还在抵抗。

    第二,拿下的城市中,金人并没有充足的兵力去占领,他们随时可能重回大宋的怀抱。

    第三,在河北,山西等地有许多非政府武装。

    金人需要赵桓把这些问题统统解决,尤其着重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挑几个“有用”的割地使来处理交割的问题,别再象上次路允迪那样,根本叫不开城门。

    赵桓极其认真的准备履约,对交割的城池详细的列了个表,它们是:

    山西地区的十九座城和河北地区的二十三座城,一共四十二座城池。

    列表转到枢密院,枢密院的老爷们为了向金人显示自己中国地理学的好,又加了河北路与河东路的八座城。

    现在,一共是五十座城了。

    还有人想骂石敬瑭吗?

    中华上邦,大气。

    条约已经拟定好了,但进攻还没有停止。

    粘罕给出的理由是,你们说话老是不算数,就比如上次说把太原给我,结果呢?所以交割没有完成,进攻就不能停止。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粘罕的西路军在上次的进攻没得到任何好处。

    斡离不虽然比较好说话,但他也提出:鉴于赵桓信用不良,所以此次必须由皇帝本人亲自来签条约才行,否则免谈。

    可就是这一点,戳中了赵桓的软肋,他说什么也不肯亲自出城,去往金军的营地。

    谈判陷入了僵局,但最终金人还是做出了让步,原因有二:

    第一,赵桓已经同意割让五十座城,这对金国来说,是摆在眼前的即得利益,他们想尽快的落袋为安。

    第二,赵桓怕的要死,说什么也不肯出城,如果继续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去纠结,恐怕夜长梦长,得不偿失。

    所以,他们让步了。

    可以不用赵桓亲自来了,但必须派宰相前来,还要派一个亲王做人质。

    由此可见,此时的宰相和亲王都是高风险职业。

    幸运的是,金人对有这么高职位的人,并不会滥杀。

    对赵桓来说,宰相很好办,不用选来选去,因为现在只有一个宰相了,那就是何㮚。

    至于亲王,金人的意思是太上皇赵佶。

    这下,赵桓是万万不能答应的,在以“仁孝”为主导的宋朝,这样做无疑是将自己钉在耻辱的十字架上。

    宰相也不行,因为只有一个宰相,他走了,这些军政大事谁来办?

    原定的人质是越王赵愢,本想先派了他去再说,结果打开城门的一刻,越王后悔了,抱着门框子说什么也不肯迈出一步,没办法,又转了回来。

    赵桓又开始玩套路了,不是没宰相吗?简单啊,提拔两个。

    冯澥和曹辅被提拔成了宰相。

    人质呢,在宗室中找,赵仲温和赵士说冒充亲王。

    四个人组团,就去了粘罕的军营。

    可粘罕是那么好骗的吗?这点小把戏如果能骗得了他,他还能在金国干到国相?笑话。

    粘罕再次明确了立场,必须是宰相何㮚与真亲王来,同时又发动了攻城。

    但这次攻城与以往不同,金人并不玩命的进攻,而只是用投石车往城里投石头,或者来一波箭雨,零零散散的,却总能给守军或城中的百姓造成伤亡,宋军在不断减员。

    汴京,已经快撑不住了。

    接下来的几天,金人又开始攻城了,主攻方向是宣化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的进攻,全部都是由粘罕的西路军发起的,斡离不的东路军顶多充当一下摆旗呐喊的角色,从而可以看出,两路元帅对战争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姚友仲和统制官范琼组织力量,在宣化门与金军发生激战,双方各有损失。

    虽然是各有损失,可双方的家底却是天壤之别,对金军而言无关痛痒,可对于守军来说,无异与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态势下,十一月二十四日,居然有一位金使来到了汴京城。

    他是斡离不的使者刘晏,他带来了斡离不善意的提醒,也是最后的提醒。

    金军要发动总攻了,赵桓的选择只有两个:

    第一,撕毁一切合约,抵抗到底。

    第二,派何㮚和亲王出城谈判。

    但时,不管是哪个选择,都必须要快,再不能左右摇摆了,已经没有时间了。

    或许时间真的如斡离不所说的那样紧迫,刘晏带来的只是斡离不的口信,他连写一封书信的时间都没有。

    赵桓还是没有立刻作出决定,他安排刘晏住进了驿馆。

    刘晏在驿馆等着赵桓的消息时,他自己的身份却暴露了,人群象愤怒的潮水般涌了进来,刘晏想辩解,可是没有人愿意听。

    他被踩成了肉泥,再被扯成碎片,他成了汴京民众发泄怒火的牺牲品。

    赵桓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他把希望寄托在了最后一道防线。

    这是一支神秘的力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