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踏寻苍茫路 > 第十章 暗流涌动

第十章 暗流涌动

    月隐星稀,黑夜无风。夜间的石铁城屹立在群山之间,仿若一只熟睡的巨兽,沉静无比。

    “速!”

    一声极为细微,仿佛风吹落叶的声响荡起,但是这声音太小了,以至于守卫的护城兵都毫无感觉。

    轻飘若羽,一个魅影仿若浮空灵动,转眼间已从石铁城飞出,与夜色融于一体的打扮,好似黑夜精灵,她轻车熟路,朝着某个方向径直而去。

    磐石村,约莫三里地的矿区。

    黑夜中的矿区昏暗无比,即使眼力很好的常人,借着微弱的星光,也只能勉强看到那条崎岖小径。

    小径两旁长着些许杂草,错落的杂草中散落着大小不等的石块,如果不熟悉此路的人,很容易就摔了个大跟头。

    不过也就此刻,此地来了一些不速之客。

    “蹭!蹭!蹭!”

    一连数道身影像是约定好了般,整齐划一的从空中飞落,降临在这个黑暗的矿区中。

    “血魔女,人都到了吗!”一声低哑、阴沉的声音突然飘忽而来,声音似风般飘忽,散荡在空气中,无法让人确定声音的来源。

    听声立跪,一行人以一员为首,整齐划一以半跪式姿态,低头听令。

    “回主上,全员已到齐,请主上指示!”

    带头声音俯身应承,声音纤细低沉,少许的阴柔气息和一身女装黑衣,显露出了她的性别,此人就是那从石铁城飘忽飞出的魅影。

    “砰!”

    应声而视,一道锥型黑色硬物直插黑衣女子眼前。

    “此物乃我教秘藏--破封锥,乃破解封印阵法上佳器物,血魔女你部一行按照原计划行事,到达指定地点,协助右护法进行破封,待起事之时,开启血祭!”

    阴沉声再次响起,但这次的声音仿佛响彻在听令人的耳中,周遭却完全听不到声音,显得极为诡异,如果是武道高深之辈,定会知道,此种传法密音乃极为高深的音波功,练到深处,可以做到千里传音之境。

    一行人得令,再次形如夜鹰般腾空,朝着矿区深处奔去。

    .......

    石铁城内城,某处不知名府邸。

    只见此处府邸雄伟壮阔,但门庭紧闭,四周站满了巡城铁卫,只见他们个个黑铁甲胄裹身,面色冷峻,眼神凌厉的紧盯着四周,好像在防卫着什么。

    内府中央,一位白袍老者正凝神站立,以背示人。他白袍上绣着许多不知名的符文,一派仙风道骨的感觉。

    在其身后,两个年轻的男女并肩站立,静默伫立,像是在等待着什么,空气凝结,内府中的气氛十分压抑。

    良久,老者转身,平淡对着身后的两人说道:“静萱,你和程烨一起说说详细的情况吧。”声音中正平和,听不出喜怒。

    “是,师尊!”那年轻女子躬身上前,稽首作揖,低声轻语回应。声音纤细,如黄鹂之音。

    她一袭青绿衫衣,体态轻盈,肌如白雪,青丝柔长,一面薄如微纸的轻纱遮面,隐约可见其盛世美颜,眉宇中间,一道如火印记镶嵌,让人感觉到一丝神秘和高贵。

    “弟子查探过相关封印,七灵封魔剑的阵符完好,万道伏灵阵的能量充足,暂无破封迹象。但......”女子话道一半,略微停顿,看了看老者,再次应声说道:“最近封印区域,出现了许多不知名的生面孔,我们布置的暗哨不明情况,也不敢妄自行动。不过城中部分势力已经出手,不过他们应该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有些矿石被他们秘密运送的城中,依照师尊指示,并未阻拦。”

    女子说完,躬身而退,那身旁的男子,瞩目视之,眼神灼热,饱含倾慕之意。那青年男子,也是体态修长,白衣飘飘,面相英俊,气度不凡,但在女子身边,却显得有些花痴。

    “程烨,你的伏灵引修炼的如何?”老者语时望向青年,言语间略带点醒。

    那青年男子听到老者之语浑身一激灵,内心暗自苦笑:“师妹的灵媚功已经有了如此功力,没有师父点醒,恐怕我就着了道。”不过他依然行功暗运,气血倒转,让灵台清明。

    “回师尊话,弟子惭愧,伏灵引只是略有小成,目前依然无法做到万道伏灵之境,我看到时,只能借助宗派至宝--万象真灵符箓,才可能主阵中央,敕令万法,融归于阵。”程烨低头躬身答道,言语间略显亏欠之意。

    “你也不必妄自菲薄,这万道伏灵阵本是太师祖一辈布下,内含万法乾坤,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从古至今我封灵一脉一直负责维护天下安宁,星河斗转,山河变化,封灵一脉历经多场生死大战,伤亡惨重,至今人丁稀薄,青黄不接。所以没办法才让尔等小辈顶上。“老者言语低沉,包含沧桑。

    场中二人听语,也是深同感伤。

    老者轻摆拂袖,轻捋颔下白须,略作沉思之后,似有决断。淡然而说:“静萱,你让暗哨们加强警戒,有什么消息及时来报,山雨欲来,就凭我们目前的人手断然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我已经向宗派求援,要不了多久,你天灵师叔就会带着宗派高手前来支援,希望在这之前勿生事端为好。”

    再次望向青年沉声说道:“程烨,你要努力修炼伏灵引,主阵守备操持的后手就落在你的肩上了。到时候真灵符箓我会暂借与你使用,不过真灵符箓消耗巨大,为师担忧你实力未到,恐有中途困锁之绝境,还望你再接再厉!”

    老者说完,便让二人离去,自己独自一人,仰天怅惘,眉宇忧愁显露于色。

    ......

    尚武堂西院,傍晚,天晴微暗。

    完成日常杂役事务后的历依选择在大柳树下的空地盘膝坐下,闭目,静心。简单的调匀气息,历依脑海里回忆内息之法的纲要:“沉肩松肘,静默如一。百脉通达,一气自生。丹田聚气,灵台清明。意着虚空,无我无念。”

    气匀如丝,似有似无,伴随着沉静的心脏缓慢的跳动,历依按照心法的指导,有意识的导引气息聚集之下丹田之处,一股温热之感油然而生。聚集温热气感,如漩涡般集合至一点。

    约莫三十多个呼吸间,历依感觉丹田处像是有着一颗烧得通红滚烫的鉄丸在极速旋转,气息凝聚成丸,历依内心蓦然一喜,但心思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导引气丸中的一缕气息下沉至会阴,再缓慢行至腰阳关,一股温热酥麻之感在气息所行之处荡漾开来,内心无比舒坦,仿佛身体的疲劳在这一刻全部消失殆尽,身体充满了力量。

    一鼓作气,一边呼吸导引气息入丹田,一边释放丹田的气息沿着督脉行走,气息沿着背脊上升,行至项后风府,入百会,从脑中向着神庭而去,一股神清气爽的感觉在脑海中荡漾,历依不为所动,再次聚气而行,运气下行至人中,舌顶上腭之处接引气脉下行,如呼吸般下沉至丹田处,至此,小周天成。

    内心寂静,耳朵似乎可以听到血脉流动的声音,血气运行流转,全身上下像是浸泡在温泉中那边般舒爽温热。

    这几个月来,在白玉龙教习的新手课堂学习、小五师兄私下指导下,历依每天坚持习练内息之法,虽然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气感,但却是在半月前,他才勉强聚气如漩,至今无法做到聚气成丸,气脉行走。每次气息下行、上升至背脊,就有一种后力不接的困顿之感,到了今天才完整地行至一个小周天,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气丸的未形成,导致后继无力。

    这气丸对于练武入门之人尤为重要,是以后修炼真气、产生内力,乃至产生气劲的根源所在。这原理很简单,就像人打井一般,当你把井打通,地下的水自然的就会充盈在井中,即使以后从井中打水,水量依然不会减少,可以自行补充。

    相同的道理,长期的运气聚气可以产生气丸。之后运行周天之法让原本散乱的气息调匀,让后天的呼吸形成先天呼吸惯性,久而久之,就可以做到呼吸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有人将这种呼吸方法称之为内呼吸,当人还在娘胎中就是采用这种呼吸之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做到后天回归先天,产生先天之气。

    这先天之气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元气升华版,一个人元气越充足,精力就越充沛,气力当然就大了。

    历依知道,气丸已经形成,只要多加练习,让周天之法行乎自然,那么不久之后自己必将产生真气,练出内力,乃至练出气劲!因为这气劲就是内力达到一定程度所产生了!

    “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再者,心与意合,意与力合,力与气合,此为内三合。”

    历依站在西院的空地上,静默闭眼,站立如松,脑海里回忆着小五师兄的针对气力运用的介绍。

    清风徐徐,柳树的枝叶稍稍跟着摆动,此刻的历依恍若平静的湖水,他的心很安静,呼吸深沉而绵延。

    历依缓缓地提起右脚,慢慢地画着圆弧落地,屈膝下蹲,扎马,沉肩松肘。身体极为轻柔,感受气力与呼吸的协调运作,双脚有力地抓地,历依不再像以前那般会有一种被迫的专注,相反的,他有了一种从容的感觉。

    柔缓抬起双手,如落叶清风交缠,轻飘柔和。一呼,身形游动,感受着气力随行而起,一股热流缓缓的从背脊流向双臂;一吸,细微的呼吸透过胸肺,静默守心,可以感受到脑海中一股低沉的轰鸣,随着气息涌入丹田。

    反复经过三十六个循环,历依运气下压,收气于丹田。

    只见他重新站立,紧闭的双眼突然立睁,直视前方,眼神锐利如鹰隼。顺势提脚上步,随着一声轻喝,一记冲拳应声而出,双拳有力,气势如虹。如果说刚才历依是一棵松树,那么这一刻的他就如一只脱兔。

    “风起,雁似轻柔,力灌足!”

    历依右脚聚气独立,左脚如圆弧摆后踢,双臂舒张,上身下俯,犹如一只大雁要御风而起之势。

    “脚似盘龙,伏地起!”

    历依侧身翻卷,单膝跪地,力灌双足,双手对立斜劈立爪,作势欲抓,面色凝峻,眼神凌厉。不见停顿,只见历依再次立身直扑,如怒蛟出海,双爪交错,疯狂直抓,如狂风席卷之势。

    电光火石之间,抽身闪跳,退回原地。扎马立身,双手变爪为掌,轻缓推出,历依呼吸清吐,脑海中赫然闪现此式精要:“立身不动安如山!”

    这一系列的动作,犹如行云流水般在几个呼吸间完成,每一招式动作标准而有形,体现了历依这段时间以来的苦功。

    ......

    石铁城,城主府地牢。

    “滴!滴滴!.....”

    阴暗的石室顶部,水珠如雨滴滑落。这里空间狭小,借助的窄小天窗上略微透进的亮光,勉强可以看清石室的情况。石室里布置十分简单,就是铺了些干草,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由于长期受潮,原本灰白的墙壁,夹杂一大片的黑色霉苔,这里十分寂静,连呼吸声都轻可若闻。

    石室的角落里,一个略显单薄的青年身影正抱头蜷缩,只见他披散头发,遮住了他的面容,裸露在外的双手沾满污黑的泥质,身上的衣服十分脏兮,身影抱成一团,他时不时地发出阴冷而尖锐的笑声,仿佛恶鬼低吼,在这幽暗的石室里显得极为渗人。

    “嘿嘿,你们这些人,等着吧,等着吧,大爷我就快出去了,到时候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怨!”阴冷而愤恨的低语在石室里回荡。

    “砰!”

    一阵开门推门的声音冲淡了一切,“阴千闵,你可以走了。“门外,十分平淡的话语传入。

    蜷缩在那里的身影刹那间站起,浑身颤栗,披散的乱发下,狰狞的面庞显现而出,只见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双手,再看了看地板,借助门外的灯光,可以看见地板上划满了一道道竖痕,这正是他每天记录在所待的天数计数,那划痕显然是用他尖锐的指甲划出的。

    他缓步前行,朝着门口走去,面色蜡黄,但已无狰狞的表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